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旋螺

胭脂旋螺

胭脂旋螺也叫胭脂螺,拉丁學名Peristernia reincarnate,是動物界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腹足目旋螺科的一種,為中大型貝類,肉食性。主要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大西洋沿岸、菲律賓和西澳大利亞等地區,螺體生長長度為18~34毫米,最大生長寬度可達11.8平方毫米。

胭脂旋螺因其整體呈不同深淺的粉紅色而得名,可產海螺珍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胭脂旋螺
  • 拉丁學名:Peristernia reincarnate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新腹足目
  • :旋螺科
  • :鴿螺屬
  • :胭脂旋螺
  • 分布區域:紅海,印度洋,大西洋沿岸、菲律賓和西澳大利亞等地區
外形特徵,結構特徵,寶石學特徵,物種價值,

外形特徵

殼口為軟型,其內壁有旋螺紋,殼略成菱形,體層略膨脹。

結構特徵

胭脂旋螺的光澤、顏色、厚度及紋理隨其部位有所不同。胭脂旋螺螺旋軸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觀察顯示其與萬寶螺樣品在正交偏光鏡下的結構特徵十分相似,整體為弧形平行層狀生長結構,弧形結構層內為平行密集排列的稜柱狀結構,相鄰稜柱消光相反,相間稜柱消光一致。從外到內也可分為3層:外表面層(A區)可見排列整齊的稜柱狀結構,稜柱寬度約63μm;中間層(B/C區)稜柱界限較模糊,寬度約55μm;內表面層(D區)結構不規則,可見似海螺珠表面的火焰狀結構。
胭脂旋螺飾品胭脂旋螺飾品

寶石學特徵

(1)胭脂旋螺外骨骼樣品的折射率1.58,相對密度為2.82,其折射率和相對密度與常見的海螺、貝殼等基本一致。通過X射線粉末衍射,雷射拉曼光譜,顯微紅外光譜以及LIBS光譜分析胭脂旋螺外骨骼的主要無機礦物組成為文石,不同色層問的微量元素種類和含量差異極小。
(2)不同顏色區域的拉曼位移存在較大差別,其中在1100~3000cm-1範圍內,粉色、橙色區域與有機物相關的拉曼位移強於白色和淺黃色部分,且在3000~4000cm-1範圍內,存在與有機物中-OH相關的拉曼位移。顯微紅外光譜的半定量分析結果表明,粉色區域有機物質量分數相對較高,白色區域質量分數相對最低,而橙黃色區域質量分數介於兩者之間。
(3)胭脂旋螺外骨骼顏色可能與螺體中的有機物相關,且不同種類的有機物導致了不同顏色的產生,黃色與橙色區域為可能與金屬卟啉有關,而粉色區域則可能與類胡蘿蔔素有關。

物種價值

由於胭脂旋螺的顏色粉嫩鮮艷,在商業上也被稱為“女王螺”,近年來逐漸受到珠寶界關注。目前,胭脂旋螺外骨骼被廣泛製成佛珠、雕件和各種文玩配飾,成為了文玩界追捧和推崇的新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