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承霖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合肥
- 出生日期:1929年12月
- 職業:安徽農業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南京農學院農學專業
- 主要成就:《安徽麥作學》等專著
- 代表作品:《安徽小麥》、《安徽麥作學》等
人物介紹,成就及榮譽,主要事跡,人物精神,社會評價,
人物介紹
胡承霖, 1929年12月出生於安徽合肥,1952年5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畢業於南京農學院農學專業,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大學生。1953年畢業留校,1978年調到安徽農業大學繼續從事小麥栽培學教學與科研工作。1985年受聘為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他主持的項目先後獲省科技進步獎、省星火獎、省農村科技進步獎;2010年獲省政府特別貢獻獎,201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評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他主編的《安徽小麥》、《安徽麥作學》等專著,是指導我省小麥生產的權威著作。
成就及榮譽
主持的項目先後獲省科技進步獎、省星火獎、省農村科技進步獎等。他主編的《安徽小麥》、《安徽麥作學》等專著,是指導我省小麥生產的權威著作。2007年,農業部授予其“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2010年皖北地區農技人員和多位農民集體上書省政府為他請功,當年9月,省政府授予胡承霖教授小麥高產攻關特別貢獻獎。
主要事跡
終身從事小麥生產研究工作,現為安徽省高產攻關專家組副組長。由他倡導並實施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得到了國務院、農業部領導的充分肯定。
1995年退休後,他仍致力於小麥高產的事業,於2005年致信趙樹叢副省長,建議開展小麥高產攻關計畫,並始終奮鬥在小麥高產攻關的第一線。在多方努力下,辛勤的胡教授終於“採得百花成蜂蜜”。2006年,安徽全省小麥總產達193.4億斤,比上年淨增長31.8億斤,增幅達19.7%,單產首次突破600斤,單產、總產雙超歷史最高紀錄,帶動全省農民人均增收74元。2007年,在遭遇嚴重洪澇災害的情況下,小麥平均畝產達640斤,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總產209.6億斤,比上年又增長9.6億斤。2009年,小麥單產333.2公斤、總產235.4億斤,比2005年總產161.6億增加了46%。2010年,皖北渦陽縣180萬畝農田更是實現了畝產千斤的目標。
今年全省小麥實現增收16億元,拉動農民人均增收32元。胡承霖教授還先後主持三個重大課題的研究:主持小麥區域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主持黃淮海噸糧田技術研究;主持小麥重穗型高產配套技術研究。為安徽小麥高產栽培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2007年,農業部授予其“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2010年榮獲農業部豐收獎和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安徽省政府小麥高產攻關特殊貢獻獎勵;2011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評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委張寶順書記批示:對胡承霖教授不僅要表彰,而且要宣傳,他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榜樣。 2012年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人物精神
