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該畫描繪了法國北部深秋寒冷的一個黃昏,一對年輕的農民夫婦站在空曠的原野上,他們衣著樸素,沒有華貴的服裝和飾品。天空的背景呈現為金黃色,遠方飛翔著盤旋的雀鳥,田野的遠處聳立著一座朦朧的教堂。夕陽下晚禱的鐘聲被遠方敲響了,這對年輕的農民夫婦停下正在勞作的活計。男人正面低頭望著腳下的土地和草,他身邊的一把鐵叉豎在泥土裡。女的頭像側身朝夕陽站立著,雙手緊緊抱在胸前,她腳前的提籃中盛放著一些土豆。她閉著眼睛正在虔誠的向上帝禱告,期盼著上帝的賜福和召喚。
創作背景
在基督教文明近兩千多年的西方,大多數的西方油畫家繪畫題材來源於宗教題材和神話故事,根深蒂固的 《聖經》 題材繪畫在當時是主流文化,鮮有對現實主義的描繪。19世紀的藝術世界有兩股力量的抗衡,一方是傳統力量,另一方是新生力量,而當時的畫家米勒是新生力量的代表。
在1849年,黑熱病在巴黎泛濫。為了躲避瘟疫,米勒攜家遷居到了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巴比松村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樸實的民風極大地震撼了米勒。從此,他在這裡過上了早出晚歸的農夫生活,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熱愛的繪畫。每天晚上回到家裡,他都會在昏黃的燈光下創作。也正是此時,農民開始走進他的畫面,他也因此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題材。後來,他說:“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我來說都是最合適的。”《晚鐘》於1859年創作完成,即是米勒定居在巴比松村後創作的油畫。
藝術鑑賞
主題
《晚鐘》畫作描繪了一對農民夫婦在暮色中諦聽遠處教堂鐘聲時虔誠祈禱的情景。畫面上,夕陽西下,勞動了一整天的一對農民夫妻,聽到遠方教堂鐘響時,停止了手中的勞作,雙手緊抱在胸前,俯首默默祈禱。他們感謝上帝賜予他們一天勞動的恩惠,並祈求保佑。這幅畫所表現的不單是對命運的謙恭和柔順,更重要的是使人們緬懷在那大地上辛勤勞動、流盡血汗以養育眾生的農民祖先。它告誡世人不要忘記大地母親,不要忘記根本。
形象
畫家著重於在畫作中描繪這兩個形象對命運的虔誠。在充滿黃昏霧氣的大地上,立著兩個農產品的創造者,他們感謝上帝賜予他們一天勞動的恩惠,並祈求保佑。形象在畫上是顯得那樣孤立無援,他們體現了農民那種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性格。
畫面中主人公面目不清晰,沒有細節的塑造;但這模糊不清的面龐,卻透著永恆的安詳與平和。農婦放在胸前的雙手,沒有過多的修飾,粗糙而厚實,告訴人們這是一雙農民的手,只有每日在地頭田間辛苦勞作的農民才會有這樣一雙透著滄桑與苦難的手。她的雙手沒有貴婦光滑白皙的觸感,沒有宮女纖細精緻的外形,也沒有任何華美而貴重的首飾裝點修飾。她的雙手骨骼寬大,皮膚粗糙,甚至布滿了繭子與傷口。當教堂的鐘聲響起,農婦粗糙的雙手合十,是那樣的虔誠與平和,似乎這雙緊緊合在一起的手中孕育著希望的種子,這種子隨著鐘聲的蔓延播撒在廣闊的大地上,生根發芽,生生不息。她虔誠地向上帝禱告,艱苦的生活並沒有使她的靈魂變得污濁粗糙,也沒有泯滅她對幸福的渴望、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生命的渴望。這樣的一雙手帶給人們震撼的同時更多的是心靈的壓抑,這是苦難的歲月留給人們永恆的記憶。
同時,簡陋的生產工具,左側一把挖馬鈴薯的鐵杈,兩人中間一隻盛物的破籃子,日落亦給大地蒙上一層蕭瑟的氛圍,畫家在這裡傾注全部心血去刻畫這種蕭瑟氛圍,讓它來籠罩這對可親可憐的勞動夫婦的形象。他著重描繪了農夫婦的虔誠和質樸,寄託了他對農民生活境遇的無限同情。
構圖
