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南部克勒芒舉行的一次宗教會議(日期是1095年)上,時任教皇的烏爾班二世號召基督徒要進行東征。東征純粹出於宗教動機。烏爾班二世在大會上指出:“在東方,穆斯林占領了我們基督教教徒的‘聖地’(耶路撒冷),現在我代表上帝向你們下令,懇求和號召你們,迅速行動起來,把尋了邪惡的各族從我們兄弟的土地上消滅乾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勒芒宗教大會
- 時間:1095年
- 屬於:宗教會議
- 事件:東征
簡介
主要經過
這是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1月在法國南部土魯斯的克勒芒召開的宗教會議的最後一天,前八天都只是在討論教務問題,今天,教皇將在克勒芒的廣場上主持十字軍東征的動員大會。
14名大主教、200名主教、400多名修道院長、5名公爵、14名伯爵、來自歐洲各國君主的使臣、成千上萬的騎士、神職人員以及在會場外聚集的從四面八方聞訊而來的農奴和平民,紛紛將他們包含各種渴望的目光投向主席台中央,頭戴代表教皇無上權威三層冕的教皇烏爾班二世。
面對自己苦心積累的事情終於走出第一步,烏爾班二世開始了他的演說:
“正如你們所知,一個來自波斯民族,塞爾柱突厥人已經入侵我們東方兄弟國家,他們一路攻打到地中海,直到布拉·聖喬治,在羅馬尼亞,突厥人7次攻打基督教徒,7次獲勝,又侵占我們的聖地——耶路撒冷,他們在大肆蹂躪上帝國度,毀壞了基督教堂,擄殺虔誠上帝的子民,污辱貞潔婦女,貪婪地飲著受洗兒童鮮血。如果讓那些魔鬼的奴隸統治主所信任子民,那將是件多么令人羞恥的事。”
“如果你們仍然無動於衷,上帝的信徒就會在這次入侵里犧牲更多,我要勉勵你們,懇求你們——不是我,是主親自勉勵你們,基督使者們,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級的人,乃至所有騎士和士兵、富人與窮人,都必須迅速給以東方基督教徒援助。把兇惡的民族趕出我們領土,我告訴在座各位,也通知不在場人:這是主的旨意。”
“讓我們投入一場神聖的戰爭——一場為主而重獲聖地的偉大的十字軍東征吧!讓一切爭辨與傾軋休止,登上赴聖地的征途吧!從那個邪惡種族手中奪回聖地吧!”
“那個地方(耶路撒冷),如同《聖經》所言,是上帝賜與以色列後嗣的,遍地流著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地中心,其肥沃與豐富超過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個充滿歡娛快樂天堂。我們這裡到處都是貧困和飢餓與憂愁,連續七年荒年,到處都是悽慘景象,老人幾乎死光,木匠們都不停地釘著棺材,母親們悲痛欲絕地抱著孩子屍體。東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和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們憑什麼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呢?”“一個遭人蔑視,受撒旦支配墮落的民族,假如戰勝一心崇拜上帝,以身為基督教徒而自豪的民族,是多大恥辱啊!假如你們找不到配得上基督教徒這個身份士兵,主該如何責備你們啊!”
“讓那些從前十分兇狠地因私事和別人爭奪的人,現在為了上帝去同異教徒鬥爭吧!——這是一場值得參加,終將勝利的戰鬥。讓那些過去做強盜的人,現在去為基督而戰,成為基督的騎士吧!讓那些過去與自己的親朋兄弟爭鬥不休的人,理直氣壯地同那些褻瀆聖地的野蠻人戰鬥吧!讓那些為了微薄薪水而拚命勞動人,在東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恆的報酬吧!身心交瘁的,將會為雙倍榮譽而勞動,他們在這裡悲慘而窮困,在那裡將富裕而快樂。他們是主的敵人,在那裡將成為主的朋友!”
“毫不遲疑地到東方去吧!凡是要去的人都不要再等待了,趕緊回去料理好事務吧,要籌備足經費、置辦好行裝,在冬末春初之際,奮勇地踏上向東征途!”
