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對古代聖山的記載很少。我們只知道公元4世紀修士們已經來到這裡,很可能是更早的3世紀。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時期(324年-337年), 基督教徒與異教徒均居住於此. 在背教者尤利安(Ιουλιανός o ∏αραβάτης, 361年-363年)統治時期, 聖山的教堂被摧毀,基督徒藏身於樹林中或難以接近的地方. 後來,於狄奧多西一世的統治時期 (Θεοδοσιος ο Μεγας, 383年-395年) 摧毀異教徒的神殿. 辭典編纂者Esychios the Alexandrian (Ησύχιος ο Αλεξανδρεύς) 記載 : 在5世紀時, 仍有異教徒的神殿以及"Zeus Athonite"的雕像。伊斯蘭教征服埃及(7世紀)後,許多修士從埃及沙漠前往尋找另外的樂土, 一部分的人到了此地, 並於Athos 半島生根。 一份古籍記載了修士們"...用窄木板建造茅舍, 以稻草為頂, 從野地採集水果做為額外的食物..."
拜占庭期
堅信者聖狄奧法內斯(Theophanes the Confessor,Θεοφάνης ο Ομολογητής,八世紀末)及George Kedrinos (Γεώργιος Κεδρηνός, 11th century) 於726年寫下了從聖山看見席拉火山噴發,提供當時已有居民居住於此的資料。史學家Genesios (Γενεσιος) 紀錄了來自聖山的僧侶參加了第七次的 Ecumenical Synod of Nicaea (843年) (疑為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860年左右,著名的僧侶 Efthymios the Young (Ευθυμιος ο Νεος)來到聖山,在他的住處周圍建起了一些僧侶庵社("skiti of Saint Basil"),可能靠近於 Krya Nera. 在被稱作"馬其頓人" (acedonian, Βασίλειος Α' ο Μακεδόνας)的皇帝Basil I 統治下,前克里特大主教 (後來是塞薩洛尼基大主教) Basil the Confessor (Βασίλειος ο Ομολογητής)在現今 Chelandariou Monastery的港口建起了一個小修道院。此後不久,一份883年的檔案記載了 Ioannis Kolovos (Ιωαννης Κολοβος) 於 Megali Vigla 建起了修道院。在一枚885年的 Basil I 金幣上, 聲明聖山是屬於僧侶的地方,俗人、農夫或牧人不得定居於此。次年,在皇帝Leo VI the Wise的王室布告中,我們可以讀到:"...so called ancient seat of the council of gerondas (council of elders)...", 指出在那已有某種行之有年的僧侶管理制度。887年,一些僧侶向皇帝 Leo the Wise 提出了勸告:Kolovos 修道院越來越成長而失去了和平。908年,"第一位"僧侶的存在被檔案紀錄下來,這位僧侶是修道院社群的領導者。943年,修道院省的邊界被精確繪製成地圖,當時Karies (or Karyes, Καρυές)已是主要城鎮,擁有行政的一席,並有了 "Megali Mesi Lavra" (Big Central Assembly)的名字。956年,一份公告出示 Xiropotamou 修道院約1/4英畝的土地(2 500 m²),這意味著這座修道院已經很大了。
958年,修士Athanasios the Athonite (Άγιος Αθανάσιος ο Αθωνίτης)到達聖山。962年,建造中心大教堂 of the "Protaton" in Karies。次年,得到朋友的支持,皇帝Nicephorus Phocas, Great Lavra修道院開始建造,到今天他仍是20個修道院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個。享受著拜占庭帝國皇帝保護,此修道院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財富與財產顯著的增長。13世紀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產生了天主教的新霸主,直到Catalan 傭兵於14世紀的奇襲使拜占庭帝國復興前,僧侶向教宗諾森三世抱怨並要求仲裁。14世紀中的於靜修(hesychasm)的神學衝突:實踐於聖山並由Gregory Palamas所保御的。
963年,修士Athanasios在亞陀斯半島正式興建了大勞拉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Great Lavra)。今日大勞拉修道院依然是亞陀斯半島20間修道院中最大的一所。在10世紀時,享有拜占庭帝國的保護。而且迅速的累積了許多財富。