胡承霖教授是安徽農業大學“走大別山道路服務‘三農’事業”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充分展現了農大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獻身‘三農’”的優良傳統,充分體現了他心繫“三農”、造福農民的優秀品格;紮根田頭、創新攻關的科學精神;無私奉獻、終身奮鬥的崇高境界。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汪青松將胡承霖教授的精神概括為三點:一是長期堅持田間地頭,服務三農的奉獻精神;二是率領團隊,刻苦攻關的科學精神;三是堅持走大別山道路的創業精神。胡承霖教授是社會服務、服務三農、科教興農及產學研結合的典型、典範。去年,農大給胡承霖教授頒發了“社會服務特別貢獻獎”。目前,學校上下正掀起一股學習胡承霖教授的熱潮。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以及全體師生員工以胡承霖同志為榜樣,立足本職,踏實工作,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創先爭優活動中來,不斷拓展和延伸“大別山道路”,為紮實推進學校事業科學發展,為加快我省農業現代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胡承霖教授事跡傳播開後,安徽農業大學的大學生們也深受感動、備受鼓舞。該校大三學生孫雪在談到胡承霖教授的先進事跡時表示,作為農業院校的大學生,應學習胡承霖教授吃苦耐勞、甘於奉獻、心繫三農、創新攻關的精神,在學習活動中立足學生實際,立足專業實際,從實際做起,從現在做起,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努力提升服務農村、造福農民的業務技能,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有人說,他是一個權威專家,為全國和安徽的小麥生產提供技術指導。但胡承霖自己說,他只是一個平常的耕耘者,一個忠實的糧田守望者。50多年如一日,胡承霖先後主持三個重大課題的研究,窮畢生精力研究糧食增產技術。那么,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在支撐著他,讓他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三農”事業?用胡承霖自己的話說,那就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一種情結,更是一個黨員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胡教授這樣說到:
“因為我是學農出身的,一直以來都是與農民打交道的。雖然退休了,我跟農業的感情沒有斷。農民的生活條件還不是很富裕,他們的勞動報酬還不算高。我們只有把農民糧食產量增加了,生產成本不增加,才可以給他們增加收入。另外我們做這些科學研究也證明了安徽的氣候資源、土壤資源有很多還沒有發揮出來。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有59年的黨齡。我一直尊重這樣一個看法:黨員要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不能因為退休了,黨員也退了。而且共產黨員應該永遠把黨的事業放在第一線。我的身體條件還可以,到農村沒有問題,所以我必須要到一線去。”
胡承霖教授也希望更多的師生能夠走出校園,將論文寫在田間地頭,將理論融入實際,把先進科學技術轉換為直接生產力,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三農”。
一個人做一兩件有益於社會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一生都在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胡承霖教授就是這樣踐行著一個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目前,我省第二輪小麥高產攻關計畫已開始實施,這位耄耋老人又一次整裝待發,為了大地的豐收繼續奮鬥著。
社會評價
學習先進事跡精神 爭做黨員先鋒楷模
胡承霖的作為,不僅實現了農業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小麥生產的奇蹟,而且,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新榜樣。作為一名有著59年黨齡的老同志,胡承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分憂,造福農民。
學習胡承霖,就是要學習他心繫“三農”、造福農民的優秀品格,就是要學習他紮根田頭、創新攻關的科學精神,就是要學習他無私奉獻、終身奮鬥的崇高境界。廣大“三農”工作者,特別是農業科技工作者,學習胡承霖同志,就要像他那樣,在舉國描繪“十二五”宏偉藍圖中,緊密聯繫農業生產實際,撲下身子,心繫基層,心繫民眾,留下屬於人民也屬於自己的亮麗一筆。
