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一章意譯,第二章意譯,第三章意譯,第四章意譯,第五章意譯,第六章意譯,第七章意譯,第八章意譯,第九章意譯,第十章意譯,第十一章意譯,第十二章意譯,第十三章意譯,第十四章意譯,第十五章意譯,第十六章意譯,第十七章意譯,第十八章意譯,第十九章意譯,第二十章意譯,二十一章意譯,二十二章意譯,二十三章意譯,二十四章意譯,二十五章意譯,二十六章意譯,二十七章意譯,二十八章意譯,二十九章意譯,三十章意譯,三十一章意譯,三十二章意譯,三十三章意譯,三十四章意譯,三十五章意譯,三十六章意譯,三十七章意譯,三十八章意譯,三十九章意譯,四十章意譯,四十一章意譯,四十二章意譯,四十三章意譯,四十四章意譯,四十五章意譯,四十六章意譯,四十七章意譯,四十八章意譯,四十九章意譯,五十章意譯,五十一章意譯,五十二章意譯,五十三章意譯,五十四章意譯,五十五章意譯,五十六章意譯,五十七章意譯,五十八章意譯,五十九章意譯,六十章意譯,六十一章意譯,六十二章意譯,六十三章意譯,六十四章意譯,六十五章意譯,六十六章意譯,六十七章意譯,六十八章意譯,六十九章意譯,七十章意譯,七十一章意譯,七十二章意譯,七十三章意譯,七十四章意譯,七十五章意譯,七十六章意譯,七十七章意譯,七十八章意譯,七十九章意譯,八十章意譯,八十一章意譯,參考文獻,《老子今譯》,基本信息,導語,內容簡介,前言,精彩頁,專著,
《道德經》
第一章意譯
第一章
意譯“道”是可以用語言來討論的,但通過語言這個不精確的工具表達出來的不是真正的永恆的“道”;姑且命名為“道”,但這並不是它真正的名字。“道”這個東西,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它是天地開創者;經過命名之後稱之為“道”,它指的是管理我們這個世界的最高法則。不帶著貪念,能體會到“道”的精妙;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看到道與萬物的精確關係。兩者的名稱雖然有差異,但是都是指向同一本體,它們同樣令人驚嘆,它們都是一個混沌。認識到混沌是客觀事實和客觀存在,是一切學問的開始。 圖:
道德經(
懷禪八大刻)原文
第二章意譯
第二章
意譯 世人不依據道,而主觀形成的所謂優秀的概念,事實真相併不是想像的那樣;不依道而主觀認為的良好的形式,未必就是有效。相輔相成的規律,是永久的法則。聖人做符合客觀規律事情,違反規律的事情不做,教導別人的東西能夠對實踐有積極意義,能夠抓住本質和根源性的東西教給別人;付出努力但不貪天功為己有,創造事物而不帶著貪念過多占有,作出貢獻但不驕傲。只有他不驕傲不帶著貪念,他才能保存自己的努力成果。
第三章意譯
不推崇虛偽的道德化身和道德制高點,使人們沒有人斗人的工具;不用資本來衡量物品的價值,使人們沒有盜取之心;不讓什麼是需要爭奪才能獲取的,使社會風氣不亂。聖人這樣的哲人王來治理天下,使民眾不帶著貪念,能實現溫飽,身體能健康。令到人們相對的地無知無欲,即是一個社會不必要有太多偏離道的東西要學,此為相對的“無知”(例如潛規則這些東西,就是垃圾,不好的社會,人們就得去學習這樣的“知識”,就是“多知”,不是相對的“無知”);民眾不帶著貪念,做好自己的本分,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尋找生命價值和意義,這是相對的無欲。同時讓狡猾的人不能想入非非。做的事情除了符合道的之外就不做,則沒什麼難題不能解決。
第四章意譯
“道”雖然是看不見的,但它的作用又是那么的無窮無盡。深遠啊!就好像是萬物的宗主的感覺,但是又不能直接這樣說和類比,只能說是“好像”。它消磨了自己的銳氣,消除了紛擾,不露鋒芒;它調和自身的光輝,混同於俗世。它是那樣的深遠無形啊,又好像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創造的,但它肯定是超越人類頭腦裡面的“帝”這樣的級別,在“帝”這樣的地位之上,但不能直接這樣說和類比,只能說好像這樣。
第五章意譯
天地沒有虛偽的仁義道德,它對待萬物就像人類對待牛羊豬狗等牲畜一樣,人類對待畜生,符合我們實質性要求的就疼愛,天地的境界高於人,但也類似,不論是什麼,符合道的事物天地才會對其愛戴;聖人也是類似的,平等地對待每一百姓,不因為某些人有虛偽的仁義道德但無實質而偏愛,不論是誰,只有言行符合道的百姓才得到聖人的支持。
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看不見但並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運動的絕對性。太多的規範,太絕對化走極端會加速失敗,不如發展相對性的概念。
第六章意譯
生育天地萬物的道(穀神)是永恆長久的,它是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生育之產門,就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它孕育萬物生生不息。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第七章意譯
天地長久地存在著。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不將自己的貪念帶入局中,將自己的私心
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這樣反而能成就他的自身。
第八章意譯
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且不帶著貪念,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有著服務的價值。向善的人,處於像水一樣的地方,心胸像水一樣淵博,和人相處能有像“道”一樣的仁德,說話像“道”一樣有實質,為政能從
服務者的態度去治理,處事能有按規律辦事的能力,行動能夠按照規律尋找合適的時機。因為不帶著貪念去生活,所以沒有多餘的憂慮。
第九章意譯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過度持有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成就功業之後,不貪戀名利,不貪天功為己有,對人不帶著貪念,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做法。
第十章意譯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占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
玄德”。
第十一章意譯
三十根輻條共用一個軸,在它相對空虛的地方,才是車有用之處,才能發揮載人的作用。
