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確》,脈學著作。一卷。清·黃蘊兮撰。約刊於1746年。黃氏以歌訣形式論述26脈及其主病。歌訣在編法上有其特點,如介紹浮、沉等脈,即用浮、沉等韻編成該脈歌訣。各脈主病以《內經》記載為主,並扼要摘取《脈經》及後世脈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脈確
- 初刊:1746年
- 性質:脈學著作
- 作者:黃蘊兮
脈確,簡介,序,脈確內容節選,脈原,脈名,脈類,寸關尺臟腑部位,
脈確
簡介
《脈確》,脈學著作。一卷。清·黃蘊兮撰。約刊於1746年。黃氏以歌訣形式論述26脈及其主病。歌訣在編法上有其特點,如介紹浮、沉等脈,即用浮、沉等韻編成該脈歌訣。各脈主病以《內經》記載為主,並扼要摘取《脈經》及後世脈學著述作為補充。後輯入《瘍醫大全》等醫著中。1981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序
石陽黃韞兮。著脈確一書。或從而叩其義。韞兮曰。醫憑乎脈。而脈衰乎理。從來醫家論脈。不患其言之無理。而患其言之於理甚精。以之測病。而所謂精者。終未確也。夫脈以測病。不確豈能無誤。浮游沉塞。起伏傳變。全寄之乎三指。輕輒重按。反覆呼吸。實有毫釐千里之判。微乎渺乎。確誠未易言矣。於脈學。究心已久。嘗以軒岐之經為主。而於諸賢論脈之書。采其理之的然可信者。而據以為確。間有未的。則證之於經。復出己意。以旁探博求。其所謂確者。第識見有限。竊恐自以為確。而終未必其能確也。倘高明於其未確者。更加校正。則幸甚矣。韞兮之言若此。歲壬戌余以母病。延之來淮。出視是書。山陽醫士李鑄九見之。深為折服。晚年其學益進。余復攜其帙至真洲。以示李喬年。喬年亦世醫也。謂余曰。是書實足發蒙啟。先生既刊行傷寒論翼矣。曷極付剞劂。附之於後俾得表里印證。厥功豈不偉哉。余曰諾。因次述其語。以弁簡端。\x乾隆丙寅小春歙州程識\x
脈確內容節選
脈原
氣口者。手太陰肺經之動脈。而五臟六腑之氣。於此候之也。蓋人以氣生。營衛之氣。先天也。水谷之氣。後天也。先天后天之氣。脈皆主之。故飲入於胃。其精氣。自脾歸肺。食入於腎。其精氣。自心歸肺。肺布飲食之精氣於諸臟腑。而後血氣充。營衛調。諸臟腑之氣。各隨其經。同營衛之氣。而呼吸朝之於肺。故手太陰肺經。乃諸臟腑之氣所聚也。聖人於氣口。候其盛衰。泄天地化育莫測之秘。豈不神乎。
脈名
王叔和脈經。有浮、芤、洪、涓、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 四名。叔和以後諸家。又增長短、牢、疾、大、小共三十名。按察病以脈。必辨之精確。而後見之明。不至游疑而無主。據經之論脈。不止三十名。如鼓、搏、喘、橫之類。今亦未窺其奧。不敢采入。即三十名。尚有可測者。如脈經。謂浮細為。沉細為弱。是 以浮細辨。弱以沉細辨也。然經曰。長夏胃微 弱曰平。使 弱皆細脈。細則氣少。經何以謂為長夏之平脈乎。又曰。 弱有石曰冬病。石沉脈也。 弱而沉。是水之侮土也。使脈果以浮細辨。經何謂以沉言乎。由是觀之。凡脈柔而無力者。概謂之 弱。非浮細沉細之謂。今以 弱附於細。以存其舊也。仲景曰。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女子半產漏下。據此則革脈。即芤之兼弦者。芤主陰虛病。革亦主陰虛病。今以革附於芤也。沉伏實大。千金翼謂之牢。主寒主痛。是即沉脈而有力者。今附於沉。經一脈有數名者。如秋脈謂之毛。又謂之浮。非二脈也。是疾脈即數。大即洪。小即細也。今刪弱革牢疾大小七名。定為二十三脈。蓋脈以候病。其可去輒者。不加詳辨。則名目愈多。脈理愈晦。故不敢避僭妄之譏也。
脈類
脈者。陰陽之氣也。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小。有遲即有數。故吳草廬。滑伯仁。李瀕湖。皆以對待編之。今欲其易於分別。凡以浮辨者為一類。以沉辨者為一類。以浮沉合辨者為一類。不以浮沉辨。而以至數辨者為一類。不以浮沉至數辨。而以形辨者為一類。
