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底利耶

考底利耶

考底利耶,古印度政治家,哲學家,摩揭陀國孔雀王朝大臣,曾協助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孔雀王朝。擅長權謀,後人稱之“印度的馬基雅維利”。出身於婆羅門家庭,原籍坦叉始羅、後遷居華氏城。曾協助旃陀羅笈多國王抗擊亞歷山大入侵,推翻難陀王朝。旃陀羅笈多死後,輔佐其子和王位繼承者賓頭沙羅執政。

基本介紹

  • 本名:考底利耶
  • 別稱:橋底里耶或闍那迦
  • 所處時代:古印度
  • 出生地:古印度
  • 主要作品:《政事論》、《利論》
  • 外文名:英文Kautilya
  • 時代:約前四世紀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及觀點,孔雀帝國,魚的法則,“曼茶羅”理念,自然動物保護區,其它觀點,

人物生平

考底利耶(俄文Каутилья英文Kautilya約前四世紀)一譯“橋底里耶”或“闍那迦”(Canakya)。
相傳著有《政事論》(俄文Артхашастра 英文Arthashastra 亦譯《政治經濟理論》、《利論》或《治國安邦術》)。內容廣泛,包括內政、外交,民政,軍事、經濟,法律和科學等,並提到中國的絲。全書共十五卷、一百八十篇、一百五十章,作為旃陀羅笈多及其後繼者從政指南,為古印度重要政治文獻。

相關事件及觀點

孔雀帝國

孔雀帝國的結構和履行的職責在《政事論》一書中予以闡明。考底利耶是一位徹底的現實主義者,他獻身於“成千上萬的國王所拒絕接納的財富之女神”。他的目的是要將“像不好的母牛那樣不結果實”的荒原改變成一個“美好的國家”,他對美好的國家作了如下的解釋:
在王國的中心區和邊圍地區擁有首府和省會……力量強大,足以壓服部近地區的國王;沒有一片片泥濘的、多岩石的、凹凸不平的荒蕪的土地,也沒有陰謀家、虎狼之徒、野獸和大片的曠野……擁有肥沃的土地、礦山、樹林、成群的大象和牧場……用水不靠下雨……商品豐富多樣;能夠承擔起供養龐大的軍隊和交納繁多的賦稅的重擔;居住的農民都具有樂善好施、積極肯乾的品質……這些就是一個美好的國家所應有的優點。
無論如何,這些優點在孔雀帝國可見到一些。養護很好的公路上,成群的商人、士兵、王室信使和行乞的托缽僧往來不絕,車輛眾多,使正式的公路法成為必需。對東海岸羯陵伽的征服促進了貿易,一個海事部專門維護航道和港口。許多寺院的題詞證實了向寺院捐款的商會和行會的富有和慷慨。首都華氏城被稱為“花城”,以它的公園、公共建築物、九哩多長的河邊地和吸引國內外學生的教育制度而聞名於世。
所有這一切全靠“國王提取的六分之一”的收成來供養,不過,國王提取的收成實際上常提高到四分之一,留給農民的僅夠維持生存。法律是嚴厲的,維持秩序的手段也是無情的。軍隊號稱有70萬人,配備9000頭大象和10000輛戰車。精幹的密探無處不在,通過信使和信鴿將一連串的報告送交首都。嚴酷的刑罰在《政事論》一書中列有18種,常用作懲罰和逼供的手段。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高效率的、嚴厲的、官僚政治的社會,充分體現了考底利耶所說的名言:“政治學是懲罰的科學。”
考底利耶說:“寶庫建立在開礦的基礎上,軍隊建立在寶庫的基礎上,擁有軍隊和寶庫的人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魚的法則

考底利耶因主張在對外關係中遵循欺騙法則,即非倫理方式而聞名於世。考底利耶十分明確地指出,在遵循"魚的法則",即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裡,國王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成為一個擁有無上權勢的征服者,因為只有規模和權勢龐大、且國內不存在任何不穩定情形的帝國,才能遏制大魚或外來入侵者。
為此,一位印度國王要想獲得成功,唯有明了怎樣在針對鄰國的各種方法中做出戰術上的選擇。有哪些根本的選擇呢?考底利耶為我們提供了6種方案:
第一,和平共處:當一國處於劣勢時,應謀求與強大的一方協調和共處;
第二,戰爭:實力占優的一方應發動戰爭;
第三,中立:認為敵人無法傷害我、同時我也不夠強大到足以摧毀敵人時,應維持中立;
第四,進攻:擁有進攻所需的手段的國家應對敵人發動進攻;
第五,聯盟:缺乏防護自己所需的實力的國家,應尋求他國的保護;
第六,雙重政策:與一國實現和平,而對另一國發動戰爭,以實現其目的。
考底利耶指出,通過對上面所述方法單獨或綜合的運用,就能夠建立一個足以確保自己生存的強大的帝國。

“曼茶羅”理念

“曼茶羅”理念亦源於考底利耶的論述。
“曼茶羅”意指一系列的圓圈,在各層圓圈中,一個國家最直接的鄰國總是被視為敵人,而緊鄰著的外圈,即敵人的鄰國則被視為朋友,依此類推。曼茶羅的精妙之處就在於: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印度必須要依現實的利益而論。

自然動物保護區

很多人想當然以為自然保育的理念是西方世界發明的,這並不對。早在公元前三百年,考底利耶已經劃定了一個公園,作為動物棲息之所,任何人士不得捕殺它們;印度阿育王更於公元前約一百五十年制訂法律,宣布某些動物為受保護物種,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條保護動植物的法例。

其它觀點

《政事論》中提出: “英明的君王以臣民之樂為樂”。
考底利耶認為:“常常被引用來證明在印度古典傳統自由和寬容是不受重視。”
考底利耶也認為“否定上等階級——稱做阿亞(Arya)——的個人自由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雖然考底利耶的關注對象只是限於社會上層群體,但正是在這個層面上,考底利耶形成了“一種關於良好生活的觀點”,“它與一個以自由價值取向的倫理體系,是完全相融的。”而“與古希臘思想中關切對象只是自由男性而非奴隸或婦女沒有大的區別。”
《政事論》中就有關於腐敗問題的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