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是201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聲勢
- 作者:陳蓉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ISBN:9787544473675
《聲勢》是201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聲勢(shēng shì)是一個漢語詞語,指聲威與氣勢,出自《三國演義.第一○三回》。 釋義[momentum impetus;prestige and influence;spirited atmosphere] 名聲...
聲勢(Sound Gesture)是音樂專業名詞,是指發出聲音,組成節奏的形式。聲勢:分為身體打擊樂(Body percussion)和嗓音打擊樂(Vocal percussion)。身體打擊樂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一件打擊樂器,用拍擊不同的身體部位發出不同的聲響組成節奏組合演奏。嗓音打擊樂則是用自己的人聲模仿各種打擊樂器或發出不同的聲音組成節奏...
虛張聲勢(拼音:為xū zhāng shēng sh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虛張聲勢指大造聲勢,藉以嚇人。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成語出處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無暇,虛張...
劍道訓練中,聲勢是劍道運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術。內行人只要一聽到這種喊聲和竹劍的擊打聲,不需要見到現場的實際對練,就能大體判定出習練者的功力和水平。“喊聲”並不是劍道獨有的技術,在韓國排球、日本足球、柔道、空手道和跆拳道及我軍的刺殺術中,也都有如此規定。作用及意義 (一)對戰的態度定位意識...
聲勢浩大,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g shì hào dà,意思是聲威和氣勢非常壯大。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其實他們空著沒有一點事,也不見得怎么為患地方,不過聲勢浩大罷了。”成語辨析 【近義詞】大張旗鼓、氣壯山河 【反義詞】無聲無息、偃...
聲勢顯赫 聲勢顯赫,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名聲很大,氣勢逼人。【解釋】: 顯赫:指權勢很盛。【舉例造句】: 全治第如王府,門前署著開化府三字,聲勢顯赫,且屢嗾俺答入寇,於中取利。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七十一回
大張聲勢,漢語成語,讀音:dà zhāng shēng shì,基本意思為大造聲勢,擴大影響。出自《宋史·李師中傳》。釋義 大造聲勢,擴大影響。出處 《宋史·李師中傳》:“今修築必廣發兵,大張聲勢。”例句 明·余紀登《典故紀聞》卷十五:“直又寄耳目於群小如韋瑛、王英輩,大張聲勢,蠹眾害人。 ”沈從文 《傳奇不...
聲勢 《聲勢》是201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聲勢》為若初文學網簽約作者“珍珠少女”原創作品,首發、獨家簽約於若初文學 網。內容簡介 晏喬安在遇見周言之後,才發現愛情並不是宣之於口的呢喃,更不是手捧玫瑰的愛 語,而是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裡,滿身歡喜皆是你。想摘最可口的那顆青澀草莓,等 她熟透,細細品味。——不必虛張,我自聲勢。作品目錄 0...
聲勢烜赫,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g shì xuǎn hè,意思是聲威氣勢盛大顯赫。 出自《燕下鄉脞錄》。成語出處 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一:“有文覺禪師者出都,聲勢烜赫,騎從如雲,道出袁浦,兗豫二州方面大僚率屬郊迎恐後。”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示例 李一《序》:“海軍統領薩鎮冰展...
聲勢大振 聲勢大振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聲勢和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解釋 【成語】聲勢大振 【解釋】聲勢和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參見[聲威大震]。出處 錢鐘書《圍城》:“顧爾謙看見辛楣和鴻漸,~,張牙舞爪道:‘二位瞧他可惡不可惡?’”
張揚聲勢 張揚聲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zhāng yáng shēng shì。張揚:故意宣揚出去。聲勢:聲威氣勢。即故意宣揚某事物的聲勢氣勢。
聲勢煊赫 聲勢煊赫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shēng shì xuǎn hè,意思是形容氣勢盛大的樣子。解釋 【成語】聲勢煊赫 【拼音】shēng shì xuǎn hè 【解釋】形容氣勢盛大的樣子。參見[聲勢烜赫]。出處 暫時空缺
聲勢熏灼,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g shì xūn zhuó,意思是指聲勢氣勢逼人。出自《金史·康錫傳》。成語出處 《金史·康錫傳》:“近侍局宗室撒合輦聲勢熏灼,請託公行,不可使在禁近,時論韙之。”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成語故事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四:“仁宗親政,和珅下獄賜死,諭...
