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河口白蛤
- 外文名:Mactra veneriformis, Reeue
- 學名:四角蛤蜊
- 產地名稱: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
- 品質特點:肉質肥滿,味道鮮美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1813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2年8月3日
產品特點,感官特徵,品質指標,價值功效,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感官特徵
老河口白蛤貝殼薄,略呈四角形,兩殼膨脹。生長線明顯,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生活於潮間帶中下區及淺海的泥砂灘中。
老河口白蛤最大的外觀特徵是殼面顏色較深,呈黑色或灰黑色,肉質肥滿,味道鮮美,是因為這一帶海區灘涂底質平坦,水流較緩,粉砂型灘泥,餌料生物豐富等特定的因素所造就的,為蛤中上品。
品質指標
由於適宜的底質、良好的水質和豐富的餌料資源,老河口一帶的白蛤肉質鮮美,味道獨特。
白蛤的營養特點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白蛤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胺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是一種低熱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
價值功效
《本草經疏》中記載:“白蛤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鹹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除這種傳統用法外,還對蛤蜊組織進行化學提取,提取物稱為蛤素。動物實驗證明,蛤蜊對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緩解作用。
《本草經集注》中記載:白蛤肉和韭菜經常食用,可治療陰虛所致的口渴、乾咳、心煩、手足心熱等症。常食蛤蜊對甲狀腺腫大、黃疽、小便不暢、腹脹等症也有療效。
現代醫學認為,白蛤肉燉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
中醫認為白蛤具有滋陰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
產地環境
壽光地處中緯度帶,北臨渤海,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受冷暖氣流的交替影響,形成了“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爽涼乾旱,冬季乾冷少雪”的氣候特點。歷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年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607.4小時,日照率為49%,10℃以上日照時數為1568.6小時,占總日照時數的60%。全年平均氣溫12.6℃,受大陸性氣候和海洋季風的雙重影響,氣溫變化較劇烈,春季溫度回升較快,夏季天氣炎熱,平均氣溫23℃,日最高溫度在30℃以上的時間,平均每年68天。秋季氣溫逐日降低,平均氣溫19℃,有寒流出現。冬季從12月份開始,平均氣溫在-1.0℃以下,日氣溫低於-10℃以下的時間平均每年22天。四季分明,乾濕度非常明顯。北臨渤海萊州灣,該海區地勢低平,坡降較緩,坡度為0.2×10-3,屬粉砂淤泥質型海岸,含砂量為70%-80%。平均水深較小,有彌河、丹河、旺河、小老河、織女河等多條河流注入,附近還有濰河、白浪河等入海,因為有多條河流入海,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和有機物,水質肥沃,為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水體中的有機物質也較豐富,餌料生物種類繁多,數量豐富,特別適宜於白蛤生長。
據《壽光年鑑》記載:“老河口海區浮遊動物總生物量夏季比春季高,春季50-100毫克/立方米,夏季100-250毫克/立方米 ,PH值7.2-8.3,鹽度15.38-28.53‰,溶解氧5.67-10.51毫克/升,淺海漁業資源豐富,灘涂魚蝦貝種類繁多”。其中白蛤就是這一帶眾多貝類中很有經濟價值的一種,因這一代緊鄰老河,所以當地老百姓通常叫做老河口白蛤。
白蛤棲息環境要求:白蛤大多棲息在風浪較小的內灣、且有適量淡水注入的中、低潮區,但鹽度較高的沿海島嶼和數米深的潮下帶,也偶有發現;棲息底質,以含砂量為70%-80%的砂泥灘數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灘和含泥量極少的砂地或礫石地帶,雖也有發現,但數量甚少。通過以上對老河口一帶地理環境和白蛤所要求環境的對比可以看出,老河口一帶海區無論地勢、底質、水質、餌料、鹽度等各項指標都特別適合於白蛤的生態習性,從而誕生了著名的老河口白蛤。
歷史淵源
據1991年《山東省志·水產志》第53頁記載:“四角蛤(白蛤)貝殼堅厚,略呈四角形,故名四角蛤。主要分布在壽光一帶沿海,以萊州灣沿岸產量較高。分布面積8萬畝,資源量約為6.6萬噸。另據《1981年壽光縣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區劃報告—水產資源》中第7頁記載:四角蛤蜊(即白蛤)分布區域,密集區為高中潮區,低潮區中上部也有分布;分布面積9919萬平方米;分布密度,平均305克/平方米;資源總量33130噸。
從以上山東省和壽光市兩個歷史材料可以清楚的看出,壽光白蛤的資源量正好占據全省資源總量的50%。充分證明白蛤在壽光沿海歷史上就是最重要的棲息地和生產場。老河口一帶的白蛤產品2009年被評為無公害產品,保護區2008年被認定為山東省漁業標準化示範基地;2009年被農業部認定為水產品健康養殖示範場。
由於鮮美的口味和豐富的營養,在當地也創造出了花樣繁多的烹飪方法,如:原味白蛤、白蛤湯麵、芙蓉白蛤、菠菜白蛤湯、鐵板白蛤、麻辣白蛤等已成為廣泛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
生產情況
