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的升天,跟他的死以及他的復活,有著同樣的重要性。許多基督教會,在禮拜天敬拜的時候所宣告,包括耶穌升天的「尼西亞信經」,是公元第四世紀在土耳其西北部的尼西亞,也就是現代的Iznik(伊茲尼克) 舉行的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所定案頒布的。信經的遣詞用字,雖因教派及所用的詞語而略有不同,但是內容及精意都是一致的。其中有關「聖子上帝」(God the Son)是這樣說:「我信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藉聖靈感孕,從童貞女馬利亞而出生為人,在本丟彼拉多手下遇害,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下到陰間。第三日復活,升天,坐在全能之父的右邊,為我們代求。將來要在他榮光里降臨,審判死人,活人…」。
因此,一般都相信耶穌是在伯大尼對面的橄欖山上,正在跟門徒說話的時候,被取上升,被帶到天上去了。但是整個橄欖山嵴(the entire Mt. of Olives ridge)長約3.5公里,寬約2公里。南段接連著「可憎惡的山」(Mt. of Offense),這山因所羅門王在其上為他那些國外來的妃嬪,建造她們各自信仰所帶來的神明之壇。北段叫作司各帕山(Mt. Scopus),在Mishna和Talmud以及約西法(Josephus)的著作中都曾提起過這山,整個司各帕山區,幾乎為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和Hadassah醫院所占有。至於一般所見的橄欖山,是指中間在耶路撒冷東邊隔汲淪溪彼此相對的這一段。儘管如此,耶穌在這段面向耶路撒冷之橄欖山上的哪一個地點上升回到父上帝(God the Father)那裡,因事隔已久,並且福音書上並沒有提起任何的標誌,而使得我們無法確定在哪裡。雖然如此,我們該懷疑升天的事實嗎?不!因為正確的升天「地點」,並不比他曾在世上生活三十多年的事實來得重要,並且他在彼拉多手下受害、被釘死、埋葬、下到陰間、復活後升天,這個事實,對基督徒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這紀念堂,隨著十字軍時代的沒落,在1187年落在撒拉丁(Saladin)回教徒的手裡。自此以後,這毀損的紀念堂不但並未重建為基督教的紀念堂,而且被改造成為一個清真寺;圍牆重新連線圓柱而建,故仍為八角形在頂上加蓋一個半球形的穹形屋頂,並在內里牆上,又增設一個Mihrab(回教徒向麥加方向禱告的指標) ,成為一個典型的回教建築物,存留。但那塊「升天石」卻從中央位置被移到南邊,並與Mihrab錯開。這個升天堂,雖然在回教徒的控制之下,但每年8月15日卻開放給基督教的各教派,讓他們在這裡慶祝「聖母升天節」(Celebration in honor of the Assumption)。[註:Mihrab是在清真寺內,面向麥加 Kaaba的方向的禱告小龕。]
這紀念堂有一幢高塔鐘樓,俄羅斯東正教徒相信,耶穌就是在這塔樓里的那塊圓形的石頭上被接升天的。鐘樓高六層,爬上214級樓梯後,可以上到懸掛大鐘的頂樓。從那裡,可東望死海,西望地中海。樓上的大鐘是1885年在俄羅斯鑄造成的,後經海路運到雅法港(Port of Jaffa,即約拿時代的約帕港)。登岸後,由一群俄羅斯婦女步行扛抬(以表示她們的虔誠)而運到橄欖山上。
整個設備以巨大的石頭牆圍起來,其中包括一個原為貧困瘧疾患者而設的醫院,一幢為德國朝聖客而設的住宿設備(其中有幾間為貴賓所特設的招待所),一個德國路德會的「升天堂」(Church of the Ascension),以及其附設的高塔。這部份的橄欖山,比舊城的聖殿山(Temple Mount)高出80公尺,而這塔的高度是45公尺。因此爬了200級樓梯到塔頂時,就可以視野無阻的、四面八方流覽耶城及附近地方的風光。
鐘樓上的四個鐵鐘,也是這位德皇和他的妻子所贈送的。鐘在德國製造完以後,以海路運到雅法(Port of Jaffa),然後以相當的困難度,沿著當年交通情況的「公路」,蜿蜒地運到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並裝架在塔的最上層。這些鐘每禮拜響六次,從來不間斷,有時候還跟威廉二世所建、其他兩個紀念堂的管鐘(Chimes)相應對和鳴。其他兩個紀念堂分別是馬利亞長眠堂(在錫安山的Dormition Abbey)及救贖主堂(即,位於聖墓堂附近的Church of the Redee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