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後疝

概述,病因,臨床表現,併發症,診斷,治療,

概述

腹腔臟器經胸肋三角突入胸腔心膈角區,稱為胸骨後疝(retrosternal hernia),又稱胸骨旁疝或裂孔疝。本病較少見,占膈疝的3%~5%。新生兒期即可發病,成年後發病者亦較常見。右側胸腔多發,以呼吸和消化系統症狀為主,若發生腸管嵌頓,可出現胸腹腔感染等表現。

病因

由於構成膈肌起自劍突和第7~10肋骨,內面的兩組肌肉在交界處有一潛在的孔隙,稱為Morgagni孔(又稱胸肋三角)。乳腺內動脈由此通過,向下演變成腹壁內動脈。在胚胎髮育過程中,若形成膈肌的兩組肌囊發生障礙,未完全癒合,或形成僅有兩層黏膜及少量結締組織的薄弱區,在日後胸腹腔壓力差的作用下,腹腔內部分臟器即可由此突入胸腔形成疝。

臨床表現

多數胸骨後疝患者無特異性臨床症狀,常為體檢或某種原因X線檢查時偶然發現。少數病人有上腹部或胸骨後反覆發作性不適感、隱痛,並伴有腹脹或嘔吐等症狀。小兒通常是因仰臥位、哭鬧或腹壓增加而發作,嚴重者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呼吸急促、青紫等表現;當立位、安靜、腹腔壓力減小時,上述症狀消失或減輕。如果疝入胸腔內的腸管發生嵌頓,則出現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急性腸梗阻表現。

併發症

1.若嵌頓腸管發生血運障礙或絞窄,可出現腸道出血,腸管壞死或穿孔。
2.胸腹腔感染。

診斷

本病缺乏典型的臨床特徵常常延誤診斷和治療。結合以下病史和X 線檢查可考慮本病。
1.病史 上腹部或胸骨後反覆發作性不適感隱痛,常因患兒哭鬧和體位變動而發作或加重並出現呼吸困難、急促。
2.X線檢查 X線平片顯示膈上胸骨後心膈角區有半圓形陰影或含有液氣平面,鋇劑灌腸可見結腸疝入胸腔內,人工氣腹X線檢查對診斷肝臟疝入胸腔有重要意義。

治療

一旦確定診斷,應儘早擇期行手術還納腹腔臟器、修補缺損,若發生疝內容物嵌頓須急診手術。
手術一般經腹進行,多採用旁正中切口或患側肋緣下斜切口,進腹後在胸骨後均能清楚的顯露疝環及疝內容物,先輕柔的將疝內容還納、除去多餘疝囊,後暴露疝環周圍組織,並將疝環邊緣與胸骨後組織嚴密縫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