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及腹膜囊腫

腸系膜及腹膜囊腫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腸系膜或腹膜部位的囊性病變,其內容物為液態囊狀包塊。此病發病率女性稍高於男性。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 多發群體: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腸系膜
  • 常見病因:與先天性畸形或發育異常及後天外傷、炎症、寄生蟲感染等因素有關
  • 常見症狀:,囊腫較小者一般無症狀和體徵,囊腫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腹痛、腹部包塊、腹脹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先天性畸形或發育異常
多為單發、單房性,偶有多發或多房性囊腫,囊壁薄,壁內被覆單層內皮細胞,內容物多為淡黃色漿液和乳糜樣液,伴出血、感染者囊內容物呈血性、草綠色、橙紅色或咖啡色。
2.後天因素
腹部外傷、炎症、寄生蟲感染,手術導致淋巴管粘連、阻塞,淋巴液流動不暢、淤滯形成囊腫。有的屬於腸系膜新生物,如腫瘤性囊性淋巴管瘤、海綿狀淋巴管瘤以及寄生蟲性包蟲囊腫、肺吸蟲囊腫等。

臨床表現

囊腫較小者一般無症狀和體徵,囊腫所致臨床症狀與囊腫的部位、大小、對周圍組織器官有無推移或壓迫有關。囊腫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下列症狀。
1.腹痛:多間歇出現,反覆發作,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並發出血破裂、感染或扭轉者,可有腹部劇烈疼痛。
2.腹部包塊:是患者的最初症狀和主要體徵,包塊具有以下特點:①生長緩慢;②一般為囊性,表面光滑,邊界清楚;③囊腫有較大的活動度,尤以橫向活動度大更明顯;④囊腫一般張力不高,有柔韌感,無明顯觸痛。
3.腹脹:見於囊腫較大者,患者腹圍逐漸增大可伴食慾減退、消瘦、發熱、噁心、嘔吐、腹瀉、便秘、腸梗阻、尿路梗阻、貧血等,個別患者因囊腫破裂而形成腹水,囊腫侵襲或侵入腸壁可引起便血。

檢查

1.X線檢查
(1)腹部平片:可見軟組織陰影;皮樣囊腫及包蟲囊腫壁鈣化時,可顯示環形鈣化影;皮樣囊腫偶可見牙齒、骨骼等結構。
(2)鋇餐或鋇灌腸造影:可見腸道受壓移位等表現:如腫塊鄰近腸管狹窄、拉長、腸壁僵硬;鋇劑通過困難或緩慢;胃十二指腸及橫結腸移動或弧形壓跡等。
2.超聲檢查
腹部B超既可定位,也可定性。據文獻報導,B超檢查的診斷符合率可達91%。表現為腹腔內顯示單房或多分隔囊腫,大小不等,無回聲或充滿點狀回聲,囊壁及其邊界清晰;囊腫多較游離,可被推移或隨體位移動。
3.CT和磁共振檢查
可提供最佳的囊腫影像診斷,可顯示囊腫部位、密度、大小、與周圍組織血管和胃腸道的關係及是否並發腹膜炎等,同時有利於腸系膜囊腫的鑑別診斷。

診斷

此病臨床表現較隱蔽且缺乏特異性,診斷較困難。主要應與卵巢囊腫、胰腺囊腫、腹水、有蒂輸尿管纖維瘤、腎盂積水、膽囊積液、腹膜後腫瘤、遊走腎臟和脾囊腫或腫瘤等疾病相鑑別。X線鋇餐檢查可顯示腸管受壓、移位;B超檢查和CT掃描是較有價值的診斷手段,除可顯示囊腫外還可提供定位依據。

治療

小囊腫無需治療。囊腫增大者應早期手術,或在超聲或CT引導下囊腫穿刺抽吸囊液後囊腫內注射平陽黴素、無水乙醇等。孤立的囊腫可行囊腫摘除術;若囊腫與腸管關係密切或與腸系膜血管粘連緊密而無法分離,可連同部分腸管一併切除。由於存在污染的危險及囊液可能重新積聚,不宜採用單純抽吸囊液的方法。如囊腫侵及重要結構不能摘除,可行囊腫開窗術,將囊液引流入腹腔。良性腫瘤小時可做單純腫瘤切除術,大者需連同系膜和部分小腸一併切除。惡性腫瘤如局限於系膜內,應做根治性切除術,包括腫瘤周圍系膜及部分小腸;如已發生轉移,則僅宜做姑息性切除,以預防或緩解腸梗阻,術後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預後差。

預防

如為原有疾病(腹部外傷或手術創傷後、感染性結核性囊腫等)而致此病者,治療原發病可預防此病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