上書省長建言小麥高產攻關,回答“誰來養活中國人”
1997年我國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之後,開始“擴經壓糧”,大規模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1998年到2003年,全國糧食作物面積逐漸收縮,總產量持續徘徊,到2003年,庫存創26年來最低,小麥總產下降720億斤。
與糧食作物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胡承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那時候糧食主產省安徽的小麥產量也持續下滑,1997年單產還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公斤,到2005年卻降到全國平均水平以下10公斤。
小麥是安徽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沿淮淮北地區的“當家品種”。抓好小麥生產,既關乎糧食產量的增加,又關係到農民的增收問題。
2005年4月的一天,一封3600多字的長信擺到了安徽省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副省長趙樹叢的辦公桌上。這封信的作者就是退休已十載、時年76歲的胡承霖,信中談了他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擔憂,建議在安徽小麥主產區開展小麥高產攻關,同時附上了一份“安徽小麥5年增產50億斤”的攻關方案。
胡承霖在信中寫道:“由於安徽地處南北過渡地帶,氣候條件特殊,小麥生產經常遭受北旱南澇、冬春低溫霜凍、冰雹、龍捲風、乾熱風等自然災害及多種病蟲危害。只有在主攻單產上下功夫,才能實現小麥的穩產高產。”他從改善麥田水利基礎設施、推廣良種良法、加強技術培訓、建立高產示範樣板等多個方面對攻關目標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說的是實話,分析的是實情,建議很充實,措施很實際。”剛到省政府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不久,正在思考如何促進安徽糧食生產上台階的趙樹叢,一口氣讀完這封長信,迅即做出批示:“胡教授的意見很重要!我省要保證糧食總產在500億斤的基礎上穩定增長,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在主攻單產上下功夫,在科學種田上做文章,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抓投入。”
那年6月27日,是古城合肥入夏以後最熱的一天,比天氣更熱的是安徽省小麥高產攻關專家論證會。會議由趙樹叢主持,安徽省農委、農業大學、農科院、農機、植保、農技推廣、氣象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一起對小麥高產攻關方案進行論證,共同謀劃小麥高產攻關的藍圖,大家一致認為用提高單產的辦法,五年實現安徽小麥增產50億斤,不僅有可能,而且有把握。
經過充分論證後,省政府研究決定,“小麥高產攻關”列入“十一五”規劃,在全省麥區開展為期五年的高產攻關活動。省政府成立了小麥高產攻關專家組,趙樹叢是組長,胡承霖任副組長,具體研究和部署小麥高產攻關事宜。
一心撲在小麥田裡,就是為了改變農民“大播量”“一炮轟”等傳統種植習慣
“讓13億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讓廣大農民過上富裕的日子,是農業科技人員肩負的神聖責任和光榮使命。”有著59年黨齡的胡承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胡承霖是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長期從事小麥栽培學教學與科研工作。幾十年來,他跑遍了江淮大地,對麥產區的土壤、墒情、肥力、農民種植習慣等了如指掌。1985年他就被聘任為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並任安徽省小麥專家顧問組組長。“噸糧田開發”、“四五六”攻關、“安徽小麥”……他主持的一系列重大課題研究和編寫的一系列著作,為安徽小麥高產栽培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他說:“安徽小麥單產之所以長期徘徊,是因為播量大、行距窄、‘一炮轟’施肥、品種和播期不協調、整地質量不高、灌溉方法落後等原因造成的。這些不科學的種植習慣不僅加大成本,不利於麥苗生長,而且容易造成後期倒伏,影響產量。”為此,“小麥高產攻關”啟動後,“上足了發條”的胡承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農民長期固守的種植習慣。