老河口白蛤自七十年代末在壽光老河口海區形成自然種群,並形成捕撈產量,八十年代初開始進行人工增養殖,2012年增養殖面積20000多畝,年產量15000餘噸。
產品榮譽
2012年8月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老河口白蛤”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8年1月,老河口白蛤入選壽光首批“文化名品”。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老河口白蛤地域保護範圍:壽光市營里鎮老河口沿海一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9°00′00″-119°04′00″,北緯37°15′00″-37°17′00″。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環境:保護區自然環境優良,水質肥度適宜,鹽度適宜,適口餌料豐富,而且以白蛤喜食的圓篩藻、舟形藻、菱形藻等底棲硅藻類居多,透明度0.3-1.0米左右,海況水質符合GB11607的規定要求,為白蛤的繁衍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為進一步保護好這一地方優質資源,2008年9月22日以壽光市海惠集團為依託,成立了壽光市海惠海水養殖專業合作,以海惠集團貝類養殖場為發展基地,實行“企業+合作社+基地”的經營管理模式,重點對白蛤實行統一苗種供應、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和產地認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包裝銷售的“六統一”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分散生產經營的質量監管、安全保障難的問題。在生產管理中總結出了“五防”、“五勤”的管理經驗。“五防”是:防洪、防暑、防凍、防人踐踏、防敵害。“五勤”是:勤巡邏、勤查苗、勤修堤、勤清溝、勤除害。實現了封灘護養,劃定產卵場,限制捕撈量,禁止人為破壞,有計畫地移養,增加資源量。初期在種苗稀少的地方先行移播苗種,在自然貝苗分布不勻的灘面可移密補稀,促進生長,限制捕撈季節和規格,繁殖期禁止采捕,達到商品規格(體長3厘米以上)後進行輪捕、銷售,以有利於貝苗的再附著。截至2012年,該合作社擁有投資社員111人,發展社員398戶。
2、場地選擇及整理:養殖場地應選擇底質以細砂或泥砂為主(含砂量在60%-80%)風浪較小,平坦,穩定的中低潮區海灘,場地選好後應進行平整除害,用高0.5米左右的聚乙烯網片把整個養殖場地圍起來,較大的養殖場地還應再用網片隔開,分為若干小區,以免白蛤移動時堆積在場地一端。
3、放養密度:應視養殖目的和海區狀況而定,屬於暫養的,密度可大一些。一般養成中投放殼長2厘米的幼蟲(每千克500個左右)時,每667平方米可控制在500-700千克。
4、播苗:播苗可在潮水退出灘面時進行,將幼貝均勻地撒在灘上。亦可在漲潮時用船裝運至預先插好標記的灘涂上均勻撒播。
5、養成管理:養成期要防災、防害、防逃。大風暴雨之後要檢查攔網情況,若白蛤因風浪翻滾成堆應及時疏散。對養殖區內的敵害性螺類,魚類,蟹類和鳥類要經常采捕或驅趕,一般春天播放體長2厘米的幼貝,秋後可長至3厘米。白蛤長到3厘米左右便可收穫,除繁殖期外,其他時間均可采捕。
6、生產管理:整個保護區海域實施分片承包管理,以人工增殖、護養為主,實行“輪捕輪放,捕大留小”的生產和管理模式,制定嚴格的質量安全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將水質監測、教育培訓、技術措施、檢查和管理制度、產地環境保護以及獎罰制度等彙編成冊,分發到各個會員手中,保證各項制度具有適合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 質量安全規定
嚴格按照以上“特定生產方式”中產地環境、苗种放養、生產管理中的生產要求符合GB18406.4-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NY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NY570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標準》、NY5073—2001《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組織發展生產,完善質量管理細則,確保老河口白蛤的質量安全。
專用標誌使用
在保護區地域範圍內的所有白蛤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老河口白蛤地理標誌,須向壽光市海惠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外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老河口白蛤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1、包裝:所用包裝材料兼顧堅固、潔淨、無毒、無異味。所有類型包裝符合GB7718的規定。內包裝採用清潔無毒的塑膠袋(盒、瓶)、麻織品等。每袋大小基本均勻,重量可根據需要自行設計,以25-50千克為宜。
2、包裝標識:產品外包裝上標明產品名稱、產品等級、商標、條形碼、食用方法、貯存指南、單位名稱、單位地址、產品標準標號、生產日期(批號)、數量、毛重(千克)、聯繫電話等。
3、貯存:剛出水的白蛤體內含有細沙,需在暫養池中進行吐沙處理,暫養池要求環境潔淨衛生、陰涼、無毒、無異味,以水泥池為好,並配有微管充氧,放置時以一層為宜,以免因重疊其不易張口而吐沙不盡,暫養水的鹽度以10‰-20‰左右為宜,溫度保持在23℃,同時在避光無擾動的條件下,吐沙效果最好。暫養放置密度越小,吐沙效果越好。但從含沙量、口感和經濟性等綜合效果考慮,暫養吐沙放置密度為10-15千克/平方米時,可得到吐沙質量滿足食用要求的合格的貝肉。暫養時間達到16小時以後,其吐沙效果已滿足需要。
4、運輸:運輸工具清潔、無毒、無異味,禁止與有毒、有害或有腐蝕性的物品混運,運輸途中防止日曬雨淋、蟲害、有害物質的污染,活體運輸時採用透氣性良好的麻袋進行乾法運輸,需要保持濕潤,常溫條件下超過5小時需要冷藏車保持在5℃-10℃低溫運輸,具體根據運輸時間長短適當調整溫度,裝卸時要輕拿輕放,防止機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