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可有多種學說。
1.遺傳因素
研究發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和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因素參與,而且這3種病都與HLA-B12有一定關係。
2.免疫因素
本病在免疫基礎方面有以下發現:①血清中存在非特異性抗結腸抗體;②淋巴細胞在組織培養中可損傷結腸上皮細胞;③常伴有免疫性疾病,如眼葡萄膜炎及鞏膜炎、結節性紅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3.神經因素
有人認為大腦皮層活動障礙可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腸道運動亢進、腸血管平滑肌痙攣、組織缺血、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從而形成腸黏膜炎症、糜爛和潰瘍。
臨床表現
1.腸道表現
大部分患者有腹痛、腹瀉、血便或便秘的表現,經結腸鏡及病理組織檢查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
2.脊柱病變
10%~20%的炎性腸病患者有脊柱關節病變,可有症狀或無症狀,脊柱病變可發生在炎性腸病之前或之後,有研究顯示以腸道症狀為首發症狀者占約70%,少部分的患者是以腰背痛或下肢膝、踝關節炎起病,另有約10%的患者是腸道和關節同時發病。
3.其他病變
可見杵狀指、色素膜炎、皮膚病變,這些病變在克羅恩病患者中更多發,原因不明。皮膚病變包括結節紅斑、多型性紅斑和罕見的膿皮病性壞疽。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見紅細胞沉降率升高,RF和ANA一般陰性,血小板升高。
2.影像學檢查
脊柱和骶髂關節的X線或CT表現和脊柱關節炎類似,但似乎腸病性關節炎患者的病變更輕。在骶髂關節炎中,多數腸病性關節炎患者表現為單側病變。少數患者可出現脊柱椎體骨橋、恥骨聯合增寬和髖關節間隙變窄及骨侵蝕等改變。
3.腸鏡檢查
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檢查見病變部位腸管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淺小潰瘍,附有膿苔,或可見腸管增厚、狹窄、假息肉。鋇灌腸可見黏膜皺襞粗亂或細顆粒改變,多發性淺龕影或小的充盈缺損,腸管縮短,結腸袋消失可呈管狀。克羅恩病病變範圍廣,臨床表現可酷似潰瘍性結腸炎,但往往無血便,以腹痛、黏液便為多見,也可出現腸梗阻。病變呈節段性,病灶間的黏膜正常。
診斷
1.有腹瀉、腹痛或腸梗阻等腸病的臨床表現。
2.纖維結腸鏡或手術證實的腸道潰瘍或肉芽腫性病變,並經消化專科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
3.均伴有關節炎或腰背疼痛,可有骶髂關節受累的影像學證據。
治療
1.免疫抑制劑
目前在臨床中,柳氮磺胺吡啶多作為首選藥物,主要是此藥對腸道病變本身即有良好的療效,此外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硫唑嘌呤等藥物亦有廣泛套用。
2.生物製劑
有研究表明英夫利昔單抗對於60%的克羅恩病有顯著的療效,而依那昔普效果不佳。同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似乎無效。
3.非甾體類抗炎藥
雖然在廣泛使用而且耐受良好,但是,由於有證據表明它們增加腸道通透性,從而可能使腸道炎症加重,所以此類藥物的使用應該慎重。
4.糖皮質激素
部分患者可酌情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