渦陽是皖北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小麥生產大縣,常年小麥種植面積180萬畝,由於地處黃淮地區最南端,小麥生產的氣候條件相對較差,平均單產一直徘徊在700斤左右。胡承霖的第一個高產攻關示範點就選定在這裡,並設定了全縣畝產超1000斤的目標。他說:“小麥千斤縣在這個緯度上從來沒有過,在這裡搞出一個千斤縣來,雖然困難很大,但極有示範推廣價值。”
從此,他成了渦陽的“常客”。各鄉鎮相繼建起示範片、示範方、示範田塊,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從楚店到新興,從高爐到店集,從陳大到青疃,都留下了他勞碌的身影。
2009年冬天,淮北氣溫比常年低得多,導致麥苗生長不足。胡承霖提出用分次施肥的方法來解決,新興鎮種糧大戶劉彪認為“老規矩不敢破,麥子毀了當年窮”,不能眼看著麥田減產。胡承霖提出跟他簽“賠償協定”,如果麥子少收,就按最高市場價賠他錢。劉彪被胡承霖的決心打動了,按照他提出的方法施肥,畝產比往年高出200多斤。
一次,胡承霖給農民講解科學播種的好處,要求把播種量從每畝40多斤減到18斤。村民們更相信祖輩留下來的口訣:“寧願多下種,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有一個村民礙於情面,白天播了18斤麥種,夜裡又偷偷溜回地里,補播了17斤種子。結果到麥收時,他傻了眼,由於麥苗過密,造成後期倒伏,畝產只有700斤,而按照胡承霖要求種的小麥,畝產達到1100多斤。
胡承霖深知農民是最講究實際的,所以除了在課堂上一遍遍苦口婆心地講解,在田頭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給農民示範外,他卯足勁在示範片上下功夫,就是要讓農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讓農民對科學種田的道理口服心服,自覺自愿地改變傳統種植方式,按照科學的方法種植小麥。
高爐鎮陸楊村是胡承霖的試驗點之一,攻關方案實施第一年,就取得了明顯效果。村支書鞏向海說:“按照胡老師的指導,現在村里1.5萬畝麥田全部實現統一深耕,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植保,統一收割,攻關第一年就達到800多斤,現在最好的田塊能達到1400斤,比以前翻一番還要多,過去連想都不敢想。”
農民孫子富說:“胡老師總對我們講,如果不科學種田,成本大,收益低。科學種田,成本小,收益大。現在一畝地種子省15斤,肥料錢省20元,成本能降幾十塊,我們合作社1600多畝地,不算增產的效益,光成本就能節省好幾萬。”
為了有效控制播量,除了講解示範,胡承霖還動腦筋想辦法,從農業機械入手,把原來播種機的7個耬腿去掉一個,使畝播種量降低10斤,僅此一項技術的推廣,每年為安徽全省麥區農民節約成本3億元以上。
在胡承霖的指導下,渦陽縣的高產示範點畝產達1478斤,創造了同緯度全國小麥高產紀錄,並於2010年實現了全縣180萬畝小麥平均畝產超千斤的目標。
他像個魔術師,在皖北大地創造一個又一個高產奇蹟
在紀王場鄉,胡教授深一腳淺一腳,從這塊田到那塊田,反覆查看苗情和墒情。農民們聽說省里的專家來了,都趕了過來。一位農民眼淚巴巴地說:“我一家老小的口糧就靠這些麥子了,你看還有沒有救?”胡教授說:“大家別灰心,天氣一回暖立即澆水施肥,水肥齊攻。”“方子”還真靈,第二年夏收時,“絕收地”平均一畝打出了610斤麥子。從那以後,利辛農民送他個雅號“胡麥神”。
2006年靈璧縣持續秋旱近兩個月,小麥播種期拉長,地里的麥苗小而弱。馮廟鎮農民張修齊說:“這樣的弱苗會造成大幅度減產,當時大家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就在這個時候,胡老師又來了。他告訴我們早施返青肥,有利於立春後快速起身,每畝能增產100斤以上,到拔節時再普施拔節肥,同時做好病蟲草害防治,一定能有好收成。”按照胡老師提出的方法抓田管,麥苗慢慢返青了,弱苗轉壯了,這一年小麥喜獲豐收。
“胡老師說,麥苗跟小孩一樣,要注意長得健不健康,達不達標準,沒有達標想什麼辦法補救。以前我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腦里一片空白,現在有了應對措施。”蒙城縣白楊林場場長喬長偉說,“胡老師來了之後,示範片的產量讓農民服了,小麥畝產大幅提高。特別是2008年冬春大旱,在那種情況下,小麥畝產達到1318斤。雖然我們這裡一直是統一種植、統一收穫,但這么高的產量,以前是不敢想的。”