for the most part left them alone.在16世紀,修士的人數和財富衰減,但在19世紀左右,又因捐獻以及來自其他東正教國家(諸如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的新血注入而漸漸回復舊貌,每個國家在個別修道院滲入他們的影響力。在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土耳其人被希臘海軍逐出, 在希臘和俄國在短暫的主權衝突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此半島才正式地歸屬於希臘。
近代
根據由the Holy Community 於1913年10月3日通過的法令以及國際條約 :倫敦條約(1913年),布加勒斯特條約(1913年), Neilly條約 (1919年),色佛爾條約(1920年)和洛桑條約(1923年), 聖山自治區域被認定為希臘的一部分。 之後內閣批准了由 "Special Double Assembly" of the Holy Community in Karyes 通過的聖山 "Constitutional Map". 這個政體源自於"修道院自治州"(self-ruled monastic state), 載於一張由拜占庭皇帝Ioannis Tsimiskis於972年簽署並密封的chrysobull羊皮紙上. 這份檔案被保存於 House of the Holy Administration in Karyes。聖山的獨立之後由皇帝Alexios Komninos 於1095年重新承認。根據希臘的 constitution,聖山(the "Monastic State of Aghion Oros") 政治上自治, 並由20所主要的修道院所組成(組成 Holy Community 來管理此區域) , 而且首都兼行政中心的 Karyes是作為希臘一省代表的省長的居所。在希臘許可下,聖山的狀態被特意的標明, 並交由歐盟批准。(當時是歐洲共同體).
聖山的修道院有過反對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紀錄, 對於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和羅馬天主教的反對運動. 對於此觀點, Esphigmenou 修道院特別敢言, 於1972年豎起黑旗抗議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 Athenagoras I 會議與保祿六世. Esphigmenou 隨後被逐出了 Athonite Community 的代表團. 2002年, 衝突擴大,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 Bartholomew I 宣布 Esphigmenou 僧侶是不合法的修士會, 並下令將他們逐出; 修士們拒絕此逐出命令, 並封鎖抵抗前來取代他們的修士會.
Flag of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 which is commonly in use in 聖山20個修道院到今天仍遵守寺院集體生活制(coenobitic system) - 管理權掌握在"Abbot"(Igoumenos)手中,Abbot 由修士會選舉產生,是修道院的統治者以及精神上的父親. 修士會則是立法團體。其餘的編制(cloisters, cells, huts, retreats, hermitages) 都依靠這這20個修道院,以"homologo"為依據,指定修士。
為了減少性誘惑,婦女在半島上是徹底禁止的,某個挺有名氣的事實是:甚至禁止雌性家畜(據稱,特例是,除了貓之外,因為能捕鼠,提供聖像畫使用的新鮮蛋黃的蛋雞也除外)。懲罰是監禁一到兩年。歐洲議會曾兩度催促希臘改變此項規定,但被回絕。然而在希臘內戰期間,Athos 確實收容了包括婦女和女孩的難民。雖然在1930年發生了意外事件:第一位贏得歐洲小姐的希臘選美選手 Aliki Diplarakou,以男性裝束混進聖山, 震驚了世界。她的出軌行為在時代雜誌1953年7月13日有專題報導:標題是:"罪的頂點" (The Climax of Sin),文章內容是透過歷史談論“女人角色”的轉換。
所有希臘修道院通用希臘語,但有些修道院使用其他語言,St Panteleimonos用俄語 (35 monks), in Iviron喬治亞語(53 monks), in Hilandar塞爾維亞語(46), in Zographou保加利亞語(15), and in the sketae of Prodromos and Lacu 羅馬尼亞語 (64)。今天,許多希臘修士能說英語。
兩種隱士團: the coenobitic skiti and the idiorythmic skiti. 第一種在建築和生活方式都跟隨傳統的修道院典型。相反的,第二種更像是小型的村莊,日常生活則像是在單人室中,但同樣也有公共生活的職責。靠近社區的中心是中心教堂,稱作"kyriako" (可被翻譯成"周日用") 修士會周日集會的地方及宗教慶典舉行處。通常還有管理室,圖書館,倉庫及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