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竟良

胡竟良

胡竟良(1897-1971),棉花科學家,中國棉產改進事業開拓者。早期倡用勸導與合作方式推動植棉事業;著有《中國棉產改進史》一書,填補了抗日戰爭時期棉花生產史料的空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推廣“德字棉”、“岱字棉”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竟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滁縣(今滁州)
  • 出生日期:1897年4月
  • 逝世日期:1971年
  • 職業:棉花科學家
  • 畢業院校:南京高等師範農科
簡介,個人簡歷,概述,推廣植棉,保證純種供應,編著棉產史料,推廣兩大棉種,重視纖維研究,

簡介

胡竟良(1897-1971),棉花科學家,中國棉產改進事業開拓者。早期倡用勸導與合作方式推動植棉事業;著有《中國棉產改進史》一書,填補了抗日戰爭時期棉花生產史料的空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推廣“德字棉”、“岱字棉”作出了貢獻。他獻身棉產改進幾十年,工作上有經驗,技術上有遠見,既照顧全面,又能突出要點,膽大心細,考慮周全,為棉花研究所早期業務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他留下著作7種,論文百餘篇,報刊短文、演講百餘篇,充分表明胡竟良是一位有眼光,有造詣,有壯志,為我國棉花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先驅人物之一。

個人簡歷

1897年4月 出生於安徽滁縣(今滁州)。
《中國棉文化》《中國棉文化》
1921—1927年 1921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農科,後在安徽省第一農業學校任教員,東南大學鄭州棉場任主任技術員。
1927—1934年 任廣西農務局技師,江蘇省棉場南匯分場主任技師,湖南棉業試驗場推广部主任。
1934—1936年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
1936—1944年 任全國經濟委員會技術專員兼河南省棉產改進所所長,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棉作系系主任,四川省農業改進所副所長,四川大學教授。
1945—1949年 任中央大學教授,農林部農業復興委員會主任秘書,棉產改進處副處長兼上海分處主任,棉產改進諮詢委員會秘書。
1949—1957年 任華東農林部處長,農業部高級農藝師。
1957—1971年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1971年12月28日 病逝於上海

概述

胡竟良,字天游,1897年4月生於安徽滁縣(今滁州)。幼年家境清寒。他自幼刻苦讀書,成績優良。18歲時父親去世,由親友資助學費方得繼續學習。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農科。1921年畢業後,在安徽省第一農業學校任教員,後因華商紗廠聯合會在各省設立的棉場經營不善,委託東南大學農科管理,胡竟良出任其中鄭州棉場主任技術員。主要負責推廣“脫字棉”,並取得顯著成績。1926年調任東南大學棉作推廣委員會推廣專員。1929年先後任廣西農務局技師,江蘇棉場南匯分場主任技師,湖南棉業試驗場推广部主任,並參加中華農學會。
棉花棉花
1934年,胡竟良由全國經濟委員會棉產統制委員會公費派送去美國,在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學習,獲碩士學位。回國後,主持河南省棉產改進工作。
1936年,河南省植棉指導所擴編為河南省棉產改進所(下轄10個植棉指導所和6個棉場),胡竟良任所長,其間為推廣“德字棉”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良好成績。1938年,胡竟良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棉作系主任,發表《四川推廣美棉釋疑》等論文,為四川推廣“德字棉”付出了心血。
1944年,胡竟良參加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農業考察團,赴美考察棉花育種、推廣、加工、運銷和棉籽工藝,訪問63個單位,並與142位棉作專家商討適合中國農業環境的棉花發展途徑。1946年,他代表中國向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接洽供應棉花良種3000噸,新型軋花、脫絨、榨油機各15套,這是中國引入棉花加工裝備的開始。1944年,他加入美國農藝學會。
1946年,農林部成立棉產改進處,他任副處長兼上海分處主任。當時上海還成立主要由紡織界人士參加的棉產改進諮詢委員會,他擔任秘書,與紡織實業界進行了廣泛的接觸,並籌集資金17億元,開展棉產統計調查,出版《中國棉訊》等8種專業書刊,為促進棉花生產和棉業發展做了不少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胡竟良任華東農林部特產處處長。為儘早恢復棉花生產,決定從美國引入“岱字棉15”480噸,胡竟良為主辦人之一。這批棉種集中在3省6縣繁殖,為中國發展“岱字棉”奠定了基礎。1952年,他被調任農業部經作局高級農藝師。為了加強中國棉花科學研究工作,195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了棉花研究所,由馮澤芳任所長,胡竟良任副所長。所址設在河南安陽,此地屬中州棉窩,氣候土壤均有代表性。胡竟良在該所連續工作了14年,為新中國棉花事業獻出了幾乎後半生。