“本著主賜予我的權柄,我鄭重宣布:凡參加東征所有人,他們死後靈魂將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煉獄裡經受煎熬;無力償還債務的農民與城市的貧民,可免付欠債與利息,出征超過一年可免納賦稅。凡動身前往的人,如果在途中、不論在陸地或海上、或在反異教徒的戰爭里失去生命的,其罪愆將在那一瞬間獲得赦免,並得到天國的永不朽滅的榮耀。”
“向著東方出發吧!不要猶豫,不要彷徨,為榮耀我主,去吧!”
儘管在烏爾班二世演說時,風雪悄悄地從天而降,而且越下越大,在場的人員卻隨著教皇激動人心的說辭或熱淚盈眶,或熱血沸騰,無一不沉浸在向東方進軍之後靈魂得到救贖和大撈一把的幻想之中,仿佛在灰濛濛的天空里看到縷縷陽光。當教皇煽動性的演說話音剛落,在場者異口同聲地迸發出“如主所願”的呼喊。教皇隨即宣告:“這是十字軍團結的呼聲!從軍的人,在出發時都將十字佩戴在胸前;回來的時候則改佩在背上,作為他們完成了神聖任務的表示。”在場人員立即爭先恐後地向神職人員領取一方繡有紅色十字的布制徽標,掛在自己的臂上或胸前,作為“走上主的道路”的標誌。
第二年春,首批“十字軍”出征了,但他們回來時沒敢有把十字佩戴在背後,因為他們帶回來的不是夢想中的財富,而是恐怕一生都抹不去的死亡的陰影。
窮人的悲劇:
“到東方去!討伐異教徒!!解放聖城耶路撒冷!!!”仿佛得到了在冬季天空中盤旋的徹骨寒風幫助,克勒芒的呼聲在一夜之間就傳遍西歐大陸每個角落,各地的回響連教皇自己都感到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熱烈。對於虔誠的信仰者來說,還有什麼比聖地——那個基督受難、復活的地方更崇高呢?還有什麼比教皇——這個“聖彼得的代理人”的話更值得依賴呢?還有什麼比“異教徒”更可惡、更值得仇視的呢?對於財富和土地的追求者來說,還有什麼比到傳聞中極度富庶的東方去冒險更吸引人呢?還有什麼比對外擴張領土更具誘惑性呢? 幾乎所有人都行動起來,以自己的方式組織隊伍參與其事。這當中卻沒有包括歐洲最強大的三位君主,因為主教冊封權的問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法國國王腓力一世、英國國王威廉二世(紅臉威廉或譯作威廉·盧弗斯,由於人名、地名的翻譯上各有差異,為方便諸位,以後儘可能都羅列出來)都被教庭禁止參加這次行動。在這三大君主內心深處有沒有一絲的悔意呢?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英法兩國不久就跟羅馬城修復了關係,但也可能是他們不希望被處以“絕罰”。(絕罰:拉丁文Excommunicatio的意譯,直譯為“斷絕往來”。這是教會給予神職人員和教徒的一種處分,受處分者的教籍被革除,“靈魂不得入天堂”。在中世紀的歐洲,遭絕罰者是沒有人願意與他來住的,教庭常用來對付世俗帝王,因為帝王一旦被“絕罰”,臣民以前對他所立的一切誓詞與義務就即時無效,不需再對其效忠。)
原本規定出發的時間是聖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2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有一支隊伍踏上了征程,他們的領袖是法國亞眠修道院的隱修士彼得。這個彼得,據說在前往耶路撒冷朝聖時遭受到“異教徒”的“不公平、粗暴的對待”,他返回歐洲後到教皇面前哭訴,並稱自己在聖墓前得到基督的指示,要他回來號召人們前往拯救耶路撒冷。
