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未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結構:單一結構(獨體字)
- 部首:木
- 字碼1:U:672A;GBK:CEB4;鄭碼:BDKO
- 字碼2:倉頡碼:JD;四角碼:50900
- 86版五筆:FII
- 98版五筆:FGGY
- 總筆畫:5畫
- 筆順:一一丨ノ丶
- 字級:一級字(0192)
- 平水韻:去聲五未
漢字源流
詳細釋義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
wèi | 動詞 | 不足,還不夠。 | be not enough | 《國語·周語上》:夫晉侯非嗣也而得其位,亹亹怵惕,保任戒懼,猶曰未也。 | ||
名詞 | 滋味,今作“味”。 | taste | ||||
十二地支的第八位。 |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 | 《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未曰協洽。 | ||||
指農曆六月。 | Lunar June | |||||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日。 | 《春秋·文公十六年》: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 |||||
用以紀時,即下午一點至三點。 |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 p.m. to 3 p.m. | 《淮南子·天文訓》:牽牛出以辰、戌,入以醜、未。 | 未時 | |||
表示五行中的“土”。 | earth | |||||
指十二生肖中的“羊”。 | Sheep | 王充《論衡·物勢》:醜禽牛,未禽羊也。 | 未羊 | |||
西南偏南方位。 | ||||||
將來。 | future | 《荀子·正論》: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征其未也。 | 未來 | |||
姓。 | ||||||
形容詞 | 繁茂。 | 司馬遷《史記·律書》: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 ||||
非,不對。 | incorrect | 《韓詩外傳·卷九》:以人觀之則是也,以法量之則未也。 | ||||
不止,不僅。 | more than |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逆秦師,使韓簡視師。復曰:“師少於我,鬥士倍我……我怠秦奮,倍猶未也。” | ||||
副詞 | 表示否定,相當於“不”。 | not | 《淮南子·天文訓》:(太白)當出而不出,未當入而入,天下偃兵。 | 未敢苟同 | ||
表示否定,相當於“沒有”、“不曾”。 | did(have)not;not yet;never | 《尚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 | 未遇、尚未 | |||
表示疑問,用在句末,相當於“否”。 | or not | 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上乃曰:“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 | ||||
不要,相當於“勿”、“莫”。 | don't | 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東郊何時開?帶甲且未釋。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各體書法
隸書 | 楷書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 草書 |
行書 | 草書 |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韻目 | 韻部 | 韻母 | 反切 | 聲調 | 聲母 | 聲符 | |
---|---|---|---|---|---|---|---|---|---|
上古音系 | 未 | 未 | 隊 | 未 | |||||
廣韻 | 未 | 未 | 未 | 微合 | 無沸 | 去聲 | 明 | ||
中原音韻 | 未 | 未 | 齊微 | 齊微合 | 去聲 | 微 | |||
洪武正韻 | 未 | 未 | 二寘 | 支 | 無沸 | 去聲 | |||
分韻撮要 | 未 | 未 | 第三幾紀記 | 幾 | 陽去 |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