推廣植棉

早在1922年,胡竟良在鄭州棉場工作時,對棉產改進就有一套辦法。首先要進行品種試驗,從而明確一個比較理想的品種,並研究提出和它相適應的栽培技術,然後大力推廣種植。在推廣時,應採用多種方式:
1.文字宣傳,包括淺說、成果介紹、說唱、連環畫等形式。
2.辦展覽,有實物照片、幻燈等。
3.辦培訓班和現場指導,對農村青年講課並在田間進行實地技術指導。
4.免費散發棉種以供試種。農民種植“脫字棉”後,比原來的退化棉增產籽棉11公斤左右,因而深受歡迎。這種以農場為中心向四周農村擴散的做法在當時雖然收到成效,但農民收穫良種子棉後即被商販收購,不能回收種子,因而影響了良種的繼續推廣。
1932年他在湖南棉業試驗場工作時,吸取這個教訓提出劃定4個縣做為合作推廣區,每區內,2000―5000畝面積稱為一個合作場,由棉業試驗場向合作社貸借棉種,並派專人駐場指導植棉。一共辦了40個合作場,面積9.5萬畝,並在各合作場為農戶組織生產合作社,由銀行貸款20萬元,設立一所軋花廠,軋花後的棉籽留作次年播用,同時組織棉花運銷,直接將皮棉賣給紗廠。這樣,除開支外每個合作場大約可淨餘2.8萬元分配給社員。他認為“以生產合作改進棉農生產,以信用合作活躍棉農經濟,以運銷合作增加棉農收益”不失為一個好方式。但是由於舊社會的腐敗落後和農村的頑惡勢力,成績仍不夠理想。胡竟良曾不勝慨嘆地說:“無論勸導式的推廣或合作式的推廣,都是棉業自身問題的解決,而重要的是政府的合作,沒有政府的支持,植棉事業難有很大成就”。

保證純種供應

在30年代,中國已清楚發展棉花生產必須採用地方純種。但是沒有法令規定,單純由棉農自由領(買)種,籽棉自行出售,優劣混雜,加上商販摻雜作偽,即使是很純的良種,不到幾年,也就退化變劣。有鑒於此,胡竟良在1936年出任河南省棉產改進所所長時,提出棉種管理16條,經省政府批准後公布施行,收到較好效果。其主要內容是:棉種管理區內的棉種需按規定要求種植,加強植棉技術的指導。籽棉收後統一軋花,不能外運,農民自留種籽棉時可以自行軋花。區外籽棉和種子不能運入區內,以減少混雜機會。棉商在區內只能收購皮棉,不得收購籽棉,以防棉種流失。這一辦法,後來由商業部轉發各省參政執行。1937年在河南就設有安陽棉種管理區“斯字棉4號”1.2萬畝,在洛陽棉種管理局設有“斯字棉3號”0.2萬畝;在陝縣設有棉種管理區“德字棉531”1.1萬畝等,可惜因抗日戰爭爆發,而未能全部堅持下去。但此後至1946年日本投降後一段時間內,當長江黃河兩流域棉區急需棉種時,河南、陝西、四川的一些棉種管理局仍能供給相當批量的優質棉種,較好地解決了戰後恢復棉花生產所缺少的良種問題。此外,胡竟良還主持了河南棉種管理區內鑿井100多口的工作,解決了棉田灌溉問題,博得當地農民的讚揚。

編著棉產史料

棉花在中國近代農業、商業和工業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總結國內外棉花科學技術發展史,對指導中國今後棉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1935 年,胡竟良《關於棉業的史料》一文詳細介紹了世界各國的棉花發展史。《新輸入中國三種美棉考略》是他在美國學習期間代中國經濟委員會批量購買“德字棉531”,“斯字棉4號”,“美本勝利棉”時,根據多方收集到的資料(包括內部未發表的資料)寫成的。內容涉及育成途徑、命名由來、特徵特性、衍生系等,為當時國內試種推廣工作提供了重要資料。1941年著的《中國古代植棉考略》,介紹了古代植棉技術和選種方法,植棉始自宋元,到明代已有較大發展的史實。 1947年著的《棉桃小史》是對棉籽工業,短絨和籽殼利用的介紹,篇末附有棉籽工業製品用途表,以加深國人對發展棉業的認識。
《中國棉產改進史》是胡竟良在棉業史研究上的代表作,1945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7章10萬字,對中國棉產改進的階段進程,試驗研究成果及其推廣,分級檢驗,棉產統計等均做了論述,並引用了83篇文獻。這在當時是一部系統記述中國棉業發展歷程的重要著作與歷史性文獻。尤其在棉產統計方面,蒐集了不少難得的資料,實屬難能可貴。
此外,他還發表一系列有關棉業政論文章,如《原棉改良與棉紡業》、《農業推廣的基本問題――整個的管理》,《論戰後復興中國棉業》、《中國棉產復興綱領》等。尤其是後者,提出了戰後復興棉業12個方面的一攬子計畫,內容豐富,對抗戰勝利以後的植棉政策和技術要略均有精闢見解,表現了作者不但是棉花技術專家,還是一個出色的棉業政論家。