彼得很有宣傳鼓動的才能,他在法國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召集了一支約二萬人的隊伍向萊茵河地區進發,這支被邱吉爾稱為“積極而渙散”的隊伍幾乎全部都是農奴或貧農,他們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群,對擺脫眼前的貧苦與飢餓的心情比其他階層更為迫切;他們也是西歐社會裡最缺乏知識的一群,在宗教信仰上的執著與狂熱比其他階層更為高漲,因此,他們很容易就被聲稱得到上帝指示而來的彼得煽動起來。更令人驚訝的是,歐洲各地更多的農民也紛紛湧來追隨彼得:在神聖羅馬帝國,“著名”的“光蛋騎士”華爾特帶領著一支萬餘人、以平民百姓為主的隊伍來了;在法國,“無人不識”的“窮漢騎士”羅吉特帶著萬餘人來了;斯堪的納維亞的農民來了、英國的農民來了、西班牙的農民來了、義大利的農民也來了,他們有的孤身上路,有的拉家帶口,有的駕著牛車,有的騎著瘦馬,有的徒步而行,有的扛著用自己全部家當換回來的長矛,有的帶著自己的農具,有的只拿著一隻木製的十字架,有的甚至赤手空拳;沒有嚮導,就用山羊和雌鵝引路,總之一切聽天由命。他們衣衫破爛的程度各不相同,但都新綴著一個十字,他們的內心響徹著一個聲音:參加十字軍,就可以安居樂業,就能夠逃避債務,不管是殺人或被殺,靈魂都將直升天堂,這樣的好事還能上哪去找呢? 就這樣,大約有八萬人云集在萊茵河畔。儘管搞不清楚通往聖地的路在何方,儘管此行生死未卜,儘管當中沒有幾個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儘管裝備極差、組織紀律鬆散,但他們還是懷著一腔對信仰的熱忱,分五批出發了!
渡過萊茵河之後,窮人十字軍們才發現他們面臨著一個大難題:隊伍沒有任何補給!怎么辦?有的人到附近的城市和村莊去乞討,但是經歷了七年大荒,到哪裡找這么多的物資提供他們呢?這時候,急紅了眼的十字軍身上的流氓性就顯示出來了——搶!彼得的隊伍在法國時就曾經乾過這種勾當。於是,這支“上帝的隊伍”就象強盜一樣開始沿途燒殺搶掠,自多瑙河向東的路上漸漸有了血腥味——在匈牙利,窮人十字軍攻占了塞姆蘭,奪走了錢財和4000多個匈牙利人的生命;在拜占庭的國土上,窮人十字軍洗劫了貝爾格勒和尼什郊區。然而,當地人民頑強的抵抗也使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塞爾維亞的總督用武力狠狠地教訓了這群不速之客,窮人十字軍在這一戰中損失近半。終於,在保加利來的索菲亞,窮人十字軍與拜占庭達成妥協:他們不再搶掠,並且保證在一座城市前停留不得超過三天,那么拜占庭方面就為他們提供補給。1096年秋天,窮人十字軍終於抵達拜占庭的帝都君士坦丁堡,此時只剩下約3萬人左右。拜占庭皇帝亞歷克修一世早就對這支隊伍充滿了厭惡,為了避免君士坦丁堡遭受任何意想不到的損失,拒絕讓他們進城,並且很快就送他們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讓他們到小亞細亞去打塞爾柱突厥人。長途跋涉之後窮人十字軍已經疲憊不堪,他們既沒有統一的指揮,也沒有具體的作戰計畫,只是懷著對“異教徒”的仇恨,就向塞爾柱突厥人的重鎮尼西亞撲去。
塞爾柱突厥帝國在此時已經分裂成摩蘇爾、大馬士革、安條克(安提阿)、的黎波里、阿勒頗(阿萊普)等數個彼此帶有敵意的地區,其中在小亞細亞成立了羅姆蘇丹國,尼西亞便是它的首都。得知有敵對的軍隊渡海過來,突厥人自然不敢怠慢,連忙組織力量迎擊。
可憐的西歐農民們,他們連做夢都沒想過會面對如此強有力的對手,經過兩場如同屠殺遊戲一樣的“戰鬥”之後,窮人十字軍被突厥人的劍矢所擊潰,僥倖保住性命的,在彼得的帶領下,由亞歷克修一世安排返回歐洲。雖然亞歷克修一切都做得小心翼翼,但彼得認為“上帝的隊伍”絕不可能輸,一定是拜占庭人從中作梗。這也為日後拜占庭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