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
《人工耳蝸植入》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音像製品,由同濟醫科大學製作,適合於醫學院校本科生、大專生以及住院醫師學習使用。...
聽覺植入裝置包括人工耳蝸、振動聲橋、骨橋、聽覺腦幹植入等人工電子裝置,它們需要通過手術植入到人體內,使感音神經性耳聾、傳導性耳聾以及混合性耳聾的患者恢復聽力...
人工耳蝸技術是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方法。人工耳蝸是根據耳蝸生理原理開發的一種電子仿生裝置,是聽力學、醫學、生物醫學、微電子學、材料學、機械學相...
《人工耳蝸臨床技術操作規範》是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的檔案。...
又名骨蝸管,蝸螺旋管是耳蝸的構成之一,是由骨密質圍城的骨管,圍繞蝸軸盤曲約兩周半,管腔的底部較大,通向前庭,行向蝸頂的官腔逐漸細小,以盲端終於蝸頂。...
先天性耳蝸畸形又稱Mondini內耳發育不全,是最常見的一種內耳畸形。該病可為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疾病,也可為非遺傳性疾病。本病系耳胚胎髮育障礙所致。妊娠期母體...
又稱電子耳蝸或人工耳蝸。適用於中青年雙側極度耳聾,使用高功率助聽器無效,耳內無活動性病變。X線斷層拍片或CT檢查證明內耳結構正常,耳蝸電圖無反應,鼓岬或圓窗電...
耳顯微外科手術、耳科學與聽力學的臨床及電生理研究。尤其擅長人工耳蝸植入術,中耳炎鼓室成形術以及面癱、眩暈耳腫瘤等治療。潘滔教育經歷 ...
專家指出,中到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可考慮植入“振動聲橋”,費用可比人工耳蝸節省一半。臨床治療感音神經性耳聾系指耳蝸、聽神經和聽覺通路的病變。感音神經性聾...
2010年-2011年美國南加州大學House耳科研究所訪問學者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工作14年,擅長耳硬化、中耳炎手術治療、人工耳蝸植入術、周圍性面癱手術治療、耳聾診斷與...
成功實施外耳廓再造術和人工耳蝸植入術109台,累計救助92個貧困家庭,救助總金額為1892577.45元 [2-3] 。 “華夏復聰基金”設立於2017年12月,為重慶市殘疾人福利...
在歐美國家,對於那些既不適合配戴助聽器,也不能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的耳聾患者,可以選擇骨錨式傳導技術恢復聽力,目前已有超過6萬名患者接受了這一治療。在臨床接診的...
根據內耳X線體層攝影和胚胎髮生學將內耳畸形分為5類,即迷路缺失、共同腔畸形、耳蝸未發育、耳蝸發育不全和不完全分隔型。此外大前庭導水管綜合症也是常見的導致感...
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耳鼻咽喉科學博士,美國Oregon Health Science University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耳蝸生理及人工耳蝸植入博士後,“國家人工耳蝸救助項目”...
耳蝸埋植術、鼻竇內窺鏡發展史簡介及其在小兒的套用、鼻出血、鼻和鼻中隔畸形、先天性鼻畸形、鼻一鼻竇炎性疾病、蝶竇手術、舌手術、扁桃體摘除術和擠切術、腺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