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樸素流暢、清雋沉鬱、語言洗鍊、文筆清麗、感情真摯,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散文作品的嫻熟高超的技巧和縝密細緻的風格,顯示了新文學的藝術生命力,被公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成績卓著的優秀散文作家。《背影》是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之一,《背影》收錄了朱自清散文49篇。
基本介紹
- 書名:背影/新課標課外經典閱讀叢書
- 出版社:安徽文藝出版社
- 頁數:178頁
- 開本:16
- 作者:朱自清 田海明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
女人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背影
阿河
哀韋傑三君
飄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梅花》後記
懷魏握青君
兒女
旅行雜記
說夢
海行雜記
散文精選
匆匆
歌聲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溫州的蹤跡
航船中的文明
你我
自序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
揚州的夏日
看花
我所見的葉聖陶
論無話可說
給亡婦
你我
談抽菸
冬天
擇偶記
說揚州
南京
潭柘寺戒壇寺
歐遊雜記
序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茵河
巴黎
文摘
初時他不注意或者不理會我,讓我自由地看他。但看了不幾回,那父親站起來了,兒子也站起來了,他們將到站了。這時意外的事來了。那小西洋人本坐在我的對面;走近我時,突然將臉盡力地伸過來了,兩隻藍眼睛大大地睜著,那好看的睫毛已看不見了;兩頰的紅也已褪了不少了。和平,秀美的臉一變而為粗俗,兇惡的臉l『!他的眼睛裡有話:“咄!黃種人,黃種的支那人,你——你看吧!你配看我!’’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我因此寧願稱他為“小西洋人”。他伸著臉向我足有兩秒鐘;電車停了,這才勝利地掉過頭,牽著那大西洋人的手走了。大西洋人比兒子似乎要高出一半,這時正注目窗外,不曾看見下面的事。兒子也不去告訴他,只獨斷獨行地伸他的臉;伸了臉之後,便又若無其事的,始終不發一言——在沉默中得著勝利,凱旋而去。不用說,這在我自然是一種襲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襲擊!
這突然的襲擊使我張皇失措。我的心空虛了,四面的壓迫很嚴重,使我呼吸不能自由。我曾在N城的一座橋上,遇見一個女人。我偶然地看她時,她卻垂下了長長的黑睫毛,露出老練和鄙夷的神色。那時我也感著壓迫和空虛,但比起這一次,就稀薄多了:我在那小西洋人兩顆槍彈似的眼光之下,茫然地覺著有被吞食的危險,於是身子不知不覺地縮小——大有在奇境中的阿麗思的勁兒!我木木然目送那父與子下了電車,在馬路上開步走;那小西洋人競未一回頭,斷然地去了。我這時有了迫切的國家之感!我做著黃種的中國人,而現在還是白種人的世界,他們的驕傲與踐踏當然會來的;我所以張皇失措而覺著恐怖者,因為那驕傲我的,踐踏我的,不是別人,只是一個十來歲的“白種的”孩子,竟是一個十來歲的白種的“孩子”!我向來總覺得孩子應該是世界的,不應該是一種,一國,一鄉,一家的。我因此不能容忍中國的孩子叫西洋人為“洋鬼子”。但這個十來歲的白種的孩子,競已被撳人人種與國家的兩種定型里了。他已懂得憑著人種的優勢和國家的強力,伸著臉襲擊我了。這一次襲擊實是許多次襲擊的小影,他的臉上便縮印著一部中國的外交史。他之來上海,或無多日,或已長久,耳濡目染,他的父親,親長,先生,父執,乃至同國,同種,都以驕傲踐踏對付中國人;而他的讀物也推波助瀾,將中國編排得一無是處,以長他自己的威風。所以他向我伸臉,絕非偶然而已。
這是襲擊,也是侮蔑,大大的侮蔑!我因了自尊,一面感著空虛,一面卻又感著憤怒;於是有了迫切的國家之念。我要詛咒這小小的人!但我立刻恐怖起來了:這到底只是十來歲的孩子呢,卻已被傳統所埋葬;我們所日夜想望著的“赤子之心”,世界之世界(非某種人的世界,更非某國人的世界!)眼見得在正來的一代,還是毫無信息的!這是你的損失,我的損失,他的損失,世界的損失,雖然是怎樣渺小的一個孩子!但這孩子卻也有可敬的地方:他的從容,他的沉默,他的獨斷……
序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有的強烈地抨擊黑暗的社會現實,如《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哀韋傑三君》等;有的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如《背影》《兒女》《悼亡婦》等;有的以寫自然景物為主,借景抒情,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都收錄在本書中。《荷塘月色》里曲曲折折的荷塘上,瀰漫著田田的葉子,在月色的籠罩下,猶如披著輕紗的夢,讓人神往,讓人心醉。《背影》中敬愛的父親邁著蹣跚的步子為作者買橘子,那遠去的背影讓作者潸然淚下,也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匆匆》里匆匆流走的時間,沒有為任何人和事稍作停留,給人以珍惜時間的提醒。《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記述了美麗的秦淮河風光,讓我們共同感受那歷經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朱自清先生用他那如詩般的語言,為我們敘述了一段段感人的往事,讓我們深受感動和教誨。在閱讀這本散文集的過程中,我們會不知不覺沉浸在那段時光中,體會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和作者一起去發現生活,感受生活。
朱自清(1898—1948),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文學研究會早期的會員,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從此開始發表新詩。1925年起,朱自清歷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期間曾於1931年去英國留學,並且漫遊了歐陸數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昆明西南聯大任中文系主任,從事學術研究和雜文寫作。抗戰勝利後,參與愛國民主運動,最終在貧病交迫之中死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感情真摯,至情至性,他的作品《背影》、《悼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在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沒有半點矯柔造作,而有動人心弦的力量。他的雜文夾敘夾議、理趣盎然,顯示其作為詩人、學者、鬥士身份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