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

對於老年糖尿病的年齡概念目前尚不統一,國內多採用1980年聯合國提出的60歲以上者的糖尿病為老年糖尿病的劃分,有些國家以65歲為分界線。老年糖尿病按其發病時間可分為老年期起病的糖尿病和青壯年起病而延續至老年期者。前者幾乎均為2型糖尿病;後者多數為2型糖尿病,但也包括極少數1型糖尿病。因此必須了解老年糖尿病的諸多特點,以便合理地進行防治。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enile Diabetes
  • 就診科室:內分泌科
  • 多發群體:超重者、肥胖者
  • 常見病因:遺傳、環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
  • 常見症狀:乏力、視力模糊、外陰瘙癢、陽痿等;常以併發症為首發症狀,如高血壓、腦血管病、視網膜病變和腎臟病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老年糖尿病的發病存在三方面因素:遺傳、環境因素和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作用不足。
1.遺傳基因
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人糖尿病遺傳方式以多基因遺傳為主。
2.環境因素
促使有遺傳基礎的老年人發生糖尿病後天發病因素很多。
3.胰島素原因素
人體逐漸衰老時,其總胰島素量雖有一定水平,但其中胰島素原相對增多。人類胰島素原抑制肝葡萄糖生產作用的活性只有胰島素的1/10,在相同的基礎狀態下,年輕人的胰島素原總分泌數和老年人相同;但在葡萄糖負荷後,血液循環中可測知的胰島素原老年人為22%,而青年人只有15%,胰島素原較多,也可能是老年人糖尿病增多的原因之一。
4.基礎代謝因素
人在逐漸衰老過程中,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參與人體活動的各級組織尤其是肌肉代謝下降,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
5.人體組織改變因素
人體逐漸衰老過程中,即使不超重,由於體力活動減少,身體組織即肌肉與脂肪之比也在改變,脂肪相對增加則會使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臨床表現

起病隱匿,易漏診,但超重及肥胖者占多數。雖然餐後血糖已有升高,僅有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乏力、視力模糊、外陰瘙癢、陽痿等,也常常以併發症為首發症狀,如高血壓、腦血管病、視網膜病變和腎臟病等的表現。易出現低血糖症狀,可能與熱量控制過低有關,病重臥床、活動量不足、優降糖或胰島素用量過大時出現。常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以心血管及神經病變、泌尿系統感染、腎病、眼病為常見,而高滲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為嚴重急性併發症,多發生於原來輕症糖尿病或無糖尿病史者,病死率常高達50%左右。主要誘因為感染、胃腸功能紊亂、停用胰島素,或在對症治療時補充過多葡萄糖、套用皮質激素等藥物所致。

檢查

1.葡萄糖測定
1999年WHO與國際糖尿病聯盟公布標準:空腹血漿血糖(FPG)≥7.0mmol/L(126mg/dl);餐後2小時血漿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具備以上兩項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老年人生理狀態下糖耐量降低,2小時PG增高明顯多餘空腹血糖增高,因此,對老年人必須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的測定。
2.尿糖測定
尿糖可作為診斷和評價糖尿病的參考,老年人腎動脈硬化,使腎小球濾過率低,尿糖的陽性率低,血糖和尿糖陽性負程度不符合。老年人應以血糖作為診斷和評價糖尿病的標準。
3.胰島素和胰島素釋放試驗
了解老年胰島素水平和胰島素釋放功能,以鑑別有無高胰島素血症和胰島素釋放功能受損的程度,對評價糖尿病程度、指導治療、判斷預後有重要意義。
4.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較長一段時間血糖的變化情況,對指導糖尿病治療有重要意義。糖化血紅蛋白特異性高,但敏感性差,可作為診治糖尿病的參考指標。

診斷

不分年齡,均用統一的血糖標準,目前仍採用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

治療

1.非藥物治療
(1)重視糖尿病防治知識宣教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往往存在焦慮心理,對本病認識不足,過分擔憂。對糖尿患者及家屬進行康復宣教,使其掌握糖尿病的知識,最終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2)飲食治療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是老年糖尿病的基本治療,適當控制飲食可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要做到嚴格控制主食,定時定量進食,同時也要做到均衡營養,保持體重穩定在標準體重的±5%以內。
(3)運動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體育鍛鍊非常有益,運動可以減輕體重,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更重要的是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壓,減低高凝血症的危險等。三餐後散步20~30分鐘是老年患者改善餐後血糖的有效措施之一。
2.藥物治療
(1)磺脲類:磺脲類藥物主要通過直接刺激胰腺β細胞促進胰島素的釋放,但對胰島素合成無影響,適用於具有一定胰島功能,無急性併發症的輕、中度糖尿病患者。
(2)雙胍類:雙胍類藥作用機制:一是增進外周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有與胰島素相同的作用;二是抑制腸壁細胞葡萄糖的攝取,並有抑制肝及腎臟糖異生作用,雙胍類藥物有賴於胰島素的存在才能有降血糖的作用。雙胍類藥物適用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與磺脲類藥物合用有協同作用,與胰島素合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3)噻唑烷二酮類:是新型的降血糖藥物,可以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該類藥也能降低血脂、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胰島素分泌,並有保護β細胞,改善胰島素應答的作用。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當患者進食時,同時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酶與糖類結合位點減少,這樣就減少上段小腸糖吸收高峰,延緩糖的吸收,從而抑制餐後高血糖。該藥主要降低餐後血糖,可以單用、與胰島素或雙胍類或磺脲類藥物聯合套用。適宜於老年糖尿病患者。
(5)胰島素:①胰島素治療適應證: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以維持生命和生活。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如果血糖仍然未達到控制目標,即可開始口服藥物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新發病並與1型糖尿病鑑別困難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時,應該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對於血糖較高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口服藥物很難使血糖得到滿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緩解可以部分減輕胰島素抵抗和逆轉β細胞功能,故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顯高血糖時可以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②常用胰島素製劑:胰島素按照來源和化學結構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按作用時間特點可分為: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和預混胰島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