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庭生活新轉變

老年人家庭生活新轉變

《老年人家庭生活新轉變》:老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叢書。本叢書特色:(一)立意,本套叢書針對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心理方面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進行適當的詮釋,並配以合理的建議,幫助老年朋友對老年心理學有充分興趣的朋友和關心老人的廣大中青年朋友來了解老人,關愛老人;陪伴老人度過心理轉變期,祥和幸福地度過晚年生活。(二)內容根據網際網路上熱點討論的老年話題以及社會上對於引起老年心理疾病的各種原因的日益關注,本套叢書分別從孤獨、老年學習、情緒、性格、離退休心理、人際關係、交往心理、老年期性心理、審美心理、長壽心理和心理衛生等熱點話題切入。通過本套叢書,指出當今社會出現的種種老年心理問題:黃昏戀、空巢老人、老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慰藉、癔症、抑鬱症、老夫少妻、臨終心理等等,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保健措施。(三)敘述方式每《老年人家庭生活新轉變》以幾個話題的方式著筆,通過實例開啟並提供相關的專家分析和心理學測評,幫助老年人科學合理地掌控自己的心理。以極強的故事性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以理論的剖析來進行疏導,以心理學測評來讓讀者進行反觀,加強其實用性,來達到真正為讀者服務的目的。

基本介紹

  • 書名:老年人家庭生活新轉變
  • 類型:心理學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8722979
  • 作者:陳露曉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社會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老年人家庭生活新轉變》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話題1 步入角色轉換易,笑迎晚霞滿天飛
話題引入 有關人類生命歷程的神話
一、老年期家庭環境的變化
(一)了解家庭成長的五個周期
(二)老年朋友在家庭中的現狀
(三)老年家庭生活的幾個問題
(四)和諧調節家庭矛盾的幾種方法
(五)學會“難得糊塗”

二、老年期社會角色的轉變
(一)角色轉變的兩種情況
(二)退休后角色轉變所出現的矛盾
(三)適應社會角色變化的基本條件

三、警惕更年期的心理危機
(一)更年期綜合徵表現
(二)更年期綜合徵的心理異常現象
(三)老年更年期綜合徵具體症狀
(四)更年期的心理調適及護理
(五)如何協調好更年期階段的家庭關係
(六)自修快樂寶典,讓笑聲沖淡煩惱

話題2 少年夫妻老來伴,難得紅顏到白頭
話題引入 感情篤深的孫老夫婦
一、解構家庭的含義
(一)老年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二)分析家庭角色的作用
(三)如何度過家庭周期的過渡時期
(四)關於老年人的愛情

二、老年夫妻的特徵和矛盾
(一)老年夫妻特徵
(二)老年夫妻之間常見的矛盾
(三)老年夫妻出現衝突的原因
(四)夫妻莫做“老來拌”
(五)老年夫妻之間如何相處
(六)老年夫妻之間也應注重愛意表示
(七)夫妻間相處的原則
(八)如何呵護夫妻情感
(九)從“已婚留守夫妻”說起老年夫妻的不和諧的種種原因

三、老年夫妻六個怎么辦
(一)老夫老妻天天在家裡相對無言,怎么辦
(二)“老頭子”退休以後不願意做家務,怎么辦
(三)老年夫妻之間出現婚姻危機,怎么辦
(四)丈夫外遇,妻子該怎么辦
(五)發現老伴兒有“小金庫”怎么辦
(六)面對患絕症的老伴,該怎么辦
(七)老年夫妻相處的藝術
(八)培養適當的夫妻興趣

話題3 家庭關係和睦睦
共享天倫笑夕陽
話題引入
73歲老人生育11子女卻因家庭矛盾獨居荒山里
一、妥善處理家庭關係概述
(一)處理家庭關係的策略
(二)老年朋友要學會對子女說“不”
(三)說孝順
(四)子女為什麼不孝
(五)如何處理家庭內部遺產
(六)如何處理遺產糾紛
(七)孝順父母的名言

