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本草經集注
- 作者:陶弘景
- 類別:醫學著作
- 頁數:共7卷
- 出版時間:公元480-498年前
《本草經集注》,古代藥學著作。共七卷。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編著於(約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認為《本經》自“魏晉以來,吳普、李當之等更復損益,或五百九十...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
《神農本草經集注》外文名Shennong Bencao Jing Jizhu;Variorum of Shennong s Classic of Materia Medica,中藥著作,南北朝梁陶弘景撰。...
全書共載藥844種(一說850種),分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谷、有名未用9類,在《本草經集注》的基礎上增加了山楂、蕓薹子、人中白、鮮魚、...
《開元寫本草經集注序例殘卷》是書名。本書是根據敦煌出土唐人抄錄的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例部分的影印本。...
《新修本草》是初唐人孔志約參與編輯,它以陶宏景的《本草經集注》為基礎,糾正某些錯誤,又增益一百二十種藥物,收藥連八百五十種。共五四卷,其中有彩色圖譜二十...
本草,始見於《漢書·平帝紀》,古代中藥類的書籍多稱本草,《說文》中說:“藥,治病草也。”宋 嘉祐中掌禹錫 等復增藥八十二種,為《嘉祐補注本草》;政和...
《圖經本草》全書21卷,見於現存的古籍中的藥條就有780種,其中新增103種,635種藥名下附本草圖933幅,多數圖是寫實圖,形象逼真。實際上這是一部全面描繪植物的...
《本草經集注》車前子條有陶隱居注云:韓詩乃言芣苢是木,似李,食其實,宜子孫。此為謬矣。《爾雅》:芣苢,馬寫。馬寫,車前。郭璞注云:今車前草,大葉長穗,好...
《本草經集注》考輯復《本草經集注》經過輯複本提要重輯本序輯校說明《雷公炮炙論》《雷公炮炙論》考輯復《雷公炮炙論》提要...
本草才發展成為書籍的形式是在後漢以後(公元一世紀)。在梁代(公元六世紀)本草書籍迅速增多,其中有名的是陶弘景的《神農本草經集注》,收入大約700種藥物,以後幾經...
其次,用不同簡稱標明文字出處:如以“唐附”表示《新修本草》新增藥,以“今附”表示《開寶本草》新增藥,以“陶隱居”為《本草經集注》注文,以“唐本注”為...
《開寶重定本草》即《開寶本草》,古代中藥學書籍。北宋初期宋政府曾兩次修訂本草,根據文獻資料所作的注文,則冠以“今按”,根據當時藥物知識作的注文冠以“今...
《本草崇原集說》,本草著作,3卷。清代仲學輅(昂庭)撰,約成書於清末。作者以《本草崇原》為主體,兼取其他有關材料,參酌己見,纂集成書。書成後仲氏病故,後...
《名醫別錄》,藥學著作。簡稱《別錄》,3卷。輯者佚名(一作陶氏)。約成書於漢末。是秦漢醫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藥物的藥性功用主治等內容有所補充之外,又補...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號華陽隱居(自號華陽隱居)。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
木斛是一個草藥名,中醫可入藥,出自《本草經集注》。...... 木斛是一個草藥名,中醫可入藥,出自《本草經集注》。中文名 木斛 性質 草名 特點 中醫可入藥 ...
地漿,中藥材名。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和中。治中署煩渴,傷食吐瀉,脘腹脹痛,痢疾,食物中毒。①《本草經集注》:治諸菌毒。②《別錄》:主解中毒煩悶,③《...
《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 Yù Xiè 別名 白玉屑 來源 為礦物軟玉的碎粒 【出處】《本草經集注》【拼音名】Yù Xiè【別名】白玉屑(《中國醫學大辭典》)。...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發散風寒,通鼻竅。 主治 風寒感冒,鼻塞,鼻淵。 相關配伍 《本草經集注》:芎窮為之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