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法國畫家米勒代表作)

拾穗者(法國畫家米勒代表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拾穗者》(英語:The Gleaners;法語:Des glaneuses)是法國巴比松派畫家讓·弗朗索瓦·米勒於1857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存放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該畫描繪了農村秋季收穫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該畫人物形象造得真實生動,筆法簡潔,色調明快柔和,凝聚著米勒對農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拾穗者
  • 外文名:The Gleaners
  • 作者:讓·弗朗索瓦·米勒
  • 畫作類型:布面油畫
  • 創作年代:1857年
  • 現收藏地:巴黎奧塞美術館
  • 規格:83.5cm×111cm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色彩,構圖,畫面人物,名家點評,後世影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拾穗者拾穗者
圖片描繪了一個農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黃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無際,畫面最前方是三個農婦,在收割後的田地里彎腰撿拾遺留在地上的麥穗,三個農婦在畫面上斜向排開,姿態各異,動作不同。畫面最右邊的婦女,側臉半彎著腰,手裡捏著一束麥子,正仔細巡視那已經拾過一遍的麥地;中間扎紅色頭巾的農婦正快速地拾著,另一隻手握著鼓鼓的袋子,看得出她已經撿了一會兒了,袋子裡小有收穫;扎藍頭巾的婦女像是剛過來,左手握著右手撿來的麥穗,敏捷地把它們放在背後,手裡只有一小撮。她們拾得那么認真、那么仔細,唯恐漏掉一個麥穗。背景是一片收割的田地,廣袤無垠,麥垛堆積如山,一片收割忙碌的景象,一輛載滿麥子的馬車正要趕走,右上方還有一個騎在馬背上同時用手指著那些農夫的人,還有許多農夫正在勞作。

創作背景

19世紀中期以前,西方人一直把油畫作為上層社會的專利。油畫中雖然也有一些表現農民生活的作品,但都是以諷刺的形式出現的,不過是貴族們茶餘飯後拿來取樂的談資。直到現實主義畫家米勒以農民畫家的身份出現,這種情況才得以悄悄地改變。法國一些藝術家以描寫生活真實為創作的最高原則,藝術家們正視赤裸裸的現實,大膽而不加粉飾地描寫現實生活,肯定普通人在藝術中的意義,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1849年,黑熱病在巴黎泛濫。為了躲避瘟疫,米勒攜家遷居到了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巴比松村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樸實的民風極大地震撼了米勒。從此,他在這裡過上了早出晚歸的農夫生活,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熱愛的繪畫。每天晚上回到家裡,他都會在昏黃的燈光下創作。也正是此時,農民開始走進他的畫面,他也因此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題材。後來,他說:“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我來說都是最合適的。”《拾穗者》就是在巴比松生活這一時期的作品。

藝術鑑賞

主題

米勒描寫的“拾麥”這種行為在以前的法國是經常可以見到的。麥田的主人,在收割的季節允許一些兒童和婦女到田野里拾取麥穗,相傳這種習慣,是古代希伯來人傳來的。米勒用這樣個尋常的拾穗動作表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困苦和農民生活的艱辛。雖然從某方面來講,允許貧苦人民在田間撿拾麥穗體現了粒粒皆辛苦和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拾穗這種行為又恰當地體現了農民生活的疾苦。米勒沒有用上層人民作為畫面的主人公,而是選用三個普通的農民,並且是三個婦女,動作上表現出與現實生活中一樣真實的農民在田地里幹活的場面,因為在米勒看來,腳踏實地勞動著的農民形象本身就是美的,米勒只是把平凡生活中最能反映人物內心本質的一瞬間定格下來,拾穗雖然是很常見的動作,卻在作者的畫筆下得到了升華。畫面中她們沒有憤怒,沒有埋怨,只有虔誠地撿麥穗,這種虔誠好似無聲的吶喊,震撼著統治階級。在畫面右上方有一個騎在馬背上仿佛地主管家的人物,他用手指著那些幹活的農民,似乎嘴裡還在斥他們,這個細節點明了農民是在給地主幹活,他們勞累了一年,也沒有帶來富裕,還要靠拾麥穗來補充口糧,多么讓人心酸的場面。三個農婦在烈日下拾撿麥穗辛勤勞作的畫面,使富饒的農村豐收景象與農民的辛酸勞動形成了對比,真實地表現了人民生活的艱辛,深刻揭示了背後的階級矛盾。農民畫在19世紀產生並表現出深刻的階級矛盾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

色彩

畫面中三位農婦都著頭巾,但米勒卻使用了紅、黃、藍三種不同的顏色來表現,紅、黃、藍三原色在這裡運用得十分巧妙,畫面整體使用了迷人的暖黃色調,紅、藍兩塊沉穩濃郁的色彩融於柔和的黃色調子中,使整個畫面安靜又莊重。前景中的安靜和後景中緊張的勞動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又把前景同後景的勞動關係緊密聯繫起來,畫面和諧,如同一曲交響樂。米勒筆下的形象都不很細緻,五官是模糊的,只以粗線條來勾勒人物的大輪廓,以其人物造型來體現其生動性。

