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腺蛙

脛腺蛙

脛腺蛙(學名:Rana shuchinae)是蛙科、林蛙屬的兩棲動物。頭長略大於頭寬或等長;吻端鈍圓,吻棱明顯;頰部向外側傾斜;鼓膜圓;犁骨齒細弱;舌後端缺刻深。前臂及手長;指端鈍圓;掌突不很清晰。後肢適中或短;趾側有緣膜;內蹠突橢圓或窄長,無外蹠突。皮膚光滑,有較發達的腺體。腹面光滑,有分散的乳黃色扁平小疣,下唇緣的較密集;胸側近腋部各有一團黃色腺體;肛周圍扁平小疣較為密集。生活時頭頂前部淺綠黃色,其後從眼的中部開始和整個背部及股後緣為橘紅色或紅棕色;鼓膜紅棕色。腹面米黃色,胸腹部有少數斑點。

脛腺蛙生活于海拔3000-3600米高山或高原地區靜水塘、沼澤、小水溝緩流處及附近的草叢中。雄蛙可發出“咯、咯、咯”的鳴叫聲。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 成體
雄蛙體長33毫米,但22毫米時婚墊已顯,雌蛙體長40毫米左右。頭長略大於頭寬或等長;吻端鈍圓,略突出下唇;吻棱明顯;頰部向外側傾斜,頰面凹入;眼間距與上眼瞼等寬而小於鼻間距;鼓膜圓,距眼后角很近;犁骨齒細弱,位於內鼻孔前緣內側,略向後傾斜,左、右相距較寬;舌後端缺刻深。
前臂及手長為體長的40%左右;指端鈍圓,指略細長而較扁,第一指略長於第二指,幾乎與第四指等長;關節下瘤明顯或略顯;掌突不很清晰。後肢適中或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前達顳部或鼓膜,左、右跟部相重疊;脛長小於體長之半,足比脛長;趾端鈍圓而略扁,第三、第五趾幾乎等長,達第四趾的第二、第三關節下瘤之間;趾側有緣膜,基部相連成半蹊,外側3趾的蹼較發達,達第二關節下瘤,外側蹠間蹼不顯;關節下瘤小;內蹠突橢圓或窄長,無外蹠突。
皮膚光滑,有較發達的腺體;自眼后角至胯部有較寬厚的背側褶,在體中部略向內彎曲;口角後的頜腺較長,與肩基部上方的豆狀腺體(約與鼓膜等大)相毗鄰,有的此腺體不太明顯;前臂內、外側有腺體;最明顯及最特殊的是沿脛、跗外側的腺體粗厚,脛腺橫徑達2.2-2.5毫米,且延伸到蹺和第五趾外側(有的第四趾外側也有腺體),趾上的腺體較脛、跗部的窄小。腹面光滑,有分散的乳黃色扁平小疣,下唇緣的較密集;胸側近腋部各有一團黃色腺體,有的標本不太明顯;肛周圍扁平小疣較為密集。
生活時頭頂前部淺綠黃色,其後從眼的中部開始和整個背部及股後緣為橘紅色或紅棕色,在兩眼間有一條細黑橫線紋,將頭頂部和體背部的不同顏色分開,背正中有一條淺黃色縱紋,在後背部較寬而顯;頭側沿吻棱有窄黑紋,顳部及體側上部褐黑色,肩上方、體側下部及四肢背面基色與頭頂前部的顏色相同,均有褐色斑紋;肩上方沿顳褶後緣斜向背側褶的黃斑紋甚為明顯,顳部有深色三角形班;鼓膜紅棕色。腹面米黃色,胸腹部有少數斑點。液浸標本為棕色,背面灰棕色,兩側深棕色,上述斑紋均較清晰。
  • 第二性徵
雄蛙體小;前臂粗壯,第一指基部有灰色婚墊;有一對咽側下內聲囊,聲囊孔小,有雄性線。
卵群成圓球狀;卵粒直徑2.0-2.3毫米,連同卵外膠囊直徑為8.5-9.2毫米;動物極黑色,占卵球的3/5-4/5,植物極乳黃色;卵粒規則排列在六面形的膠囊內。
  • 蝌蚪
體背面灰黑色,腹面灰黃色,尾部有黑灰色斑點;全長29毫米,頭體長12毫米,尾長17毫米左右(第33期);唇齒式為Ⅰ∶1+1/1+1∶Ⅲ;上唇緣無乳突,下唇緣乳突1排,口角部位乳突較多。

近種區別

脛腺蛙與棘肛蛙Nanorana unculuanus)很相近,但棘肛蛙肛部上緣有寬厚的橫膚裙,雄性尤甚,泄殖腔內壁有成行的角質棘。

生活習性

脛腺蛙生活于海拔3000-3600米高山或高原地區靜水塘、沼澤、小水溝緩流處及附近的草叢中,周圍植被以灌叢雜草為主,有稀疏喬木。雄蛙可發出“咯、咯、咯”的鳴叫聲。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四川(昭覺)、雲南(貢山、中甸、德欽)。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在4-7月,此時期成蛙進入靜水塘及其附近林間草叢中。脛腺蛙有集群繁殖習性,近千隻集聚一塘交配產卵,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胸部位,卵群產在水塘邊水草間,卵團呈圓球形,卵在六邊形的膠囊中,彼此排列規則,每團有卵180-230粒。蝌蚪在靜水塘或排水溝的緩流處。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