推廣兩大棉種

胡竟良一生與兩個棉花品種關係最為密切,一是“德字棉531”(Delfos 531),一是“岱字棉15”(Deetapine 15)。1938年他在河南工作時,河南陝縣是當時中國唯一的“德字棉”生產基地。那時抗日戰爭烽火正烈,四川急需擴大棉田面積,以應軍需。上級要求他儘快收購“德字棉”種25噸火速運川。當時陝縣已在日軍炮火攻擊之下,隴海鐵路中斷,修復無期,棉種款遲遲未到,而農民貯存的又都是籽棉等。這一任務時間緊,困難重重。他多方奔走,歷盡艱辛,由西安鹽務嵇逐一克服借款、撥款、收購麻袋、軋花收籽、交通運輸的難題,終於在次年2月底以前使全部棉籽安然入川。在四川,“德字棉”5.6萬畝,平均畝產籽棉88公斤,比原種“脫字棉”增產30%,衣分、絨長也比“脫字棉”質量高,1941年發展到15萬畝,累計增產皮棉6500噸。這與胡竟良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德字棉德字棉
1950年,華東農林部為儘快恢復戰爭創傷,決定擴大棉花良種種植,並接受胡竟良的建議,由美國進口“岱字棉15”種子480噸,先在江蘇省南通、南匯,浙江省海鹽、平湖江西省鄱陽設立良種管理區,種植16萬畝,1951年擴大到116.2萬畝,1955年迅速發展到1312.5萬畝,在長江流域各省代替了退化的陸地棉和中棉品種。1958年“岱字棉”種植面積5248萬畝,占全國棉田面積的61.7%。一個品種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有這么大的種植面積,在國內還是空前的。

重視纖維研究

胡竟良對棉花科學的造詣既深且廣,除致力於棉作栽培外,對棉纖維的改良研究也很專長。1936年,他在美國學習期間寫了題為《用纖維排列法對子棉纖維的研究》的碩士論文,提出測定實效長度的簡單方法。那時原發明人克萊格(Clegg)採用纖維分析器,求實效長度,比較費工費時,而胡竟良改用分組稱重法,求實效長度,省工省時,便於套用。H·H·洛夫(Love)在《中國棉花改良法》中主張,在育種初期選單株時,因對其生產力一無所知,可以不必調查纖維長度,胡竟良則認為中國棉花品種的品質很差,為了迎頭趕上,從一開始育種就要對纖維品質進行考查,並提出籽棉分梳法測出的長度與實效長度相近,值得推行。如《棉纖維簇之成因》、《未熟棉籽之研究》、《棉纖維品質的遺傳及不同環境影響纖維品質研究》等,都是從農業和紡織業角度,針對中國棉纖維改良進行的早期探討,有一定參考意義。他在1953年的全國棉花檢驗會議上提出外棉進口要按照中國標準進行檢驗,並對纖維、原棉檢驗技術提出許多修正的建議,得到大會的採納和表揚。
胡竟良主持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工作14年,使棉花研究工作頗多建樹。該所育成的“中棉2號”、“中棉3號”、“中棉4號”、“中棉5號”,產量均超過當時對照品種“徐州209”和“岱字棉15”;對全國棉種純度進行的4次大規模的考查並提出的改進報告,支持開展黃河流域棉區棉糧兩熟套種技術和華北平原灌區成套植棉技術研究,籌建了纖維實驗室等這些,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他獻身棉產改進幾十年,工作上有經驗,技術上有遠見,既照顧全面,又能突出要點,膽大心細,考慮周全,為棉花研究所早期業務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他留下著作7種,論文百餘篇,報刊短文、演講百餘篇,充分表明胡竟良是一位有眼光,有造詣,有壯志,為中國棉花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先驅人物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