連續幾年,胡承霖指導創建的高產示範田塊單產水平不斷突破歷史,已從畝產1000斤以上,進入1200斤、1300斤、1400斤以上。在胡承霖等一大批農業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安徽五年小麥高產攻關取得了累累碩果。
據國家統計局安徽農調隊統計,高產攻關第一年,安徽小麥總產達207.8億斤,比上年淨增長46.2億斤,增幅達28.6%,增幅位居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首位。全省麥區平均單產首次突破600斤,單產、總產雙超歷史最高紀錄。2007年,在遭遇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小麥平均畝產仍達636斤,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08、2009、2010年又連年單產創新高,尤其是2010年在低溫陰雨等不利天氣情況下,單產達到680斤,總產仍達241.3億斤。“十一五”期間小麥增產79.7億斤,遠遠超過了當初設定的50億斤目標。
安徽小麥單產連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國小麥單產、總產增幅最快的省份。“十一五”期間安徽全省糧食總產從500億斤增加到600億斤以上,帶動了農民收入連續5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十一五”年均增幅居全國第一。
“越是氣候不好,咱們搞農業技術的越是要下到田裡去。風不調,雨不順,正是需要技術的時候。”胡承霖每年抓十幾個示範點,帶動一大片。然後再換點,再帶動。不管颳風下雨,不管冰天雪地,他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皖北的小麥田。他以常人少有的熱情和毅力,全心投入到他熱愛的事業之中。
八十歲的年齡,四十歲的幹勁胡承霖指導的蚌埠、亳州、渦陽、
蒙城等市縣任何一個攻關示範點,離省城合肥都有幾百公里的路程。每次下鄉示範指導、講課培訓,省里有關部門和安徽農業大學都主動要給他派車,但是胡承霖從沒有接受過。他說:“一個人坐著小車下去,還要有一個專職駕駛員,興師動眾的,沒有必要,我坐長途汽車下去簡單省事。”
為了爭取時間多看一些點,胡承霖幾乎每次都趕6點鐘的早班車。這樣他就得天不亮起床,然後帶著手電筒趕往汽車站。坐的次數多了,司機和售票員漸漸跟他熟絡了。當知道這個老人是幫他們本地農民致富的,都欽佩不已,即使他最後一個上車,也會在前排給他留個好位置。
一般情況下,胡承霖要顛簸四五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有時遇到半路搭車載客的情況,時間就更長。因此,每次出發前他都往手提包里放一些餅乾、雞蛋等乾糧,如果錯過飯點,他便就著車上提供的熱水吃“午飯”。當地農口乾部很多都是胡承霖的學生,聽說他來都想等他吃飯,但他從來不願給大家添麻煩。
在人們的眼裡,像他這樣一個全國一流的小麥栽培教學和科研專家,應該享受較高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但他從來不擺專家的架子,不管到哪裡,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把事情乾好。出差:一張車票來,一張車票走;就餐:不吸菸不喝酒,一頓飯兩三個菜;住宿:要求也很低,每次都撿便宜的旅店住。渦陽縣住宿條件差,但他恰恰去的次數最多。一次,他去亳州進行高產攻關技術指導,有關部門將他安排在一家條件舒適的大酒店。當得知一晚房費要200多元,他立即要求搬走,最後,接待單位將他安排在了農技中心招待所住宿。
“在高產攻關活動中,胡老師有‘三盯’不放鬆。一是盯住技術不放,從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種量、播種行距等每一個細節,他都親自把關,確保關鍵技術落實到位;二是盯住人不放,主要針對技術骨幹和種糧大戶等進行面對面、手把手地培訓指導;三是盯住時間不放,在小麥生產的關鍵季節、關鍵環節,胡老師總會不請自來,及時出現在田頭。”渦陽縣農委副主任柴從波說。
“我們這塊高產創建示範田,記不得胡老師來過多少次了。去年9月,天氣炎熱,胡老師來進行土壤監測,看什麼時候收玉米最合適,可以為小麥騰茬。他在玉米地里穿來穿去,汗水把衣服都濕透了,村民都覺得他不像教授,更像農民。”利辛縣望疃鎮汪大村黨總支部書記汪允波隨手從田裡拔起一棵麥苗,回過頭來對記者說,今年這樣大旱,要不是胡老師的指導,還不知道苗子長成啥樣呢!
“我們這每塊地的品種、播量、田管,他都了如指掌,哪塊地長得好壞、分櫱情況如何他也清楚得很。”渦陽縣城東鎮盛莊村書記盛成山說,“胡老師歲數那么大,工資收入也不低,大冬天那么冷,他一趟趟地來地里遭罪,他圖啥呀?”
