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變化能反映胎兒在子宮中的狀態,通過胎動計數可以初步判斷胎兒在宮內的安危。胎動急劇減少或胎動頻繁之後的減少一定要及時就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胎動計數
- 方法:儀器計數
- 釋義:胎動的次數
- 對象:孕婦
解釋
胎動變化規律
![胎動計數 胎動計數](/img/d/894/nBnauczMjZGNykTZwMjZxgzMhJTOzgTYlVmYmZ2N3IjNkdDOihTMhFDM2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胎動計數方法
辨別異常胎動
在妊娠28周后,胎動部位多在中上腹,很少出現小腹下部。如果小腹下部經常出現胎動,則可視為異常,表明胎位不正常,多為臀位或橫位,容易造成分娩困難,應及時就診。
臨床套用
1 臨床資料
筆者對能與我科保持諮詢聯繫,並來我科住院分娩的孕期在28周以上的159例孕婦,進行了胎動計數自我監護的指導。其中高危妊娠114例,正常妊娠45例。高危妊娠中前置胎盤6例,胎盤早剝2例,過期妊娠25例,子宮肌瘤4例,卵巢囊腫2例。
2 監測方法及結果
方法:妊娠28~36周者,周1、3、5或周2、4、6監測;妊娠36周至臨產前每日監測胎動計數,早、中、晚固定時間各記1次,每次1 h,每小時內孕婦自我感到胎動次數以“正”記載,3次總和乘以4即為12 h胎動計數。正常型12 h胎動≥25次;不正常型中異常型12 h為15~25次,危險型12 h胎動≤15次。
3 討論
胎動不僅是診斷妊娠的依據,且與胎盤血管狀態有關聯。正常妊娠18~20周孕婦開始感到胎動,以後次數逐漸增加。孕婦自行作胎動計數是憑孕婦的主觀感覺,經測試比較與電子儀器計數基本相符,可普遍套用於臨床,特別是農村孕婦,採用胎動計數進行產前自我監護,方法簡便易行,值得推廣。據有關資料記載,一般認為12 h胎動<10次 提示胎兒缺氧。表1結果示,高危妊娠不正常胎動發生率高,且有16例出現危險型胎動。表2結果顯示高危妊娠的新生兒評分低,提示胎兒宮內有缺氧傾向。從處理手段上看,器械助產和剖宮產明顯高於正常妊娠者。
胎動計數的自我監護,可提高產科工作質量,並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筆者觀察到:正常孕婦組有8例(18%)發生胎動不正常,分娩過程證實其中2例為羊水過少,6例為臍帶過長、繞頸、繞身。提示正常孕婦如出現不正常胎動也不容忽視。正常情況下,孕婦服用鎮靜劑,胎動造成臍帶扭轉過度致一過性影響臍血循環,母親對胎動敏感性低等原因亦可發生胎動不正常,在臨床觀察中應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