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類癌

胃類癌是指起源於胃黏膜腸嗜鉻樣細胞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惡性程度低,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該病臨床上極為罕見,部位多在胃底及胃體部,多為單發,可大可小。初發在胃黏膜,質硬,邊界清楚,黏膜光整,當發生潰瘍時可出血,也可侵及肌層及臨近組織,少數可發生淋巴結和肝轉移。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對放療亦不敏感,以手術治療為主。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可能與促胃液素瘤及高促胃液素血症、惡性貧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
  • 常見症狀:早期多無症狀,部分有腹痛、噁心、嘔吐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促胃液素瘤及高促胃液素血症、惡性貧血、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其中高促胃液素血症是胃類癌發病的重要因素。

臨床表現

1.症狀
早期多無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多無特異性,類似於胃潰瘍,部分患者可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嘔血、便血等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類癌綜合徵時,可有皮膚潮紅、腹瀉、呼吸困難、哮喘、多汗、血管神經性水腫、情緒異常、精神失常、癲癇樣發作等,但單獨依靠症狀往往難以做出診斷。
2.體徵
本病多無特異體徵,腫瘤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可觸及包塊,轉移時有相應的表現。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24小時尿5-羥吲哚乙酸測定,高於50mg可確定類癌的存在,但其對無類癌綜合徵的類癌患者的敏感性較低;各種誘發試驗均能判斷有否類癌存在,但不能確定是否為胃類癌。
2.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早期可見黏膜光滑的充盈缺損,形成潰瘍時有較特異的潰瘍表現。
(2)CT 能明確類癌侵犯深度及與周圍的關係。
(3)放射性核素掃描 可清楚的顯示原發性類癌和未被發現的轉移播散的類癌的圖像。還可確定類癌的存在及其部位。
(4)內鏡 可以發現病灶所在的部位,一般位於黏膜下層,早期典型的病變為界限清楚的結節狀隆起,中、晚期則表現為潰瘍,呈邊緣不規則隆起。
3.病理檢查
癌細胞相互連線成條索或帶狀,有時排列為菊花狀腺管樣結構,癌細胞呈圓形、卵圓形或柱狀,大小一致,核圓形空泡狀,通常無核分裂,胞質常嗜酸性,對重鉻酸鹽有黃色反應,胞質呈嗜銀染色(棕色或黑色)。電鏡下特異表現為細胞質內有大量呈球形的內分泌顆粒,集中向腫瘤基底部或血管周圍。

診斷

除普通臨床表現外,還應當注意有無全身類癌的表現,結合輔助檢查來確定診斷,其中病理檢查發現細胞質中球形內分泌顆粒可以確診。

治療

1.手術治療
手術時應仔細探查肝臟,同時各種手術均應在生長抑素阻斷期進行。
(1)局部切除 對癌灶直徑小於1-2cm者,進行局部切除,最好行包括病灶在內的次全切除術,後續內鏡監測需要每6-12個月1次。
(2)根治性切除 對病灶大於2cm者,跟據病灶大小,進行胃大部切除或類似胃癌的根治性切除。
2.化療
化療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藥物,聯合化療常用5-氟尿嘧啶(5-FU)、環磷醯胺、阿黴素等,但效果有限。
3.其他治療
可用干擾素治療、生長抑素類似物治療及其他對症治療,治療效果目前存在爭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