他圖啥?“如果不是關心國家糧食安全,不是對農業和農民有深厚感情,一個80多歲的老人,哪來這么大的幹勁!”柴從波一語道出了胡承霖的動力來源。
“搞了一輩子糧食,我的一切都要和小麥增產、農業豐收綁在一起”
記者介紹,胡承霖下鄉常用的手提包里,除了手電筒、乾糧外,常備的還有一把小鏟子和一個很厚的舊電話本,小鏟子方便他隨時隨地查看土壤墒情、麥苗根系。藍色的電話本用得已經很破舊了,上面密密麻麻記了幾百個農民的電話和地址。這些農民都是因為遇到農業生產方面的問題曾向他求教過的。每次胡教授給這些農民開出“藥方”後,接著就跟他們索要電話和地址,回到合肥後,隔三差五就給這些農民打電話詢問情況,要是實在忙不過來,他也會叮囑地方農技人員代為了解情況。
“胡老師對小麥生產有感情、有熱情,更有一股子使不完的闖勁。有時候我們年輕人都不敢想的事,他敢想,我們覺得不可能的事他去做並把它變為現實。”一直和胡承霖一起搞小麥高產攻關的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馬傳喜說,“宿州夾溝農場小麥畝產達到1204斤時,我們當時都覺得產量已經很高了。但他不滿足,提出要搞萬畝示範田,結果均產達到1280斤,2010年達1400多斤。這個產量大家覺得很好了,可他又提出要在渦陽搞‘千斤縣’。這是我們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因為‘千斤縣’在這個緯度上從來沒有過。現在‘千斤縣’搞成了,他又提出要搞‘千斤市’……”
在亳州搞“千斤市”的決定,產生於2010年3月,省里在渦陽召開小麥田管會議。當時安徽正大力推動皖江工業區、沿江城市工業帶的建設,這個話題也成為飯桌上大家談論的一個熱點。胡承霖把話題一轉,問亳州市委書記方春明:“如果今年渦陽‘千斤縣’實現了,明年搞‘千斤市’怎么樣?”胡承霖的想法一出,立刻得到了方春明的回響。如
今,“千斤市”的計畫已經出爐,計畫2013年實現目標。
在亳州市下轄的渦陽、利辛、蒙城、譙城4縣區中,利辛縣的小麥生產基礎相對差些,離畝產千斤還差102斤。去年秋種前,胡承霖專門跑到利辛去做培訓動員,當時參加培訓的包括縣委書記、縣長在內的村以上幹部和農技人員共500多人,政府禮堂坐不下那么多人,為了搞好培訓,縣裡特地包了大戲院聽胡教授講課。
幾年來,胡承霖累計為各地培訓小麥技術骨幹2800餘人次,為農民民眾舉辦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班80多場次。在秋播、春管、夏收的關鍵時節,他還通過報紙、電台、電視台不間斷地向農民朋友宣講技術要領。
胡承霖清晰地記得回良玉副總理在蒙城縣小麥高產攻關示範點考察時,對他說的話:“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主要靠提高單產,要提高單產必須依靠科技,依靠科技就要依靠你們科技專家。謝謝你,你為糧食生產為農民增收,做出了大貢獻。”
胡承霖更記得60年前,在鮮艷的黨旗前舉起右手的那個神聖時刻:“我要兌現入黨時的承諾,雖然退休了,但是黨員不退休!搞了一輩子糧食,我的一切都和小麥增產、農業豐收綁在一起了。”
“一輩子跟小麥打交道,離開麥田我一身不自在”
正是有了立足崗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為國家糧食安全奮鬥終身的決心,胡承霖的心始終和農民在一起,始終和田裡的小麥在一起。
胡承霖的兩個女兒都在美國定居,多年來一直希望他到國外安度晚年,但他說:“我一輩子跟小麥打
交道,離開小麥田我一身不自在。我的身體還很好,願意為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多做點實事。”
1997年赴美探親,是他僅有的一次美國之行。他說:“兩個女兒都很孝順,外孫也入了美國籍。我老伴有時會去看看,我去過一次,在那邊沒有事情做,急死了,當時惦記正在進行的‘噸糧田’增產計畫,簽證沒有到期我就提前跑回來了。”
對胡承霖來說,他的生活就是以麥子為中心,其他都顯得不重要。老伴也知道他這個性格,給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009年中秋節,省里在渦陽縣召開會議,研究布置秋種工作。當時他的女兒、女婿剛好回國探親準備到合肥過中秋節,胡承霖毅然放棄了一家人團聚的機會,照例起早乘車趕往渦陽。
