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

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是一種少見的多灶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症性疾病。典型地發生於青年女性近視患者,表現為後極部散在分布的黃白色病變,位於視網膜色素上皮和內層脈絡膜水平,呈自限性過程,通常不伴有眼前段和玻璃體炎症,多數患者視力預後良好。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眼科
  • 多發群體:青年女性近視患者
  • 常見發病部位:眼
  • 常見症狀:單眼眼前黑影、閃光感、暗點、視物模糊和視力下降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病因不清。

臨床表現

1.症狀
患者主要訴有單眼眼前黑影、閃光感、暗點、視物模糊和視力下降,視力下降多為輕度下降(0.5以上),一些患者可有嚴重視力下降(可降至0.04),無眼紅、眼痛等表現,不伴有全身性疾病。
2.體徵
典型的改變為雙側眼底出現多發性散在的黃白色圓形病變,50~300μm大小,位於視網膜色素上皮和內層脈絡膜水平,主要集中於後極部,一些病變可伴有漿液性視網膜脫離。通常於數月後這些病變消退,遺留下視網膜色素上皮紊亂,或遺留下萎縮性脈絡膜視網膜瘢痕,後者以後逐漸變成為鑿孔狀邊緣的瘢痕。患者眼前段通常無改變,與其他多種類型的累及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脈絡膜的炎症不同,此種病變不會出現玻璃體內炎症細胞。

檢查

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顯示活動性病變早期呈強螢光,晚期螢光素滲漏,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者可見染料滲漏至視網膜下,在出現脈絡膜視網膜萎縮時則可見螢光缺損,還能顯示脈絡膜新生血管膜。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可以發現後極部多發性弱螢光斑。

診斷

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的診斷主要根據典型的眼底改變,如散在多發性視網膜下黃白色圓形病灶,無眼前段和玻璃體炎症反應。螢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對診斷有一定幫助。

治療

大多數患者不需治療,但對於出現大量黃斑區點狀病變,特別是伴有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者,則應給予治療。常用的藥物為糖皮質激素,一般選用潑尼鬆口服。
對於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目前有3種治療方法:
1.用潑尼鬆口服治療
可延緩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生長,甚至在一些患者可使其消退,所以此種治療對於黃斑區的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尤為適用。
2.雷射光凝治療
主要用於黃斑中心凹無血管區200μm以外的新生血管,發現此種治療可以使新生血管膜消退。
3.黃斑下新生血管膜剝離術
此種治療有較好的效果,但尚需更多的臨床病例和更長時間的觀察始能證實。

預後

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一般為自限性疾病,很少復發,大多數患者視力預後良好,達0.5以上,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往往影響患者視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