虛作聲勢 虛作聲勢,故意大造聲勢,藉以嚇人。明代何良俊《四友齋叢說·雜紀》: “北方士夫淳樸有古風,不虛作聲勢。”清代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 “賊偽張聲勢,虛稱三十萬。”
喬聲勢 喬聲勢,讀音是qiáo shēng shì。意思是裝腔作勢。解釋 裝腔作勢。出處 元 李致遠 《還牢末》第一折:“爲甚麽苫眉努目閒淘氣,你來我去無些禮,揎拳攞袖喬聲勢。”
幼兒教師音樂技能——歌唱與聲勢 幼兒教師音樂技能——歌唱與聲勢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提供的慕課。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3日,該課程被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認定為“2020年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高職)”。
寧波聲勢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於2018年01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李鋒,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第二類醫療器械的生產、銷售;第一類醫療器械的生產、銷售;塑膠製品、通用零部件、家用電器的製造、加工、批發、零售;特種設備生產;自營和代理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但國家限定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貨物和技術除外等...
聲勢廣告是以宣傳組織的大型活動為內容,比如新廠房落成剪彩、慶典等,旨在創造聲勢,擴大影響。2007年元旦前夜,上海電視台現場直播了“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在上海設立總部十周年文藝晚會”,這實際上就是一則聲勢告廣。舉例 例如,2010年12月10日,寧波江北萬達廣場開業,這是大連萬達繼鄞州萬達廣場之後在寧波...
廣州聲勢傳媒廣告有限公司是廣東10強的電視廣告代理商,專注電視廣告15年,廣東首批電視廣告總代理,專業為客戶量身定做“省錢有大效果的”廣告投放計畫。廣東電視台廣告總代理、廣東衛視廣告一級代理、珠江頻道《今日關注》獨家代理;南方電視台廣告獨家代理,《今日一線》獨家代理,影視策劃、拍攝等等 2014廣東電視十強...
重慶聲勢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重慶聲勢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於2013年12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王鵬,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設計、製作、發布字牌、路牌、燈箱、霓虹燈廣告;企業形象策劃;會議展覽服務;電視、電台、報紙媒體廣告代理等。
柴多火焰高,人多聲勢大,諺語。比喻人多勢壯。 中文名 柴多火焰高,人多聲勢大 拼音 chái duō huǒ yàn gāo ,rén duō shēng shì dà 目錄 1釋義 2例句 釋義 播報 編輯 比喻人多勢壯。 [1] 例句 播報 編輯 “柴多火焰高,人多聲勢大”。到時候,你多帶一些人去給我們助威。
河南廣電聲勢傳媒有限公司於2016年05月2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牛劍光,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一般項目:企業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廣告設計、代理;廣告製作;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票務代理服務;網際網路銷售(除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零售;企業形象策劃;會議及展覽...
威震,漢語詞語,拼音:wēi zhèn,釋義是使人震驚的威力或聲勢。釋義 1、使人震驚的威力或聲勢。2、以威力或聲勢使之震動。出處 《逸周書·時訓》例句 1、使人震驚的威力或聲勢。《逸周書·時訓》:“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不始電,君無威震。”2、以威力或聲勢使之震動。《...
從字面上理解是製造聲勢的意思。多用於政府、企業、個人為了提高知名度、銷量等目的而採取一些措施,從而達到吸引民眾、消費者關注等目的。“勢”何謂勢?孫子兵法曰:“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湍急的流水,飛快地奔流,以致能沖走巨石,這就是勢的力量。定義 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商戰中,只有占有優勢,才可...
“勢”由“力”義,則引申為“事物所顯示出的力量”,即氣勢、聲勢。如火借風勢,風助火勢,水勢浩大。這裡的風勢、火勢、水勢指的是風、火、水的威力。勢均力敵則是指雙方的力量相當,不分高低。此外,男性或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也稱“勢”。《太平御覽》卷六百四十八引漢鄭玄《尚書緯·刑德放》:“割者...
聲威,讀音shēng wēi,漢語詞語,意思為聲勢和威勢。解釋 1、聲勢和威勢。2、名望和威望。出處 1、唐·韓愈 《後敘》:“賀蘭嫉廵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2、宋·曾鞏 《庫部員外郎范君墓志銘》:“而當是之時,天下之主財利者方務於急聚斂,治民者以立聲威為賢。”3、清·曾國藩 《湘鄉...
聲威天下 聲威天下,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g wēi tiān xià,意思是聲勢震動全世界。出自《戰國策·齊策一》。成語解釋 聲威:聲勢。聲勢震動全世界。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一》:“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
立勢制事,出自《鬼谷子·飛箝》:“立勢而制事”,意為“造成一種聲勢,建立制度,管理事務,導引事情獲得成功。”詞義 造成一種聲勢,建立制度,管理事務,導引事情獲得成功。勢:指高原上的球丸具有往低地滾動的力,意謂“重力”,轉義為“威力”、“形勢”、“情勢”、“聲勢”、“姿態”。立勢:確立聲勢,...
先聲後實(拼音:xiān shēng hòu shí)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先聲後實(聲:聲勢;實:實力)指先以聲勢威懾對方,然後以實力取勝。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後世據此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