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胡家垟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方言:甌語-柳市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簡介,概況,氣候,習俗,芥菜飯,吃巧食,五月忌,特產,炒粉乾,燈盞糕,豬油糕,雙炊糕,松糕,魚丸,牛雜,清明餅,
簡介
概況
耕地758畝,種植水稻為主。胡家垟(Hujiayang)村274戶,1276人。胡家垟村委會駐地。 清·光緒辛丑(1901年)《樂清縣誌》載,胡家垟屬長安鄉七都。明·萬曆間(1573—1619年),胡姓祖先首先在垟中建村,故名。位縣城南14公里,屬平原地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浙C 行政區劃代碼: 330300 漢語拼音:hú jiā yáng |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從大陸吹來的偏北風,氣溫較低,雨水較少,濕度蒸發較小。夏季盛行從海洋吹來的偏南風,濕大雨多,氣溫較高。春季天氣多變,時常陰雨連綿。秋季大氣較穩定,常見"秋高氣爽"天氣。全年氣候總特點是:溫度適中,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熱;四季分明,季風顯著;氣候多樣。
冷熱適中·熱量豐富
常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這是人類活動較為適宜的氣候條件。根據氣象檯曆年各月逐日逐時氣溫記錄及人的冷熱舒適要求,溫暖舒適期(10-28℃)每年長達9個月,出現時數可達3500小時,占全年總時數的75%。全年>0℃活動積溫約5250℃,無霜期275天,是全省熱量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雨水充沛·空氣濕潤
平均年雨量約1800毫米,比我國同緯(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資源最豐地區,又是我國多雨地帶,與世界同緯相比雨量之多尤為突出,因地球上該緯度區的其他各國多為乾旱的沙漠氣候所占據,年雨量大部地區在100毫米以下,因此,年雨量要超過同緯平均值的好幾倍。
季風顯著·四季分明
季風是盛行風向隨季節轉換而有顯著變化的現象,冬季嚴寒的亞洲內陸形成強大的蒙古高壓,溫暖的海洋是低壓,盛行偏北冬季風。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壓,風從海洋吹向大陸,盛行偏南風(或偏東風),隨著風向的季節交替,氣溫、降水、溫度等主要氣候要素也隨之發生明顯的年變化。冬季風乾燥,寒冷,夏季風濕潤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穩定的偏北風,天氣晴朗,春夏之間季風交替頻繁,陰雨多,氣候變化複雜。
習俗
芥菜飯
農曆二月初二,素有吃芥菜飯的習俗,謂可以防止生疥瘡。《瑞安縣誌》記載:“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吃巧食
五月忌
農曆五月,多陰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爛,稻田亦易遭蟲害。舊時人們認為五月諸事不吉,稱為“惡月”,採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迴避的辦法。
特產
炒粉乾
炒粉乾算是最常見的小吃了,無論街頭小吃、排擋、餐館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炒粉乾的身影。分四等四級,以平陽粉乾為一等一級,以騰蛟粉乾為二等二級,馬路排擋的是三等三級,而在正規店裡吃到的則味道大不如馬路攤販排擋的,因此是四等四級。粉乾在沒下鍋以前,看上去和冬粉是沒什麼區別的。但是粉乾顏色比較深,炒過後有面的口感,卻又是冬粉的味道。就這樣的吃法在溫州地區是家家吃、戶戶喜歡的。
燈盞糕
小吃首推燈盞糕。據說,清光緒年間溫州有姓陳的兄弟二人,在市區東門陡門頭路亭制賣一種形似燈盞的點心,形似燈盞,獨具風味,一時名聲大振,便被稱為“燈盞糕”。味道自然不同凡響,外皮酥鬆脆甜,肉餡則煞是爽口。
豬油糕
豬油糕這其實是把一個糯米糰,攤成薄薄的,放在豬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時就可以吃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後用粽子葉包著,豬油糕簡單而古樸,為一代代的溫州人所喜愛。
雙炊糕
雙炊糕的特點是:細、軟、韌、香、甜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將糯米與鐵砂一起炒制,這樣做成的雙炊糕才更香,之所以叫“白糖雙炊糕”,是因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經過兩番炊制而成。
松糕
此糕選用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拌以醃漬了幾天的豬臀肥肉丁,並配以上等桂花和白糖拌勻,炊熟成板,切成方塊出售。松糕既松又軟,甜中有鹹,清香可口,不粘牙,很是爽口。
魚丸
說是魚丸,實際是並不是一個丸子,而是珊瑚一般的,或者說像樹杈更合適。
牛雜
歷史比較悠久,但無從考證,它主要挑選牛屁股最有韌性肉切成丁放入鍋中加入十幾味香料包慢慢煮一天以上,以醬色為主,越煮越有嚼勁久煮不爛,一定要乘熱加醋、辣椒粉,配上蔥,是為數不多以酸辣為主的小吃。
清明餅
民間,特別是廣大農村至今仍保留農曆一年到頭都講“吃”的習慣。如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吃清明餅兒;清明節前,鄉村戶戶磨糯米粉、采清明草做餅。清明草俗稱綿萊,清明季節,會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人們採摘葉頂,洗淨搗爛和之糯米粉,餡以豬肉丁、筍絲、蒸熟而食.吃芥菜飯和清明餅都有清熱解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