膠囊列車(又名膠囊超級高鐵),是由兩家美國公司相繼利用“真空管道運輸”的概念,正在研究的一種全新交通工具。據稱,這種“膠囊”列車可以超高速、低能耗、無噪聲、零污染。被認為是繼汽車、輪船、火車和飛機之後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囊列車
- 別名:膠囊超級高鐵
- 概念:真空管道運輸
- 分類:運輸
產生背景,研究歷史,工作原理,技術系統,優勢特點,運輸成本低,耗能少,節省投資,安全性好,面臨問題,
產生背景
2013年7月,美國電動汽車公司Tesla(特斯拉)和美國科技公司ET3相繼公布的“超級高鐵”構想和“膠囊列車”計畫。雖然名稱不同,二者的核心原理一樣,利用“真空管道運輸”的概念,建造一種全新的交通工具。
這種列車車行速度是飛機的兩倍,子彈頭列車的3至4倍;置身“膠囊”車廂,像炮彈一樣從車站發射,逐漸加速至每小時6500公里,從紐約至北京只需2小時,環球旅行也僅6小時。
ET3公司正在美國建造一個長達4.8公里、時速為6500公里的模擬系統,計畫在2013年底前建成並試驗“膠囊”旅行的概念。而特斯拉公司則將“超級高鐵”形容為“協和式飛機、軌道炮和空氣曲棍球檯的結合體”,其構想細節和具體方案將在2013年8月12日公開揭曉。
研究歷史
早在1922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肯培爾在提出磁浮列車概念時,同時提出“真空管道”的構想,認為採用管道抽真空的辦法可以實現磁浮列車速度每小時1000公里的目標值。
2003年,日本高速磁浮列車在總長18.4公里的試驗線路上達到的實驗運行最高速度為每小時581公里。
在中國,早在2005年,西南交通大學成立真空管道運輸研究所,正式啟動中國真空管道運輸領域的研究和開發。
工作原理
同濟大學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國斌解釋,在地表稠密的大氣層中,高速交通工具運行時受到接觸摩擦和空氣摩擦的影響,目前(截至2013年)最高時速為500公里左右。“如何提升速度?只有降低摩擦。真空管道運輸就是在地面或地下建造一條密閉的管道,用真空泵將其抽成真空或部分真空,利用磁浮技術使運載工具在其中無接觸、無摩擦地運行,達到點對點的傳送運輸。”
技術系統
據設計者介紹,該運輸系統由運輸管道、載人艙體、真空設備、懸浮部件、彈射和剎車系統等組成。運行時,通過磁浮技術,將重達183公斤、長達4.87米、高約1.5米,能容納4至6名乘客的膠囊狀艙體“漂浮”於真空處理的管道中,再利用彈射裝置,發射“膠囊”沿著管道無間斷地駛向目的地。
優勢特點
除了速度的優越性,據兩個項目的設計者介紹,真空管道運輸系統不僅更低價環保,而且更便捷舒適。
運輸成本低
ET3公司稱,“膠囊列車”高效的能量利用使其運輸成本大幅度下降。首先,利用直線電機將運載艙體加速至一定速度後,艙體能夠依靠慣性在真空管道中運行,並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能量,在乘客即將到站需要減速時,艙體的現有動能又可通過直線電機進行能量回收和再利用,運輸成本僅為高速鐵路的十分之一。
耗能少
由於減少了接觸摩擦和空氣摩擦,真空管道運輸比任何傳統交通工具耗費的能源都少。“膠囊列車”每度電的運輸能力是高鐵的50倍。同時,設計者還在思考新的節能方式。特斯拉公司CEO艾倫·馬斯克則介紹,“超級高鐵”將採取太陽能供電方式,能夠自行補充能量。在系統中裝上太陽能電板後,獲取的能量將超過消耗所需,此外,該系統還有存儲能量的設施,在不使用電池板的情況下也能行駛一周時間。
節省投資
按照預想,真空管道或許還能“附著”在已經建成的高速架橋上,從而節省路線資源與基礎設施的搭建成本。ET3公司稱,“相比昂貴的機票價格,膠囊列車能將從舊金山至紐約的旅行費用降至100美元”。
安全性好
與航空行程相比,真空管道運輸不受天氣因素影響,不會發生航班延誤、取消等情況。超級高鐵無需預訂座位,可以直接乘車出發。此外,據介紹,在真空管道沿線處每隔一定距離還設有安全艙,當車輛發生故障停止,或是密封艙體失壓時,乘客可從安全艙逃離,躲避危險。
面臨問題
林國斌解釋,理論上,在真空環境內交通運輸確實有可能達到更高速度,但最高速度不僅與真空度有關,還與懸浮導向系統、牽引系統、軌道系統及運行控制系統性能相關。
林國斌對列車超高速運行的穩定性表示質疑,他說:“當線路處於真空中時,空氣阻力大大降低,有利於磁浮列車的加速,但隨著速度提高,因懸浮、導向、驅動力及軌道面公差引起的磁浮列車振動也會加劇。
在多少速度下還能穩定運行,保持與軌道的無接觸及乘客可接受的舒適度,既沒有看到過試驗報導,也尚無有說服力的分析報告。”
林國斌認為,在工程可實現、代價可接受的條件下,真空管道磁浮列車可以達到多高速度,到目前為止缺少可信的方案論證,更沒有試驗數據可以佐證,“真空管道運輸的速度肯定可以超過目前大氣環境中的最高速度,但是否能達到1000公里的時速或更高速度,需要有更嚴密的論證並最終通過試驗來驗證。”
“總而言之,真空管道運輸提供了人們繼續提高旅行速度的想像空間,但要實現工程套用,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林國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