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所,佛學術語。二法對待之時,自動之法,謂為能。不動之法,謂為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能所
- 屬性:佛學術語
- 釋義:自動之法與不動之法
- 出處:《佛學大辭典》
簡介,定義,翻譯,有關能所,能所地名,
簡介
佛教最先使用的術語通常“能”指能動一方,“所”指被動一方;“能”指主體,“所”指客體。佛教語。 “能”與“所”相對, 猶言主客觀。如,“能緣”指認識主體及其能動作用,“所緣”指認識對象;“能取”是內識,“所取”是外境;“能知”是認識主體,“所知”為認識對象。東晉佛教哲學家僧肇說:“般若即能知也。五陰即所知也。所知即緣也。”認為佛教智慧般若是能認識的主體,五陰即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是認識對象。 佛教認為 “能”“所”相對,“所”不能離開“能”。明末清初唯物主義者王夫之予以批判改造,提出能必副所的唯物主義命題,從此“能所”有了新的意義(見所以發能與能必副所)。
定義
二法對待,其主動的一面稱“能”,被動的一面稱“所”。亦即有為法之造作,主體的一面稱能,客體(對象)一面稱所。如心識緣境,心識為能緣,塵境是所緣。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阿賴耶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等是。--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從這裡可以看到,能所基本可以定義為主客,主體/客體,或者主動/被動。看看下面這個英文解釋就更清楚了。
Subject and object. Seeing the world in a dualistic subject and object way. --【漢英-英漢-英英佛教辭彙】
翻譯
翻譯過來就是:主體和客體.用二分的主客的方法看世界。
再看看能所在佛教中的具體用例:
能詮和所詮--詮為詮顯經典、事物之文句,能顯義理者稱為能詮,所顯義理稱為所詮。
最後再談談佛學為什麼要使用能所這對概念。能所是所有二分法的基本,正是有了能所,才有了分別,進而有了執取--我執--欲望...在佛教看來用能所的方法看待世界是錯誤的,而這是一般人最基本的思維模式, 這正是人類苦難的根源。
有關能所
《大般若經》卷五六八: “作是思惟, 所觀境界皆悉空無, 能觀之心亦復非有, 無能所觀二種差別, 諸法一相, 所謂無相。”
《壇經‧機緣品》: “汝但心如虛空, 不著空見, 套用無礙, 動靜無心, 凡聖情忘, 能所俱泯, 性相如如, 無不定時也。”
清 王夫之 《尚書引義‧召誥無逸》: “夫能所之異其名, 釋氏著之, 實非釋氏昉之也。 其所謂能者即用也, 所謂所者即體也, 漢 儒之已言者也。 所謂能者即思也, 所謂所者即位也, 《大易》之已言者也。 所謂能者即己也, 所謂所者即物也, 《中庸》之已言者也。 所謂能者人之弘道者也, 所謂所者道之非能弘人者也, 孔子 之已言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