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簡介
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位於哥倫比亞西南部的
烏伊拉省,距首都
聖菲波哥大西南約450千米。
馬格達萊納河,發源於哥倫比亞西南部的塞特拉爾山脈,全長l540千米。在方圓大約500千米的範圍內,散布著許多聖奧古斯丁文化的
墓地,神殿和
石像。聖奧古斯丁的藝術家們,用
黑曜石製成石斧,在玄武岩上雕刻出了精美的石像和石碑。這些公元前5世紀後雕刻的石像和石碑,現在還殘存400多處,與
復活節島上長耳朵,長鼻子,長臉的巨石像不同,這裡的石像有著可愛的臉部表情。現在的石像是在幾個不同階段雕刻而成的,前期的人像雕刻線條簡潔,後期作品雕刻細膩,這些雕刻裝飾顯示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 在南美洲一片
原始壯觀的風景區內豎立著一些巨大的
宗教性的紀念像和
雕塑。神和傳說中的動物都被精湛的雕刻出來,使它栩栩如生。這些藝術傑作顯示了從1世紀到8世紀北安第斯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海拔高達5750英尺,坐落於哥倫比亞山側的一個小村莊中。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是迄今為止哥倫比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該地屬於山區,地形以
丘陵、峽谷為主。
文化
幾個世紀以來,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居住著代表各種文化的民族,因而也為子孫後代留下了許多有考古價值的文化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有雕塑、石刻、石棺以及雕有人物、動物、神話傳說的岩石雕刻。現在還不能確定這些文物究竟代表什麼具體的文化,只能推測他們代表了各種禮拜,尤其是對死者的禮拜。在當時,聖奧古斯丁的居民以農業為生,主要種植
穀物、蔬菜、水果,也進行狩獵和捕魚,並且古聖奧古斯丁居民掌握著極為高超的制陶技術。
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分布在面積達20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想要遊覽這些古蹟最好的交通工具是吉普車和馬。遺址中最重要的雕塑群位於距離村莊兩英里的地方,這處景觀對遊人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4點。在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中建有博物館和圖書館,在這裡可以得到關於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的歷史知識。遊客可以通過步行遊覽被稱為"雕像叢林"的著名的雕像建築群,這些雕像包括四處小方山,共有35處風格各異的雕像。考古學家把這些雕像按其風格分成古典主義雕塑群、自然主義雕塑群、表現主義雕塑群以及抽象主義雕塑群。這些小方山地勢平坦開闊,在古代曾是居民的聚集地。
建築特色
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不僅是著名的考古勝地,同時也是風景優美的自然風景區。對於那些既想進行考古遊歷又想觀賞風景的遊客來說,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無疑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位於哥倫比亞西南部的烏伊拉省,距首都
聖菲波哥大約450公里。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位於哥倫比亞西南部海拔1800多米的安第斯山區。這裡氣候溫暖,降水豐富,印第安人的一支在這裡孕育發展出了相當獨特的聖奧古斯丁文化。聖奧古斯丁文化在公元8世紀達到鼎盛,後來同其他美洲文明一樣,迅速地衰敗、消失了。在方圓大約500公里的範圍內,散布著許多聖奧古斯丁文化的