從畫面整體上來看,《晚鐘》採用的橫式構圖,在畫面中畫出圖像的黃金分割線,會發現在視覺中心的兩個人物形象正好處於黃金分割線上,人物位置的相對平衡,讓整幅畫面不偏不倚,和諧而統一。天與地的結合,地平線的抬高,使大地面積看上去一望無垠。鐵耙、男主人公以及後面的小推車,形成一個三角形,女主人公、鐵耙、竹籃又形成了另外一個三角形,雙重三角形的疊加在畫面中,更加重了畫面的穩實感。兩個人物形象地佇立於地平線又形成了雙十字的構圖,與背景中隱隱約約可見的教堂形成呼應,更體現了 《晚鐘》 的意蘊表達。
色調
在色彩上,《晚鐘》的畫面整體採用暖灰色調,在黃昏夕陽的映襯下,彩霞交織著藍天的紫灰色調,加上遠處的遠山、鐘樓的少許藍紫色調,大片在夕陽照耀下如金子般金黃的大地,歡快而明朗,即使黑夜來臨前的黃昏,也不失一種別樣的美麗。畫面三分之一大地的暗部,在與大面積的亮部形成鮮明的對比,由近到遠、由上到下逐漸變亮,使畫面有了更強的空間感。遠處的夕陽從左往右由紅灰色調逐漸變為冷色調,按地理學解釋,夕陽正在西南方往西北方滑落,夜幕即將來臨。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
聶作平《文人看畫:畫布上的聲音》:“我既感動於那層秋日的暮色,更感動於農夫夫婦那平靜中的寬厚、善良、虔誠。畫上的農夫當然不是米勒。不過,從潛意識裡,我覺得農夫的品格正是米勒靈魂的複製品,他和這位農夫並沒有什麼兩樣。在巴比松破舊的畫室,在巴比松遼闊的田野,他不就是一個既生產土豆也生產藝術的天才農人嗎?農夫妻子的臉部和上身被畫家塗上了溫暖的紅色,那是來自夕陽的光芒,它象徵著即便在如此不公平的環境裡,在最底層的芸芸眾生身上,也有一種超越了基本生存的信念安慰著受傷的靈魂。”
後世影響
《晚鐘》是米勒的代表作品,標誌著米勒的藝術生涯達到了巔峰。同時它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是藝術史上一大瑰寶。米勒的《晚鐘》與《拾穗者》、《播種者》被世人稱為不朽的三大作品。而時至今日,它更是被法國人視為“國寶”。
歷史傳承
《晚鐘》於1859年創作完成,一段時間之後,美術商人斯蒂邦將這幅畫介紹給了比利時的男爵、畫家巴布留。巴布留男爵買下了《晚鐘》。不久,男爵把畫讓給了駐法的比利時公使。沒有過多久,公使又將《晚鐘》換了收藏在斯蒂邦那裡的米勒作的《牧羊》。拿到《晚鐘》的斯蒂邦又把它賣給了卡布埃,卡布埃又賣給了畫商丟朗-呂厄。
德法戰爭時期(1870-1871年),丟朗-呂厄攜帶這幅畫來到英國尋找買主,但因價格問題沒有出售又帶回巴黎。回到巴黎不久,比利時的收藏家威爾遜出2000英磅的價錢買下了它。就這樣,《晚鐘》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開始了無止境的旅行。1881年,專門收購美術品的商人比蒂為斯克里和邦達比爾托,花了6400英磅買下了《晚鐘》,後來按抽籤結果售給了斯克里坦。以後斯克里坦曾一度以8000英磅的價格讓給了比蒂。不過,沒幾年這幅畫又再次回到斯克里坦手裡。
1889年,即米勒去世後的14年,在斯克里坦家族舉辦的拍賣會上,法國收藏家喬治·肖夏爾以32000英磅的價錢買下《晚鐘》。《晚鐘》這才最終回到了法國的土地上。後喬治·肖夏爾把它捐給了巴黎羅浮宮,至今仍為其館藏重寶。
重要展覽
1859年,《晚鐘》在法國政府主辦的官方藝術展覽會上首次展出。
1867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晚鐘》為其展品之一。
2010年,在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晚鐘》作為法國七大國寶之一展出。
作者簡介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法國近代畫家。他出身於農民世家,幼年時便顯露出繪畫的天才,受到老師的鼓勵而立志學習繪畫。後來到巴黎從師特拉羅虛學習。1849年後,定居於巴比松村,在此米勒結識了
柯羅、
盧梭、特羅容等畫家,且一住就是27年之久。其代表作品有《晚鐘》 《拾穗者》《播種者》《死神與樵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