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富有血管,起著營養視網膜外層、晶狀體和玻璃體等的作用。由於血流量大、流速較慢、病原體在此處易滯留,造成脈絡膜疾病。
臨床表現
1.急性脈絡膜缺血
常因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就診。眼底表現依阻塞血管的大小、數量和病變的時期而定。
2.匐行性脈絡膜萎縮
又稱盤周地圖狀輪狀脈絡膜病變,是眼底後極部脈絡膜毛細血管及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的一種慢性復發性疾病。
3.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
是一種少見的多灶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症性疾病,典型病變發生於近視的青年女性患者,表現為後極部散在分布的黃白色病變,位於視網膜色素上皮和內層脈絡膜水平,呈自限性過程,通常不伴有眼前段和玻璃體炎症,多數患者視力預後良好。
4.鳥槍彈樣視網膜脈絡膜病變
是一種少見的慢性雙側性脈絡膜視網膜炎,其特徵為視網膜下多發性奶油狀病灶和視網膜血管炎,常伴有黃斑囊樣水腫、視盤水腫和玻璃體的炎症。
5.脈絡膜脫離
正常脈絡膜上腔的壓力等於或略小於眼壓,如果這種壓力關係遭到破壞,液體會積聚於脈絡膜上腔導致脈絡膜與鞏膜分離,稱之為脈絡膜脫離。
6.無脈絡膜症
其特點是雙眼進行性發病,自幼夜盲,瀰漫性全層脈絡膜毛細血管及RPE萎縮,最後脈絡膜完全消失。
7.脈絡膜炎
脈絡膜與視網膜相互緊帖,脈絡膜發炎時可累及視網膜,故常診為脈絡膜視網膜炎。脈絡膜因無感覺神經,患者無痛感。炎症初期因視網膜的光感覺器細胞受刺激,可有眼前閃光感。炎性產物進入玻璃體時,表現為玻璃體混濁,訴眼前有黑點飄動,視力呈不同程度下降,玻璃體混濁程度隨炎症發展而加重。
檢查
1.螢光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有條件者可行吲哚氰綠(ICG)血管造影檢查。
2.影像學檢查
疑有腫瘤或轉移癌時行超音波及CT、MRI檢查。
3.感染檢查
檢查有無結核、梅毒、病毒等感染,及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變或腫瘤等。
4.散瞳檢查
眼底散瞳檢查。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上述檢查方法可明確診斷。
治療
1.病因治療
對原發病治療,去除病因。
2.全身用藥
血管擴張劑,能量合劑,維生素類藥物等。
3.手術和放療
脈絡膜病變可酌情行雷射光凝、冷凍、放射治療或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