會議結束後,胡承霖又留下來看幾個示範點的秋種準備工作。在渦陽的每一天,胡教授都會接到老伴的電話,想讓他儘快回家和女兒、女婿見個面。10月8日,胡教授的愛人打電話哽咽著說:“你如果再不回家,女兒、女婿就要回國了,下次見面還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由於注意鍛鍊,又長期在農村一線奔波,胡承霖身體很好且很少生病。82年來,他僅在2007年5月住過一次醫院。當時省科技廳搞“糧豐工程”,請他做顧問,從5月4日開始,他便和年輕專家一起去七八個縣挨個測產,連續工作了五六天,節奏很快,接下來又到阜陽、蚌埠、滁州等地參加省農委組織的品種展示現場會,現場會結束後,他又開始在各地進行高產驗收,這期間沒有休息一天。5月27日回到合肥
參加學校統一體檢,發現他的轉氨酶比正常指標高出10多倍。醫生建議他立即住院,進行全面診斷。而當時正值“龍口奪糧”的當口上,胡承霖又是高產創建驗收組組長,“驗收測產是件嚴肅的事情,要將水分、雜質都去掉,小麥產量究竟有多少,要有科學的數據。”為了防止不科學、不嚴謹、不嚴格的情況發生,胡承霖打定主意必須場場到,看病的事被放到了一邊。
就這樣,雖然身體已感不適,但胡承霖還是默默地回到田裡,沒讓任何人知道。堅持測產完成後,胡教授感到實在難受,回到合肥便到醫院檢查,一驗血轉氨酶指標已經升到600多。給他看病的醫生嚇了一跳,隨即安排他住院。經確診,胡教授因勞累過度得了急性肝損傷。他的學生、安徽省農委主任張華建看望他時,第一句話就說:“胡老師,您這個病是為我們累出來的。”
胡承霖這一病,醫生說至少需要住院三個月。即使在病床上,他心裡想的仍然是一組組小麥生產的數據,召集專家組成員們開會,探討的依舊是如何實現高產高產再高產的目標。因為惦記省里還有個小麥專家組會,會上他還要做匯報,沒有住滿一個月他就提前出院了。
最近,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樹叢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過去五年安徽糧食總產淨增100億斤,其中小麥增產幅度最大,占同期全國小麥增產總量的1/4。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5285元,比上年增長17.3%,增幅位居中部省份第一。胡承霖同志功不可沒,他為提高安徽糧食產量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我們共產黨人一心為民的楷模。
一輩子和小麥增產綁在一起
“80多歲的年齡,40來歲的幹勁。”皖北農民如此評價安徽農業大學老教授胡承霖,並親切地稱他為“泥腿子教授”。2010年皖北地區農技人員和多位農民集體上書省政府為他請功,當年9月,省政府授予胡承霖教授小麥高產攻關特別貢獻獎。 “越是氣候不好,咱們搞農業技術的越是要下到田裡去。風不調,雨不順,正是需要技術的時候。”一到小麥生長關鍵時期,不管颳風下雨,冰天雪地,還是少雨乾旱,胡承霖總會準時出現在皖北的麥田裡。他說,“雖然退休了,但是黨員不退休!搞了一輩子糧食,我的一切已和小麥增產、農業豐收綁在一起了。”今年春節前後兩個月內,他就先後8次從合肥坐公共汽車到皖北受旱地區,指導當地農民科學抗旱保苗。
田野“寫”論文
繪成5年增產近80億斤的豐收圖
堅持把論文寫在田野上的胡承霖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1985年受聘為農業部小麥專家組成員,1995年退休。退休後,他始終奔走在實驗室和鄉間田野。“如何讓農民過上富裕的日子,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一種情結,更是一個黨員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胡承霖說。
