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能源資源統計
- 對象:能源資源分布情況和質量狀況
- 資源統計:水、天然氣和核資源進行統計
- 職責:制訂能源方針政策等
能源資源統計是指對現有能源資源的品位、儲量和開發利用情況,以及資源對需求的保證程度所進行的統計,它可為制訂能源方針政策,編制能源開發規劃提供基礎數據。目前我國...
能源統計是運用綜合能源系統經濟指標體系和特有的計量形式,採用科學統計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開發、生產、加工、轉換、輸送、儲存、流轉、使用等各個環節運動過程...
能源統計分析是指占有大量的能源統計資料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統計分析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能源系統流程運動的內在聯繫及其發展變化規律、能源綜合平衡狀況、...
能源統計指標體系是指一系列有內在聯繫並互相補充的統計指標,按一定的目的、意義系統地結合在一起,用以說明總體數量特徵所形成的體系。它是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聯繫的...
能源消耗統計指統計期內港口企業所屬的生活設施的能源消耗量。包括:宿舍,文教,科研,醫療,公安,衛生及餐飲等部門的能源消耗量。...
能源消費統計是指用能單位按照規定對能源計量數據進行歸納匯總的活動。能源消費統計的目的是在能源計量的基礎上獲得真實、準確、完整的能源消費匯總數據,為用能單位的...
能源庫存量統計是指對一定時點各種能源庫存量及其構成情況的統計。從巨觀來說是反映能源國情國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對研究能源庫存構成,合理調劑和充分利用現有能源資源...
能源綜合平衡統計是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從微觀到巨觀,從單項到綜合,從局部到整體,從個別能源流轉環節到全部能源系統...
根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關於開展全國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工作的通知》(國管房地〔2009〕3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關於開展全省公共機構能源...
能源儲量是指在目前技術和經濟條件下能夠生產取得的能源資源。分為地質儲量和探明儲量兩類。前者指按照能源的地質儲藏、形成與分布規律推算出的儲量,後者是根據地質...
能源生產的資源條件、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能源貿易以及社會的技術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都會使能源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表1是國際能源組織 (IEA)按地區統計的能源...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工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全面掌握全縣公共機構能源資源消耗狀況,提高巨觀管理和科學...
周銳,北京市統計局能源與資源統計處副處長,“十一五”減排先進個人獲得者。1 ...... 周銳,北京市統計局能源與資源統計處副處長,“十一五”減排先進個人獲得者。[...
2016年6月28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該《規劃》分工作回顧和面臨的形勢,“十三五”時期節能工作...
本報告是能源與電力分析年度報告系列之一。在廣泛收集整理世界主要能源相關統計機構統計信息與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2012年世界能源與電力發展巨觀環境進行了全面分析,...
2014年12月11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國管節能〔2014〕560號印發《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考核工作規程》。該《規程》共11條,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參考能源系統是採用路徑、節點、箭頭、文字和數據等繪製的,表示某個地區、行業和企業在統計報告期內能源需求、轉化和消費等活動全過程的圖形,是進行能源分析和決策的...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工作...有關部門制定並實施了《單位GDP能耗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的實施方案...
耗能工質能源統計的相關內容 編輯 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存在,不經任何改變或轉換的天然能源資源,即從自然界直接取得並不改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