二、讓我們妥善處理婆媳矛盾
(一)婆媳矛盾的原因
(二)調節婆媳矛盾
(三)不可忽略的翁婿矛盾
(四)婆媳關係難處的深層原因

三、讓我們妥善處理“代溝”
(一)什麼是“代溝”
(二)出現代溝的原因
(三)導致代際關係緊張的因素
(四)如何解決代溝
(五)隔代愛的現狀
(六)隔代愛的心理剖析
(七)老人應正確對待隔代愛
(八)老年人充當家庭幼兒教師的注意事項
(九)隔代的愛——一個外公的經歷口述
話題4 做個“性“福老人,享受天倫幸福

文摘

話題1 步入角色轉換易,笑迎晚霞滿天飛
話題引入 有關人類生命歷程的神話
西方哲學史上,流傳著一個著名的神話,說的是很久之前,古埃及有個國王有個怪獸兒子,名叫斯芬克斯。天神為防止它危害人間,把他關進了一個迷宮,可是這個國王不忍心他的兒子活活餓死,於是每年都從其國民中選派五個人當做兒子的食物。有一天,又有五個人成為了犧牲者,但是其中一個不甘願就這么死去,就請斯芬克斯給他們一個機會。於是斯芬克斯讓他們回答一問題,如果答對了,就放他們走。斯芬克斯讓人們猜的謎語是:“什麼東西早上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最後人們猜到謎底是人。為什麼是人呢?說來其實很形象:“早上”就是指人的幼兒時期,在那個階段人們還不具有行走的能力,於是四肢並用匍匐前進成為那個時期的真實寫照,這也是“用四條腿走路”。“中午”就是指人長到一歲左右一直到以後的幾十年間,它是人“成長、成功、成就”如日中天的時期,這時人憑藉雙腿自由行走。“晚上”就是人步入老年之後,原先矯健的的步伐和敏捷的身行已變得沉重乏力,步履艱難,不得不“荊條做杖”緩緩而行,一根拐杖成了老年人的“第三條腿”,這也解釋了為什說“用三條腿走路”。聰明的國民用自己的智慧解釋了三個年齡階段不同的走路方式,從而形象地解釋了一個人從幼年、青年、中年到老年整個生命的歷程,生動地解說了“什麼是人生”。
通過上面的寓言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人生必然是由這幾個階段構成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人生自古誰無老?一個人無論多么偉大、多么傑出、多么非凡,都無法抗拒或改變生命運動的自然法則。今天的老人就是昨天或者前天的青年人,而今天的青年人也就是明天或者後天的老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僅在於年老對一部分人是現實,對另一部分人則是不久的將來需要面對的事實。然而,現實生活中,一些老年人自感思維遲鈍,老眼昏花,暮氣沉沉,自覺成為家庭的累贅。遇到困難和不遂心的事就感到無法克服,思想負擔沉重,生活缺乏興趣,以致消極對待人生,處事優柔寡斷。而事實上,儘管人的外表體型,軀體功能隨著老年期年齡增長,可以變得衰退蒼老,但是心理應該始終感到青春常在,充滿活力和自信。