1998年到2003年,我國小麥處於低產期,種植面積下滑,糧食庫存量連續走低,國際上甚至出現了“誰來養活中國人”的質疑聲音。到2005年,安徽小麥單產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公斤。胡承霖教授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大播量、一炮轟施底肥、品種和播期不協調是安徽小麥生產之所以徘徊不前的三大障礙,靠天收的粗放種植方式是限制安徽小麥單產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2005年4月,76歲高齡的胡承霖給省領導寫信,附上一份3600多字的方案,推廣良種良法等關鍵技術,提高小麥單產,實現5年增產50億斤,倡議在全省開展小麥高產攻關活動。
省領導掂出了這封長信的分量。當年秋種季節,一場小麥高產攻關戰役在安徽大地開啟,胡承霖被聘為專家組副組長。從耕地深度、施肥量到播種量、播種行距等每一個細節,胡承霖親自培訓、把關。渦陽縣高爐鎮陸楊村是胡承霖選的第一個高產攻關試驗點,村民鞏效武感受頗深:“2005年秋種,胡教授第一次來村里講課,清晨5點多就到了村部會場,比民眾到得還早。”幾年來,胡承霖累計為各地培訓小麥技術骨幹2800餘人次,舉辦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班80多場次。
陸楊村黨支部書記鞏向海告訴記者,“以前,最好的田塊一畝地最高300公斤,現在,最好的有710多公斤。”據統計,2006年,全省小麥總產比上年淨增15.9億公斤,增幅19.7%,單產突破300公斤,帶動全省農民人均增收74元;到2010年,小麥單產每畝提高84公斤,累計增產79.7億斤,其中渦陽縣180萬畝農田實現了畝產千斤的目標。
田間傳科技
一畝地成本能降幾十元
實施小麥高產攻關並非一帆風順。陸楊村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深耕、供種、播種、植保、收割“六統一”,農民一時難以接受。“老百姓認為,是村幹部又想推銷種子化肥,牴觸情緒很大。”鞏向海說,讓他們少播種,少施肥,老百姓就不信,更相信祖輩傳下來的口訣“寧願多下種,不能等到苗少捶心口”。
了解情況的胡承霖坐不住了,他深知農民是最講究實際的,除了在課堂上苦口婆心地講解,在田頭不厭其煩地示範外,更是卯足勁在示範片上下功夫,用效果說話,讓農民自願改變傳統種植方式。懷遠縣荊芡鄉渦南村村民孫敦明白天播了9公斤麥種,晚上偷偷補種了5公斤多種子。麥收時,傻眼了。別人沒補種的每畝地產量多出200多公斤。自此,孫敦明遇到問題,都要向胡承霖諮詢。
胡承霖還把原來播種機的7個耬腿去掉一個,從而有效控制播量。僅此一項技術的推廣,平均畝播種量減少5公斤,每年為全省麥農節約成本3.6億元。渦陽縣陳大鎮種糧大戶孫子富說:“在胡教授指導下,現在一畝地省種子15斤,省肥料錢20元,成本能降幾十元,我們合作社1600多畝地,光成本就能節省好幾萬元。”
“2007年的大年初三,胡老師找到我們,要研究生產新型農機。”安徽農業大學李兵老師介紹,目前使用的農業機械,種一畝地小麥,從滅茬旋耕到播種,要在田裡至少搞三四遍,並不適合皖北的砂礓黑土。在胡教授的主持下,他們研製的新型農機,滅茬、旋耕、施肥、播種,一次即可完成。以前農民施肥時廣撒,這種新型農機讓化肥就在種子下方5厘米處。“使用這種機械種地,一畝地減少成本百十元,畝產提高百十斤。”李兵說,該機械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
此生長耕耘
要一直乾到乾不動為止
小麥播種、生長等關鍵時期,胡承霖每隔幾天就要下鄉一次,指導農民栽培。一位耄耋老人,從不需要專車接送,自己拎起包,帶上鏟子,拿個水杯,買車票搭客車就下去了。幾年來,他跑遍了皖北主產小麥的30多個縣上百個鄉鎮。“我多次說要派車送他,他都不讓。給他買票也不讓。”蒙城農業推廣中心副主任劉永華說。“他們開個車送我一趟,夠我買4趟車票了,太浪費。”胡承霖說。
胡承霖的兩個女兒都在美國,女兒想接父母去美國安享晚年,他也沒同意:“我在中國能讓小麥高產,讓農民增收。我去美國能做什麼呢?”種麥子時,常常碰到中秋節。2009年中秋節女兒回家探親,胡承霖正在渦陽指導秋種,老伴打電話讓他回家見見女兒,他想了想,還是選擇留下。如今渦陽縣“畝產千斤縣”的目標已經實現,他又建議亳州市制定“千斤市”目標。
“現在我身體還行,我想工作到90歲應該是可以的。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乾到乾不動為止。”胡承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