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

《肇慶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已經肇慶市人民政府同意,肇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3年3月6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肇慶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3年3月6日
  • 發布單位:肇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進一步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提升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促進節能減排降碳,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國辦發〔2021〕54號)、《交通運輸部 國家鐵路集團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交運函〔2022〕201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22〕25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發展多式聯運為抓手,深入推進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統籌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各種運輸方式的協調發展,打造內聯外通“水陸空”立體綜合交通體系,為肇慶加快建設珠三角核心區西部增長極和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新都市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強化基礎設施高效銜接、推動運輸組織創新、加快多式聯運發展、推動裝備設施升級、最佳化營商環境等工作措施,更好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比較優勢,最佳化運輸方式間銜接融合,提升綜合運輸整體效率,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交通貢獻。
  (二)工作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市多式聯運發展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輸結構更加最佳化,水路、鐵路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基本形成大宗貨物及貨櫃中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的發展格局,全市鐵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貨櫃吞吐量分別達到90萬噸、2500萬噸、12000萬噸、75萬TEU,推動肇慶港貨櫃鐵水聯運量逐漸穩步增長。
  二、提升基礎設施能級
  (三)提升多式聯運通道能級。強化規劃統籌引領,構建肇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形成“兩軸四廊”的總體格局。積極推進柳廣鐵路前期工作,爭取“十四五”期動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通往柳梧河地區及黔川渝省市的便捷貨運通道。適時推進廣茂鐵路擴能升級改造,釋放普速鐵路貨運功能。[市交通局、市發改局、市資源局、市環境局、市水利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等按職責落實。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落實,不再重複列出]
  (四)加快完善多式聯運集疏運網路。加快落實肇慶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推動轄區重要港區實現通二級及以上公路,推動肇慶新港港區新基灣作業區、封開港區長崗作業區在新建港口時同步謀划進港鐵路,完善多式聯運集疏運網路,提升基礎設施聯運水平。(市交通局、市發改局、市資源局、市水利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完善貨運樞紐功能布局。加快新港港區新基灣作業區、封開港區長崗作業區、高要港區金崗作業區、德慶港區九市作業區、德慶悅城通用碼頭等連片式、集約化、專業化泊位的建設。積極推進肇慶大沙多式聯運鐵路貨場項目建設,推動區域大宗物資運輸“公轉鐵”,加快發展貨櫃鐵水聯運。積極完善物流節點,大力引進物流龍頭企業,適時推進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物流園項目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物流基地和智慧物流中心。(市交通局、市發改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交通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多式聯運發展
  (六)創新多式聯運組織模式。支持有條件的港口探索推進“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模式,充分發揮西江黃金水路高等級航道網路優勢,積極發展水陸聯運。鼓勵鐵路運輸企業積極與肇慶內河碼頭開展“水鐵聯運”,推動內河鐵公水聯運發展。(市交通局、市商務局、肇慶海關、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壯大多式聯運市場主體。鼓勵引導具備較好條件的港口、綜合性物流企業等申報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指導開展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創建,推動提升相關企業的多式聯運市場運作能力。鼓勵港口航運、鐵路貨運、貨代企業及平台型企業等加快向多式聯運經營人轉型。(市交通局牽頭,市發改局、市公安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引導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貨運“一單制”套用試點,支持有關行業協會和綜合性物流企業構建多式聯運信息共享機制,套用貨櫃多式聯運運單,推動各類單證電子化,探索建立完善貨物裝載交接、安全管理、支付結算等規則體系。引導鐵路、港口、船公司等企業信息系統對接和數據共享,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依託粵商通、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視窗”等建設多式聯運運營平台,加強主要物流通道貨源組織和運輸資源整合,實現“一單到底、一票結算、一次委託、一口報價”。