序言

一、老年心理學發展背景
關於老年心理學,在西方,霍爾最早對該問題做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在《衰老》一書中,他以畢生發展心理學的思想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他反對把老化僅僅看作是人退回早期階段的一種返歸,強調人在老化過程中顯著的個別差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率迅速增加,對心理活動老年化的實驗研究及其他研究也急劇增多。據報導,在1951年-1980年這30年間發表的7篇有關老年心理研究的綜述,共引用了247種雜誌,1571篇論文。而1983年發表的一篇綜述中,於1975年-1981年,僅六年間就查閱到4057篇有關成年發展和老年心理的文獻。
在中國,心理學界一度出現過只重視兒童發展而忽視成年與老年心理的傾向。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畢生發展心理學觀點逐步被人們所接受以後,老年心理學才成為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部分。50年代以來,有關老年智力問題的研究最多,其次是老年記憶和學習問題。總的說來,老年心理學集中注意於認知過程老年化的研究,然後是個性、社會適應和態度的研究。此外,有人強調心理生物學的研究,強調社會心理過程的研究;也有人把感覺和知覺與健康和生存的年齡變化聯繫起來研究。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對老年認知的訓練研究。
當然,有關老年心理學和養生學的思想在中國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在調攝情志以益壽延年方面就有不少著述。如孔子強調“仁者壽”、“智者壽”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見解。在《道德經》和《莊子》中,明確提出了無欲、無知、無為的“返璞歸真”思想。這對中國歷代養生學有重要影響。又如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載:“論日:人年五十以上,陽氣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後,興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情性變異,食飲無妙,寢處不安……”生動地論述了人在年老過程中的記憶、視覺、聽覺、味覺以及性格、情緒狀態等的一系列變化。
二、懂得老年心理學的意義
人是不可能“長生不老”的。衰老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心理活動的衰退是個積累的過程。完全不服老,不承認衰老是生物規律之一,是不對的。
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學點老年心理學,及時了解老年心理的知識和特點,是有利於正確處理家庭生活,有利於增進生活情趣,有利於防止身心疾病,有利於延年益壽,防止和延緩衰老過程的到來。在心理活動一旦出現衰退、偏差、障礙時,可及時通過自我調節得到糾正,指導自己過好晚年生活,並增強心理健康的因素和信心。如果對老年人的心理變異缺乏預先的思想準備,其危害性不亞於體力衰退,常常成為腦溢血、腦血栓、心肌梗塞的始動因素,又會成為老年精神病的基礎。
三、老年人如何克服心理上的變異
近代老年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在中國起步較晚。因此,如何面對心理上的變異問題呢?專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正視自己性格有變異的可能性。要有自知之明。弄清楚可能出現的病理、生理原因以及變異的表現和趨向,自我克制、自我糾正,遇事三思。
其次是自我寬慰。承認衰老是人生必由之路,體力與智力不能與青年人相比。社會在前進,科學在發展,思想上難免有落後的一面,想法和看法與社會潮流可能有一定距離。這是客觀存在,不必自卑、自棄,不要勉強做力不從心的事。
三是積極生活,豐富人生,尋找精神上的寄託。克服不良情緒,有意識地充實生活內容,並結識一些老年和中青年朋友,生活在群體的友愛之中。留心別人衰老後的性格變異,然後再反躬自省,就能克服變異。保持心理、精神上的衛生,才能有益健康長壽。
四、本套叢書的功能和特點
(一)立意
本套叢書針對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心理方面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進行適當的詮釋,並配以合理的建議,幫助老年朋友對老年心理學有充分興趣的朋友和關心老人的廣大中青年朋友來了解老人,關愛老人,陪伴老人度過心理轉變期,祥和幸福地度過晚年生活。
(二)內容
根據網際網路上熱點討論的老年話題以及社會上對於引起老年心理疾病的各種原因的日益關注,本套叢書分別從孤獨、老年學習、情緒、性格、離退休心理、人際關係、交往心理、老年期性心理、審美心理、長壽心理和心理衛生等熱點話題切入。通過本套叢書,指出當今社會出現的種種老年心理問題:黃昏戀、空巢老人、老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慰藉、癔症、抑鬱症、老夫少妻、臨終心理等等,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保健措施。
(三)敘述方式
每本書以幾個話題的方式著筆,通過實例開啟並提供相關的專家分析和心理學測評,幫助老年人科學合理地掌控自己的心理。以極強的故事性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以理論的剖析來進行疏導,以心理學測評來讓讀者進行反觀,加強其實用性,來達到真正為讀者服務的目的。
總之,本套叢書堅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和老年朋友進行心理交流,讓他們通過閱讀解決心理困惑,降低心理疾病的危害,並幫助自己防止心理疾病的產生,從而安享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