寸關尺臟腑部位
經。尺內兩旁。則季脅也。(肋骨盡處名季脅)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中附上。(越人謂之關)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越人謂之寸口)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膻中在兩乳之間)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關以上)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關以下)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推而外之。內而不外。(外浮也內沉也)心腹疾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頸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有痹也。
脈經。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陽三陰。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寸主上焦。頭及皮毛竟手。關主中焦。腹及腰。尺主下焦。少腹即足。經於寸關尺分部以候五臟。而六腑止及腎者。蓋五臟先天之氣。賴後天水谷之氣以養之也。余腑不及者。統於髒也。蓋腎開竅於二陰。小腸膀胱屬前陰。大腸屬後陰。則腎統乎大腸小腸膀胱也。膽附於肝。則肝統乎膽也。三焦不統於髒。故於寸內候胸中。關內候膈。尺內候腹。胸中上焦也。膈中焦也。腹下焦也。且五臟者。身之主也。外則耳目鼻口。四肢皮毛肌肉。內則筋骨脈絡。氣血精神魂魄。皆其所司也。故人之一身皆可病。而病入髒者死。見真髒脈者死。此所以經之論脈。惟詳五臟也。
四時之脈。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此所以經之論脈。而六腑止及胃也。經論脈。不以六腑配五臟。而王叔和脈經。以心與小腸。候在左寸。肺與大腸。候在右寸。肝膽候在左關。脾胃候在右關。腎與膀胱。候在左尺。又謂左尺屬腎。右為子戶。名曰三焦。又謂腎與命門。俱出尺部。其書前後。多自相矛盾。疑不盡出於叔和。世但辟高陽生脈訣。而不知脈訣。亦實本於脈經也。至右尺主三焦命門之誤。李瀕湖辨之詳矣。經論脈不及腑。腑病何以候之耶。曰。腑病辨之於症。而以髒脈。候內外之因。假如頭角耳前後痛。往來寒熱。此膽經之病症也。而肝脈浮緊。則膽經之風寒。肝脈弦數。則膽經之痰火也。假如胸中脹悶。上焦之病症也。而肺脈滑數。則上焦之痰火。肺脈沉遲。則上焦之寒氣也。寸關尺。經有外候內候之說。王太僕曰。外謂外側。內謂內側。李士材曰。外謂前半部。內謂後半部。二說皆有可議者。試即尺論之。外以候腎。內以候腹。假令腎病腹不痛。而其脈外側見病脈。內側見平脈乎。前半部見病脈。後半部見平脈乎。即使如此。而一指舉按之間。所謂外側內側。前半後半之界。能劃然清乎。
今據經曰。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外指浮。內指沉。沉而不浮。故有心腹積。浮而不沉。故身有熱。由是觀之。則所謂外候內候。指沉浮而言也明矣。蓋五臟六腑之氣。朝於脈口。而各有所辨於寸關尺之間。此天地生人神化莫測之妙。聖人知其故。而於寸關尺浮沉以候之。浮陽也。沉陰也。以臟腑論。則髒陰而腑陽。以臟腑之氣論。則髒氣清而腑氣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脈之見於寸關尺者。五臟六腑之氣。髒氣清。故浮候之。腑氣濁。故沉候之也。胃亦腑。何為又浮以候之乎。曰。五臟皆稟氣於胃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