(市交通局牽頭,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政數局、肇慶海關、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打造高質量貨運物流體系。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發展先進的運輸組織方式。以西江黃金水道為依託,大力發展公鐵水多式聯運、江海聯運,加快對沿線大中型碼頭進港鐵路和疏港公路的統籌規劃建設,設定貨櫃鐵水聯運樞紐和區域多式聯運中心,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多式聯運樞紐。深入推廣甩掛運輸等先進的運輸組織方式,發揮龍頭物流企業帶動作用,培育規模化、集約化、網路化的甩掛運輸企業,配套建設能夠滿足甩掛運輸作業要求、裝備先進的貨運站場。(市交通局、市發改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調整運輸結構
  (十)加快大宗物資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持續最佳化運輸結構,逐步減少重載柴油貨車在大宗散貨長距離運輸中的比重。完善水運系統,加快實施肇慶新港港區新基灣碼頭鐵路專用線等集疏運幹線,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建設,充分利用高速鐵路客運網逐步完善釋放運能,提升普速鐵路貨運能力。支持有關港口碼頭拓展提升各類物資集散能力,引導具備條件的工礦、糧食等企業將貨物“散改集”,逐步將大宗物資中長距離運輸轉向鐵路、水路,短距離運輸時優先採用封閉式皮帶廊道或新能源車船。(市交通局、市發改局、市環境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鐵水聯運、江海聯運發展。以肇慶新港港區為核心,充分發揮西江“黃金水道”優勢,主動加強肇慶港與南寧港、貴港港、梧州港等沿線內河港以及廣州、深圳等河口樞紐港的合作,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推動肇慶成為連線大灣區、面向大西南的內河航運樞紐中心。(市交通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市發改局、市資源局、市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升裝備設施水平
  (十二)推廣套用標準化技術裝備。支持航運、港口、鐵路相關企業協同建設跨區域、跨運輸方式的貨櫃循環共用系統,降低空箱調轉比例。支持有關企業探索在大型鐵路貨場、綜合貨運樞紐拓展海運箱提還箱等功能,提供等同於港口的箱管服務。積極推動標準化托盤(1200mm×1000mm)在貨櫃運輸和多式聯運中的套用,推進最佳化郵件快件“上機上鐵”流程,探索推動運輸器具標準化。支持相關企業開展貨櫃、半掛車、托盤等專業化租賃業務。(市交通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提升裝備設施綠色化水平。支持在物流園區、工礦、火電、煤化工、建材等領域培育綠色運輸品牌企業,打造綠色運輸樞紐。進一步落實《肇慶市內河航運綠色發展示範工程實施方案》,推動我市內河航運綠色發展。完善港口碼頭LNG加注站設施布局和供應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德慶悅城LNG船舶加氣站項目、西江能源樞紐中心(德慶)項目(一期)兩個LNG加注站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新能源LNG船舶套用,落實LNG動力船舶改建任務,合理規劃建設區域性內河水上服務區,推進內河航運綠色發展。(市交通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局、市環境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資源局、肇慶海事局、省西江航道事務中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最佳化市場營商環境
  (十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落實推廣運輸各領域的信用監管措施。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按照《肇慶市市場監管領域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實施辦法》《肇慶市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實施細則》要求,開展跨部門、跨行業聯合治理工作。深入落實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七天雙公示”,提高信用信息質量,進一步做好信用監管,推動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貨運市場。(市交通局、市發改局、市政數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規範收費和價格體系。規範口岸收費,明確公開收費名稱和服務內容。落實港口降費措施,落實減並港口收費項目等國家降費措施,降低進出口貨物的物流成本,有效減輕實體企業負擔。(市發改局、市交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推動完善標準規範。加強國際、國家、行業多式聯運相關標準規範的宣貫、推廣及套用工作,發揮相關行業協會的引領作用,引導相關企業加大對標準規範的實施套用,不斷提高多式聯運標準化程度,提升多式聯運發展水平。(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健全完善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機制,切實保障煤炭、天然氣、鐵礦石等重點物資運輸暢通安全。引導貨運物流企業、貨車司機建立互幫互助機制,推進“司機之家”建設,改善道路貨運、郵政快遞等從業環境。進一步規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嚴格執行交通運輸部印發的《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切實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深入開展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落實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機制,推進路面治超和源頭治超的綜合治理。暢通熱線等交通運輸服務監督渠道,提升熱線限時辦結率。組織開展多式聯運、運輸結構調整、綠色交通等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切實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保障措施