墓地、神殿和
石像。聖奧古斯丁的藝術家們,用
黑曜石製成石斧,在亥武岩上雕刻出了精美的石像和石碑。這些公元5世紀後雕刻的石像和石碑,現在還殘存400多處。與復活節島上長耳朵、長鼻子、長臉的巨石像不同,這裡的石像群有著可愛的臉部表情。
聖奧古斯丁公園內的武士群像一反印第安石雕嚴肅拘緊的傳統,表情輕鬆,面帶笑容。
聖奧古斯丁教堂(St.AgustinChurch)始建於1571年,當初的建築以竹子、椰葉及泥土建成,後因火災被毀,1599年重建,改為石造建築。它是菲律賓最古老的石造教堂,經歷五次地震和兩次世界大戰而能發屹立不倒,被許多人認為是奇蹟。
聖奧古斯丁教堂
聖奧古斯丁教堂的特徵是石塊上的浮雕,細緻逼真。教堂內部的天花板和牆壁上都有
繪畫,正中是奧古斯丁像和耶穌像。菲律賓歷代高官顯要的骨灰都埋在教堂內,地板上刻著死者的生卒年份。最顯熱帶特色的是枝型燈和明媚的陽光長時間地照射在彩色玻璃上。菲律賓全國各地散布著眾多的
天主教堂,被稱為“東方的
梵蒂岡”。在首都
馬尼拉,當年西班牙殖民者居住的
城中城的心臟位置,屹立著一座歷經地震、颱風和戰火而不倒的教堂,它就是擁有400年歷史、並於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的聖奧古斯丁。 自16世紀70年代西班牙開始對
菲律賓的殖民統治起,馬尼拉和其他地方就開始矗立起座座教堂,
聖奧古斯丁教堂是最早建成的教堂之一(見左圖,董力攝)。最初,聖奧古斯丁教堂是用竹子和泥巴建造的,1574年被入侵的海盜燒成灰燼。此後兩次重建又都毀於火災,殖民當局最後決定用石頭重建聖奧古斯丁。終於在1607年建造成了這座高大宏偉的全石料教堂,一併建成的還有第一修道院。此後,又修建了第二修道院,並在之後的歲月里不斷對聖奧古斯丁進行擴建。聖奧古斯丁逐漸成為馬尼拉乃至整個菲律賓的
宗教和文化中心。
聖奧古斯丁由教堂和修道院組成。
巴洛克風格的禮拜堂是整個聖奧古斯丁的精華。走進禮拜堂,仰頭看穹頂,《聖經》中的人物經由技藝高超的義大利畫師的手精心繪出,栩栩如生,立體感很強。高大的柱子從頂部到底座都雕刻著玫瑰形飾物,唱詩班閣樓的頂部裝飾著拿著喇叭的天使,高高的穹頂上垂下來的巨大枝形吊燈更增添了幾分莊重肅穆。聖奧古斯丁曾經收藏了大量的法衣、黃金聖杯、白銀十字架、象牙雕像、金線繡花的絲綢披風和油畫,當時就連歐洲也沒有幾座教堂和修道院在這方面能與之媲美。不過,這些珍貴藏品卻在歷次戰爭中流失了。聖奧古斯丁有4個庭院,其中的第四個院子是著名的布蘭科植物園,是西班牙人曼紐爾?布蘭科在此任職期間潛心研究菲律賓藥用植物的地方。他於1837年出版了《菲律賓的花草》一書,這本凝吉他多年心血的著作,得到了科學界的一致讚譽,被視為聖奧古斯丁在文化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巔峰。
意義影響
在400年的漫長歲月里,聖奧古斯丁見證了菲律賓跌宕起伏的歷史,也經歷了一次次的災難。1581年,在此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教區主教大會討論了菲律賓
奴隸制的廢除;1585年,向
日本派遣傳教士的決定在此作出;1953年,菲律賓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此召開。英西戰爭、美西戰爭、
日本占領菲律賓以及日美之間的戰爭,都將聖奧古斯丁置於槍林彈雨之中,聖奧古斯丁珍藏的大量聖器、油畫、
雕塑、地圖、典籍、家具被洗劫一空。戰爭結束時,聖奧古斯丁已是一片破敗景象,第二修道院變為一片廢墟,其餘建築殘缺不全,270件油畫以及眾多的
聖壇、家具、鐘錶、古董也沒了蹤影。 二戰結束後,聖奧古斯丁得以重修。教堂和第一修道院恢復了當年的面貌,在第二修道院的廢墟上清理出了布蘭科植物園。1965年,為了紀念
天主教在
菲律賓傳播400年,聖奧古斯丁展出了全國各地建於16世紀到19世紀之間的百座教堂照片,由此萌發了創建一個博物館的想法。此後,聖奧古斯丁不斷收集在幾次戰爭中失去的各類珍貴藏品。現在,聖奧古斯丁不僅是教堂、修道院,還是收藏眾多菲律賓、西班牙藝術珍品的博物館,是展示菲律賓歷史文化瑰寶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