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腎後性腎衰
- 主要原因: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
- 類型:醫學術語
病因,診斷,鑑別,預防,
病因
是指腎水平面以下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礙。
1.輸尿管結石:雙側輸尿管結石或一側結石對側反射性痙攣。
3.膀胱頸梗阻。
4.個前列腺增生肥大和癌。
5.膀聯腫瘤或膀胱內有較大的積血塊等。
6.婦科疾患:盆腔腫瘤壓迫輸尿管、膀胱。尿道等。
診斷
1.病史 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了解擠壓傷、燒傷、大出血及當時情況。
腎後性腎衰 (3)了解有無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史;有無各種休克史。
(5)了解毒性物質接觸史,服藥史,補液情況,輸血情況並估計液體出人量。
(6)了解心血管病史。
一般來說病史即可確定病因進而診斷疾病,以便確定腎前性、腎性和腎後性急性腎衰竭。
2.體格檢查 重點檢查貧血程度,靜脈充盈度,脫水程度,皮疹、瘀點、瘀斑。心肺體徵的檢查。腹部腫塊及腹部壓痛,腎臟的觸診和腎區壓痛叩擊痛,膀胱內有無尿液儲留。
3.實驗室檢查 是重要的診斷手段,即可確立診斷又可推斷病因,對急性腎衰竭的嚴重度作出判斷。
(1)尿液檢查:包括尿量變化,尿相對密度的檢查,急性腎衰竭時尿量每日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少於 17ml。完全無尿表示腎皮質壞死 或雙側尿路梗阻。尿沉渣檢查包括蛋白定性尿中細胞情況及各種管型,尿糖定性等。尿相對密度低而固定,在少尿的前提下尿相對密度 l.018為可疑。L.014以下基本可以診斷, 1.010-1.012可以肯定診斷。
(2)血常規血生化檢查:常規可判斷貧血程度感染程度和血濃縮情況等。生化表現頑固性代謝性酸中毒,尿素氮高,肌酐高,肌酐清除率低。電解質檢查容易出現高血鉀、低血鈉(常是稀釋性低鈉血症人低血鈣,高血磷。高血鉀是致死原因之一)。
(3)尿鈉的測定:急性腎衰竭時原鋼的排出大於30~40 mih/L,功能性少尿尿鈉排出小於10 min/L,表明腎小管回吸收鈉障礙。
(4)尿滲透壓測定:正常人尿滲透壓>550min/kg.H2o,此時可表現顯著下降。
(5)腎衰竭指數測定(Renal failure index RFI):RFI= 血肌酐X尿肌酐::比值〉1。
鑑別
腎前性、腎性、腎後性急性腎衰竭的鑑別 主要依靠病史和體格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查,一般能區分開。
腎性急性腎衰竭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
1.急性血容量不足
(1)消化道失液:如嘔吐、腹瀉。
(2)各種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和血容量不足,有時兩者共存,腎嚴重灌注不足,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變性及壞死,是常見急性腎衰竭的原因。
(3)皮膚大量失液:見於中暑及大量出汗未及時補充血容量。
(4)第三間隙失液:如大面積燒傷,腹膜炎,壞死性胰腺炎,大量液體進人第三間隙引起嚴重血容量不足,導致腎衰竭。
(5)過度利尿:利尿可引起失水、失鹽。
2.心血管疾病 由於心排血量嚴重不足,腎灌注不足見於:
(1)充血性心力衰竭。
(3)心包填塞:此時體循環淤血,嚴重影響心排血量。
(5)大面積肺梗死。
(6)嚴重心律失常。
3.末梢血管擴張或感染中毒 此時有效循環血量重新分布,見於血壓降低過快過猛或感染中毒性休克。
預防
補充水分防腎衰竭
生長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少喝水、尿排泄少的人,經常泌尿道發炎、高尿酸血症、或有某些新陳代謝疾病(如高血鈣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類肉瘤、庫欣氏症候群、慢性小腸疾患者)的人均易發生腎結石,腎結石可能會引發阻塞性腎水腫,進而腎功能衰退。
留心尿液的變化
尿液的形態是腎臟機能的指針之一,體內的多數廢物皆經由腎臟過濾後由尿中排出,應常觀察自身尿液的顏色,則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例如泡沫狀尿液是的表現,白色混濁尿液是尿道發炎及大量磷酸鹽排出的表現,排尿灼熱、頻尿均可確定是尿道感染,夜尿症亦是腎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狀。所以及觀察這些症狀,及時進行檢查,可對腎損害進行及早干預,以防病情延誤引起腎衰竭。
定期體檢防遺傳性腎病
腎臟腫瘤好發於四十歲至七十歲間的男性,多囊腎及遺傳性腎臟病者均有家族患腎臟病的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及幼時得過腎炎者,皆是慢性腎衰竭潛存病因的危險群,故本身有此類疾病時,更應定期檢測腎功能,對自己的腎臟有個了解,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飲食清淡忌過度用補品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們生活的品質愈見提高,食物的供給不再匱乏,人們對食物的追求也越來越豐富。請客吃飯、朋友聚會、高檔補品成為常見的飲食行為,但這也帶來了一連串的“副作用”,如不少人因為過度營養或高度油脂食品造成了一系列“寶貴病”,例如:痛風、糖尿病、高血壓等,上述三種疾病皆會對腎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而造成此三項疾病的相關因素即是飲食的形態,要保護腎臟健康,建議勿過量食用高蛋白質食品,大量蛋白質攝入經消化吸收後所產生的廢物即是氨,也即腎功能血液檢測中的BUN(血中尿素氨),攝取過量的蛋白質食物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徒使腎臟做更多的工作,因此除了機體需要外,沒必要攝入更多的蛋白質。並不像人們理解的那樣:多多益善。不要迷信坊間對高蛋白食品的誇大功能廣告,過多的蛋白質只會加大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