構圖

在構圖上,米勒採用了黃金分割率對畫面進行整體安排,紅頭巾的農婦是整幅畫的黃金分割點,藍頭巾的農婦是紅頭巾的農婦與畫面左邊邊界的黃金分割點,而黃色頭巾的農婦又是紅頭巾的農婦與畫面右邊邊界的黃金分割點。畫面三個主人公均處於畫面的黃金分割點位置,使使畫面和均衡,體現了米勒精心巧妙的構圖設計。這幅畫與米勒的其他作品比較,在構圖上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即前景的人物都在地平線以下,不像《晚鐘》《數羊女》中的人物超越地平線。而且所表達的情感也不同,不像《晚鐘》《數羊女》是在低頭析禱,表現農民純補的心與度減的宗教情懷。同時,近景的三位主人公形象大小上要比遠景的麥草堆、馬車、收穫人的形象高大許多,按按照這種比例來說他們之間的距離應該非常遙遠,可是當你看國面時後面的形象又清斷可見,作者刻意地奇張前景與後景的比例關係,來表達畫面的主題思想。仔細觀察這幅作品可以發現三個主人公的視平線不同,最右邊半起身的農婦,可以看到她的臉和手心,表明觀察描繪她的視平線在她的下面,需要仰視她,而左邊的兩個農婦,可以完全看到她們的背部,說明視平線在人物的上面,需要俯視她們。

畫面人物

據說畫面中的的三位婦女是以米勒的祖母、母親和姐姐為原型創作的。右方站得較高且一手扶著蓋的像是祖母,看起來年齡稍大些,體態微胖:中間的婦女像是母親,她最耐勞苦,從穿著上看她雙臂上帶著護袖,想想必是家裡幹活最多的,她拾得麥穗也最多,掛在身上的袋子裡面已經裝滿了遺落的麥穗:左側的是一位年輕的農家女,應該是女兒,她戴著藍色頭市,體型苗條,她俯身拾穗的動作很敏捷,右手拾起麥,又馬上由左手拿到背後,姿態顯得非常優美。雖然從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表情,但從體態動作和衣著上依然可以分辨她們的年齡和身份。

名家點評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位女神。
法國藝術評論家朱理·卡斯塔奈里:現代藝術家相信一個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確比坐在寶座上的國王還要美;當遠處主人滿載麥子的大車在重壓下呻吟時,我看到三個彎腰的農婦正在收穫過的田裡撿拾落穗,這比見到一個聖者殉難還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靈。這幅油畫,使人產生可怕的憂慮。它不像庫爾貝的某些畫那樣,成為激昂的政治演說或者社會論文,它是件藝術品,非常之美而單純,獨立於議論之外。他的主題非常動人,精確;但畫得那樣坦率,使它高出於一般黨派爭論之上,從而無需撒謊,也無需使用誇張手法,就表現出了那真實而偉大的自然篇章,猶如荷馬和維吉爾的詩篇。

後世影響

此畫米勒作於1857年,是表現農民生活情境的作品,引起資產階級輿論界的廣泛關注。

重要展覽

2012年11月16日,《米勒、庫爾貝和法國自然主義:巴黎奧賽博物館珍藏》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進行展覽,其中,米勒的代表作品《拾穗者》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作者簡介

讓·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出生於法國諾曼第省格魯契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兄妹多而和睦,自幼參加田間勞動,淳厚樸實是他天生的秉性,勤勞清貧成了他生活的習慣。他23歲到巴黎,拜畫家德拉羅什為師,由於師生不和諧而離開。到羅浮宮向米開朗基羅普桑曼特尼亞作品學習。1849年遷到巴黎附近的楓丹白露,後又遷到巴比松村定居。以《簸谷者》為起點,開始了他那偉大的農村風俗畫的創作。此後27年堅持邊勞動邊作畫,上午下地乾農活,下午在家作畫,生活貧困,常有“斷炊之虞”。他的繪畫主要反映農民生活,他滿懷對受苦農民的無限深情,以深厚樸實的繪畫語言去歌頌農民那種真摯、勤勞、樸實、善良的美德,反映他們生活的不幸與頑強的生命力。對這不合理的社會予以揭示與控訴。他是一位典型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一生畫了80多幅作品。主要作品有《播種者》、《拾穗者》、《牧羊女》、《晚鐘》、《小鳥的捕食》等。米勒的藝術語言十分平靜,造型概括,情調含蓄,筆法樸實。他常常用默寫的方式來記錄他的感受和印象,畫風蒼茫沉寂,質樸凝重,色調渾厚,感情真摯動人,人物形象莊重而富有紀念碑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