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蟲病

肝片吸蟲病

肝片吸蟲病也叫肝蛭病、掉水腮,是由肝片吸蟲寄生在肝管內,導致羊精神不振,食慾減退,貧血,消瘦,眼險、下頜、胸 前、腹下水腫為持征的症狀。

基本介紹

  • 別稱:肝片吸蟲病
  • 英文名稱:fascioliasis hepatica
  • 常見症狀:精神不振,食慾減退
  • 也叫:肝蛭病
簡介,病狀體徵,防治措施,相關信息,

簡介

肝片吸蟲病
fascioliasis hepatica
肝片吸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臨床上以發熱、貧血、肝臟腫大及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為特徵。本病遍及世界各地,牧區的家畜發病率較高,牛、山羊、綿羊、馬、駱駝等易感染。人因生吃帶囊蚴的水生植物、含嚼水草或飲用含囊蚴的河水偶被感染,多為散發。法國、英國、原蘇聯、古巴等國報導的病例較多。據WHO1979年的資料記載,秘魯某些村莊中15歲以下兒童的感染率達4.5~34%,馬拉威個別地區的感染率為2.4%。中國至1983年已報導數十例,分散於東北、內蒙古、山東、江西及兩廣等地。

病狀體徵

本病的潛伏期為2~3個月,病程分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一般持續3~4個月,此時童蟲在肝臟內移行並以肝細胞為食,引起損傷性肝炎,病人表現畏冷、發熱、出汗及右上腹疼痛,熱型多為弛張熱或稽留熱,多數病人感乏力、食欲不振、腹脹,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部分病人體重減輕或有蕁麻疹。肝臟輕度或中度腫大,中等硬度,輕壓痛。少數病例脾臟也增大。蟲體移行至膽管發育為成蟲時,病程轉入慢性期。成蟲食膽管內壁組織。成蟲的機械性刺激及其產生的脯氨酸可引起膽管擴張和膽管上皮細胞增生,常合併膽管炎、膽石症或膽管堵塞。病人表現肝區疼痛、黃疸、貧血和肝功能異常。少數蟲體可經體循環竄至皮下、胸腔或腦部、眼瞘等處寄生,形成嗜酸粒細胞性膿腫或纖維增生,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徵,但蟲體在這些部位不能發育成熟。
早期病人的糞便及膽汁中無蟲卵,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皮內試驗及血清免疫學檢查等,也有助於診斷。從後期病人的糞便或膽汁中檢出蟲卵即可確診,應注意與薑片蟲卵鑑別。硫雙二氯酚、六氯對二甲苯及吡喹酮治療有效。預防在於加強衛生宣教,不生吃水生植物,不含嚼水草。加強牛、羊等家畜的管理,及時治療病畜。

防治措施

由肝片吸蟲寄生於動物肝膽管內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為牛、羊等家畜感染,偶可感染人類,表現發熱、肝區疼痛、肝臟腫大並有壓痛、末梢血液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等臨床徵象。中間宿主為椎實螺,尾蚴在水草或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人們在口含或進食這些植物時受感染。皮試與血清免疫學反應對早期診斷有一定價值,後期患者糞便及膽汁中可找到蟲卵。硫雙二氯酚治療有效。
(1)定期驅蟲,每年進行1-2次。
(2)羊的糞便要堆積發酵後再使用,以殺蟲卵。
(3)消滅中間宿生椎實螺,並儘量不到沼澤、低洼地區放牧。
(4)預防和治療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 雙二氯酚(別丁)、敵百蟲、硝氯酚等藥物。

相關信息

肝片吸蟲屬吸蟲綱,復殖目,片蟲科。成蟲體扁平,小樹葉狀(見圖),略帶棕紅色,是最大的吸蟲之一,長30~40mm,寬10~15mm。雌、雄同體,前端突出稱為頭錐,頂端有口吸盤,下方為腹吸盤。卵為人體寄生蟲卵中最大者,橢圓形,淡黃褐色,似薑片蟲卵,隨寄主糞便排出體外,於適宜溫度下經10多天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鑽入中間寄主椎實螺科動物體內,經約30天的發育,最後產生許多尾蚴。尾蚴自螺體逸出,在水生植物或淺水面上形成囊蚴(後尾蚴)。若囊蚴被牛、羊或人吞食,後尾蚴在寄主小腸內脫囊而出,穿過腸壁鑽入肝臟,並定居於肝膽管內,發育成熟並產卵。自吞食囊蚴至蟲體發育成熟產卵,需3~4個月。成蟲在寄主體內可存活11~1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