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詞義,
概述
其周圍為肌質部,起自胸廓下口內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於中心腱。
膈上有三個裂孔:
[3]腔靜脈孔位於食管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內,有下腔靜脈通過。
膈為一向上隆凸的薄肌,位於胸、腹腔之間,封閉胸廓下口。膈穹窿右高左低,最高點分別位於右第4,左第5肋間隙,膈上面覆以隔胸膜筋膜、壁胸膜或心包壁層, 隔著胸膜與肺底相鄰,中央部與心包愈著。膈下面右半與右半肝在內葉,隔下面左半與肝左外葉、胃和牌相鄰。
膈中央部為腱膜,稱中心腱,周圍部為肌纖維。根據肌纖維起始部位不同分為胸骨部、肋部和腰部。腰部內側份的肌纖維形成左腳和右腳,中間份纖維起自第2腰椎體側面,外側份纖維起自內、外側弓狀韌帶。內側弓狀韌帶為張於第1、2腰椎體側面與第1腰椎橫突之間,外側弓狀動帶 為張於第1腰椎橫突與第12肋之間的腱弓。
在胸骨部與肋部之間以及肋部與腰部之間,常各有一呈三角形無肌束的小間隙,分別稱為胸肋三角和腰肋三角,為膈的薄弱區。腹壁臟器有時可經此突入胸腔,形成膈疝。
詞義
①指噎膈。《素問·陰陽別論》:“一陽發病,其傳為膈。”又謂:“三陽結,謂之膈。”此處之膈,即為噎膈之簡稱。後世又以“風、癆、臌、膈”為四大證,所謂膈,與噎膈同義。參見噎膈條。
②通“格”字。《儒門事親》卷五:“《正理論》曰:格則吐逆。故膈亦當為格。”參見關格條。
③指噎塞、反胃。《雜病源流犀燭·噎塞反胃關格源流》:“噎塞,反胃,二者皆在膈間受病,故通名為膈也。”
④橫膈膜。《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上膈,屬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