  (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健全完善協調推進機制,落實落細任務分工,制定責任清單,合理安排工作進度,及時解決重大困難問題,確保各項工作舉措落實到位,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市交通局牽頭,各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加大資金支持。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和運用車購稅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多種渠道,加大對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鼓勵各地謀劃多式聯運項目,積極申報國家示範工程,充分利用國家、省政策支持加快推進我市多式聯運發展。印發《肇慶市內河航運綠色發展示範工程船舶LNG動力改造補貼實施方案》,落實船舶LNG動力改造補貼。(市交通局、市財政局、市發改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加強用地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國家物流樞紐、綜合貨運樞紐、中轉分撥基地、鐵路專用線、封閉式皮帶廊道等交通項目申報省重點建設項目計畫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使用國家計畫指標滿足項目需求,爭取國家對疏港鐵路等重點項目用地等支持政策,提高用地複合程度,盤活閒置交通用地資源。(市資源局牽頭,市環境局、市交通局、市發改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完善發展政策。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納入多式聯運、運輸結構調整的重點建設項目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實施並聯審批。要對支撐多式聯運發展、運輸結構調整的規劃和重點建設項目,開闢環評綠色通道,依法依規加快環評審查、審批。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納入我市碳達峰碳中和等有關規劃政策,推動發展低碳運輸組織模式,打造綠色低碳運輸體系。(市交通局、市發改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環境局、市住建局、市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解讀

 2023年3月6日,經肇慶市政府同意,肇慶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肇慶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將《實施方案》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最佳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黨的二十大對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最佳化也作出了相關部署。
  2018至2020年,國務院先後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推動鐵水、公鐵、公水、空陸等聯運發展。202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確要進一步加快發展鐵路和水路運輸方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加快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2022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粵府辦〔2022〕25號),提出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深度融合,提升綜合運輸效率。
  根據粵府辦〔2022〕25號文要求,為充分發揮我市水路、鐵路優勢,進一步最佳化我市交通運輸結構,推動公鐵水聯運發展,提升運輸效率,我市制定了《肇慶市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
  二、主要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國辦發〔2021〕54號)、《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集團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交運函〔2022〕201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22〕25號)。
  三、《實施方案》總體目標
  力爭到2025年,全市多式聯運發展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輸結構更加最佳化,水運、鐵路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全市鐵路貨運量、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貨櫃吞吐量分別達到90萬噸、2000萬噸、8000萬噸、75萬TEU,推動肇慶港貨櫃鐵水聯運量逐漸穩步增長。
  四、《實施方案》主要任務
  (一)提升基礎設施能級。加快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和主要港區作業區連片式、集約化、專業化泊位的建設,推動建設轄區主要港區的疏港鐵路、鐵路專用線,充分發揮水路、鐵路優勢,提升水路、鐵路貨運能力,從而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提升綜合運輸效率。
  (二)加快多式聯運發展,深化調整運輸結構。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發揮西江黃金水路高等級航道網路優勢,積極發展水陸聯運。鼓勵鐵路運輸企業積極與肇慶內河碼頭開展“水鐵聯運”,推動內河鐵公水聯運發展。
  (三)提升裝備設施水平。推廣套用標準化技術裝備,積極推動標準化托盤在貨櫃運輸和多式聯運中的套用。完善港口碼頭LNG加注站設施布局和供應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新能源LNG船舶套用,提升裝備設施綠色化水平。
  (四)最佳化市場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落實推廣運輸各領域的信用監管措施,規範收費和價格體系,深入開展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
  五、保障措施
  從組織領導、資金支持、用地保障、發展政策4個方面加強實施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