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鮐

胡麻鮐

體粗壯偏圓,呈紡錘形。一般體長50厘米。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胡麻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胡麻魚簡介,形態特徵,分布和洄游,

胡麻魚簡介

拉丁名: Scomber tapeinocephalus (Bleeker)
英文名: spotted mackerel,Southern mackerel
俗名: 青占
綱目: 鯖科
產地及產期:
集群洄游於沿岸表層。比鮐魚喜歡水溫較高的海域。春季,也比鮐魚早產卵。
介紹:
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頜等長。體被圓鱗細小,背部呈青黑色,體兩側臀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深藍色蟲蝕紋,腹部黑點密集。

形態特徵

體稍側扁。尾柄細短,截面近圓形。尾鰭基部左右側各具2條隆起脊。脂眼瞼發達。上、下頜各有細牙1行。體被細小圓鱗,胸鰭基部鱗片較體側者大。側線完全,波狀。側線鱗210~220枚。背鰭2個,第1背鰭具9~10鰭棘;第2背鰭及臀鰭後方各有5個游離小鰭。胸鰭和腹鰭短小,兩鰭間具一小鱗突。尾鰭深叉形。背部的深藍色不規則斑紋向下擴展達側線以下,側線下有一列藍褐色圓斑。有鰾。

分布和洄游

近似種狹頭鮐(Pneumatophorustapeinocephalus),見於濟州島東部、東海中南部和台灣海峽。又稱圓鮐、胡麻鮐。體較圓筒形。側線鱗在200以內(185~195),第1背鰭具11~12鰭棘,側線下方有一行不規則的小黑斑。體背側的不規則斑紋不擴展至側線下方,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另一近似種大西洋鯖(Scomberscombrus)分布於北大西洋兩岸近海。又稱。無鰾,胸鰭基部的鱗片不比體側的大。為歐洲各國漁業對象,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鮐主要分布於菲律賓中國朝鮮日本和蘇聯遠東廣大太平洋西部水域。太平洋東部的阿拉斯加灣和墨西哥灣加利福尼亞灣沿岸水域,大西洋、巴西沿岸、加勒比海、非洲西南岸、地中海等水域也有發現。
太平洋西部鮐魚有若干個地方群系:
①在日本海南部、對馬海峽和東海北部越冬的魚群,每年4月間沿日本海東西兩岸沿10℃等溫線向北開始生殖洄游。日本海東部的魚群,6、7月間到達韃靼海峽。日本海西部(即朝鮮東岸)的魚群於6月初到達蘇聯大彼得灣。朝鮮南端和日本九州沿海的魚群則沿日本東岸北游,少數可達千島群島。秋季水溫下降,魚群逐漸南歸越冬場。
②在黃海南部及東海的北、中部越冬的魚群,4~5月間在北上途中分4路向中國沿岸作生殖洄游,其中兩路到山東半島以南和海州灣,一路到煙臺外海,另一路游向黃海西北部海洋島一帶。到黃海北部的一部分魚群在7月間南下至朝鮮半島西南海域,部分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部分結成小群分布於長山列島附近,晚秋陸續南下越冬場。
③在東海中、南部彭佳嶼附近越冬的魚群,春季隨黑潮暖流向北移動,4~5月間分數路向福建閩江口附近、浙江南麂、北麂、披山大陳魚山等近海作生殖洄游。6月魚群抵長江口海礁漁場。11月後冷空氣南下,水溫下降,魚群向南、向外進行越冬洄游。12月後返回越冬場。
④在台灣海峽南部越冬的魚群3月上旬順台灣暖流西側40米等深線北上,經廈門崇武平潭近海向閩東及浙江中南部近海移動。3月中旬至5月上旬魚群在東引、北礵、台山等島嶼外側及浙江中南部近海產卵,然後分散北上,7~9月在長江口以南海區索餌,秋後沿原路返回越冬場。
⑤南海北部鮐魚不作遠距離洄游,部分魚群只在生殖季節由深海向閩南台灣淺灘、珠江口外海及清瀾外海近岸移動,生殖期較長(2~7月),產卵後分散索餌。
太平洋西部鮐魚的產卵場大小有19處,以煙臺和威海外海比較集中。此外,海洋島、海礁附近、台山東引外海、閩東沿岸至彭佳嶼一帶、閩南台灣淺灘以及海南島清瀾近海也有它的產卵場。在南海北部粵東、珠江口的產卵期為1~3月。福建近海的產卵期為4月上旬至5月上旬,東海北部和黃海為5~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