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權激勵機理及實證研究

股票期權激勵機理及實證研究是趙志恆著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股票期權激勵機理及實證研究
  • 外文名: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 research on incentive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
  • 作者:趙志恆
  • 關鍵字:持股公司、企業管理、激勵、股票期權
  • 導師:謝科範指導
  • 學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館藏號:F276.6
  • 館藏目錄:2009\F276.6\39
中文摘要
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狀況下,激勵問題是現代企業制度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何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進行有效的激勵,既是現代企業理論研究的重點,也是中國經濟改革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現代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產生的委託代理問題,主要源自於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經濟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監督機制雖然能緩解代理問題,但只有監督、沒有激勵的效果不理想,因而激勵機製成為現代企業解決委託代理問題研究的重點之一,其中經理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又是近二十年研究的熱點。股票期權激勵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特別是在其高科技企業獲得了較大成功。股票期權制度是分配製度和產權制度的創新,是構造科學規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緩解我國企業界目前普遍存在的代理問題、人才問題和領導班子交接問題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實施股票期權激勵機制,有利於我國新型企業文化的建設。但股票期權激勵也存在一些負面效應,特別是2001年安然公司財務醜聞之後,股票期權激勵受到了更多的強烈質疑。股票期權正負兩方面的效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得學術界必須深入地研究股票期權激勵的內在規律和外在環境的適應性,完善股票期權激勵模式的設計,以提高股票期權的激勵效率。股票期權制在中國探索性的實踐,僅有幾年的歷史,我國學術界和政府決策部門自1998年開始系統研究股票期權激勵問題,其理論研究的內容和深度明顯滯後於在中國的實踐活動。有必要分析在我國現階段進行股票期權激勵設計所面臨的障礙,研究解決問題的合理可行的辦法,結合我國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的設計。應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從而達到有效激勵經理層持續性地提升公司業績、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股票期權的理論框架下,提出股票期權在我國有效實施的條件和環境,針對我國的目前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本研究力圖在拓深和完善股票期權的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借鑑國內外的股票期權的實踐,進行實證分析,並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此推動我國企業股票期權實踐的深層次發展。 論文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導論:闡述股票期權研究的背景及目的與意義,對國內外股票期權研究現狀進行述評,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2)闡述股票期權激勵的理論基礎。分別闡述委託代理理論交易成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資本市場理論,為進一步分析股票期權激勵理論和實證現象奠定必要的基礎。 (3)闡述股票期權激勵及其分析範式。概括介紹股票期權的內涵、特點、職能等,闡述股票期權激勵機理及股票期權激勵的E—C—P(股票期權—經營者行為—企業績效)分析範式。 (4)闡述股票期權激勵下的經營者行為。分析股票期權激勵下的經營者行為特徵,闡述股票期權激勵的委託代理風險,對股票期權激勵下經營者行為進行博弈論分析。 (5)闡述股票期權激勵與企業績效。首先進行股票期權激勵、經營者行為與企業績效的系統動力學分析,然後闡述股票期權激勵下的企業績效評價及股票期權激勵下經營者的風險報酬。 (6)我國股票期權激勵模式的構建。首先分析與比較國外實施的股票期權激勵模式,然後分析在我國構建股票期權激勵模式的背景,最後研究我國股票期權激勵模式的設計與實施。 (7)我國股票期權激勵的實證分析。首先分析我國股票期權激勵的案例,然後對我國的股票期權激勵效果進行統計分析,最後依據統計分析的結論,提出完善我國股票期權激勵機制的建議。 (8)全文總結及研究展望。主要是總結全文的要點,闡述本文的主要創新點,指出本文的不足及今後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