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第一代薩克森國王、華沙公爵、拿破崙的忠實盟友,在萊比錫戰役中被俘。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他將3/5的國土割給普魯士。其後,腓特烈‧奧古斯特終其一生致力於恢復支離破碎的國土,然收效甚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 別名:公正者
  • 國籍:德意志
  • 出生日期:1750年12月23日
  • 逝世日期:1827年5月5日
  • 職業:國王
生平簡介,婚姻與子女,

生平簡介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Friedrich August I.,1750年12月23日—1827年5月5日) ,全名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約瑟夫·瑪利亞·安東·約翰·奈波穆克·阿洛易斯·克薩威爾(Friedrich August Joseph Maria Anton Johann Nepomuk Aloys Xaver),綽號:“公正者”(der Gerechte),第一任薩克森國王(1806年12月11日-1827年5月5日)。
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1763年開始就任薩克森選侯,稱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三世。他是薩克森選侯弗里德里希·克里斯提安和巴伐利亞公主瑪利亞·安東妮婭的長子。由於年少,1768年之前一直由其母攝政,叔父克薩威爾王子作為首相。他成年後穩定了國家財政,提高了行政效率,對外則採取中立政策。但在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1778~1779)中,他又偏向普魯士一方,從而防止了巴伐利亞為奧地利所兼併,為此,他得到普魯士方面的巨額財政援助。 1785年加入普魯士發起的諸侯聯盟,但在1790年奧普爭端中又保持中立。1791年拒絕接受波蘭王位,翌年參加反法聯盟,反對法國的共和制政府。拿破崙稱帝後,薩克森仍和普魯士等德意志邦國共同反法。但在耶拿戰役為法軍重創。直到1806年,薩克森被迫加入拿破崙組織的萊茵聯邦,並升為王國,選侯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三世成為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並與法蘭西帝國建立聯盟。1807年拿破崙打敗俄羅斯,解放波蘭華沙,建立華沙公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作為波蘭國王的後裔被拿破崙指定為華沙公爵弗里德里克·奧古斯特一世(波蘭文:Fryderyk August I),1809年提升為華沙大公。
他始終對法國信守聯盟的義務,甚至當1812~1813年拿破崙在俄國慘遭敗績之後,仍然保持對法友好關係。雖然他也曾一度三心二意,欲與奧地利進行談判,謀求解決雙方爭端,但1813年法軍在呂岑獲勝,他便打消了這種念頭。1813年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普魯士俘獲;薩克森被俄軍占領,他本人也被聯軍囚禁在柏林。由於他與拿破崙的聯盟,本來可能失去一切領土的,但法國外長塔列朗高舉正統主義大旗,堅決不同意,最後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讓薩克森王國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國土,並成了德意志邦聯的一個邦國。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於1827年在德勒斯登去世,終年76歲,王位由弟弟安東繼承。

婚姻與子女

薩克森王后瑪利亞·阿美莉亞1769年1月,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與普法爾茨-茨魏布呂肯-比肯費爾德行宮伯爵腓特烈·米夏埃爾的長女、後來的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妹妹瑪利亞·阿美莉亞(1752年—1828年)成婚,二人婚後育有一女:
瑪利亞·奧古斯塔·奈波穆凱娜·安東妮婭·弗朗西絲卡·克薩維莉婭·阿洛易西婭(Maria Augusta Nepomucena Antonia Franziska Xaveria Aloysia,1782年6月21日—1863年3月14日),終生未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