用粘土做成器皿,在它相對空虛的地方,才是器皿有用之處,才能放東西。
做房屋門窗有了房間,在它相對空虛的地方,才是房屋有用之處,才能住人。
所以相對的“有”之所以能夠帶給人很多的便利,是因為相對的“無”發揮了“有”的作用。
第十二章意譯
過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後一定眼花繚亂,視覺遲鈍;過分追求聲音的享受,最後一定聽覺不靈;過分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後一定食不知其味,味覺喪失;過分放縱地騎馬打獵,追逐鳥獸,最後一定無法集中精神,
魂不守舍;過分追求金銀珠寶,最後一定行為墮落,身敗名裂。
聖人不屈從於感官的誘惑,在感官方面只需要最基本的要求,而追求內心心靈的閒適和恬淡,所以他們相對地放棄前者而求取後者。
第十三章意譯
寵辱若驚,重視私利就像大禍害一樣。什麼是寵辱若驚?得寵(本質上)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驚恐不安,失去寵愛也感到驚恐不安,這就叫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是重視私利好像大禍害一樣?人之所以有禍害,是因為人有私利,有不合理的要求,帶著貪念,如果人沒有私利,則還有什麼憂患呢?所以,私利這個東西能夠轉化為了實現天下的福祉而服務的動機,貴天下就像他沒轉變觀念之前貴其身一樣,則可以把天下交付給他;能夠將私利這個東西能夠轉化為了實現天下的福祉而服務的動機,愛天下就像他沒轉變觀念之前愛自己一樣,並以這種態度去處理事情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意譯
看但看不見,曰夷;聽但聽不見,曰希;摸但摸不到,曰微。希、夷、微,無法用這三種感官呈現出來,所以混沌一體。它上面不顯得光明,下面也不顯得昏暗,渺茫幽遠不可名狀,(一切的運動都)會回歸到無形的狀態。這就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叫做“恍惚。”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看不見它的背後。根據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能夠認識我們這個宇宙的起始,這就叫“道”的規律。
第十五章意譯
古時候懂得“道”的人的情況是,細緻、深邃而通達,深刻到難以認識的地步。正因為難以認識,所以只好勉強地形容他:小心謹慎呵,象冬天踏冰過河;警惕疑懼呵,象提防著周圍的攻擊;莊重嚴肅呵,象在作客;融和疏脫呵,象冰柱消融;敦厚質樸呵,象平淡無奇的素材;空豁曠達呵,象深山幽谷;渾樸厚道呵,象江河的混濁;誰能夠在渾濁中安靜下來,慢慢地澄清?誰能在長久的安定中變動起來,慢慢地趨進?保持這種“道”的人,他不要求圓滿。正因為他不自求圓滿,所以雖然破敗,卻不會窮竭,不必製造新的東西去補充。
第十六章意譯
儘量使心靈達到一種沒有貪念的狀態,牢牢地保持這種相對寧靜的心態。萬物都在蓬勃生長,我由此觀察到了循環往復的規律。萬物紛繁茂盛,雖然循環發展,但總會有返回到它的出發點的時候(才能進入新的發展周期)。歸回本原叫“靜”,靜叫做“復命”,復命叫做“常”,認識了常叫做“明”。不了解“常”,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認識了“常”,才能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歸順;天下歸順才能符合規律;符合規律,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長久,永遠都不會遭受危險。
第十七章意譯
最好的政冶,民眾根本意識不到統冶者的存在;其次的政冶,民眾親近君王、讚揚君王;再次一等的,民眾害怕統冶者;更次一等的,民眾輕蔑統冶者。統冶者的誠信不足,民眾才對他不信任。(最好的統冶者)是悠閒自如的,他不輕易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民眾都說:“我們本來就該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意譯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所謂“仁義”存在;“道”被廢棄後而到導致的聰明智慧發揮了,但很多已經是偏離了“道”,是捨本逐末的智慧,是“大偽”的智慧;有家庭糾紛,才需要所謂的孝慈;國家陷於鍺亂,才需要所謂忠臣。
第十九章意譯
絕棄偏離“道”只突出少數人的“聖”、“智”,民眾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虛假的“仁”和“義”,民眾才能回歸孝慈;拋棄巧和利,盜賊自然消失。(聖智、仁義、巧利)這三樣東西全是巧飾的東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正面指出)使人的認識有所歸屬:即外表單純、內心質樸、減少貪念,拋棄所謂(聖智禮法的)偏離“道”的學問,達到沒有憂慮的境地。
第二十章意譯
順應自然與違反自然,差別有多大?善與惡,相去有多遠?人們所顧忌的,不能不顧忌。自洪荒以來就是如此了,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你擠我撞,好像是去參加一次盛大的聚會;又像是去占領賞春的高台。
而我卻獨自淡漠寧靜,對一切都表現出無動於衷。啊,如同嬰兒還不會發出嬉笑聲。疲倦閒散啊,好像浪子還沒有歸宿。眾人的生活都富足有餘,而我卻像總是缺少了什麼。我真是有一顆愚人的心啊!眾人光輝自炫,而我又是那樣的暗昧糊塗;眾人都那么嚴厲苛刻,唯獨我這樣敦厚寬宏。恍惚啊,像大海洶湧;恍惚啊,像高風漂泊無處停留。世人都糊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貌似頑固而笨拙。我唯獨與人不同的關鍵在於得到了“道”。
二十一章意譯
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模糊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模糊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暗昧啊,其中卻蘊藏著精氣,這精氣是最真實的,這精氣是可以信驗的。從古到今,它的名字永不消失,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二十二章意譯
委曲便會保全,彎曲便會伸直,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索取少就會獲得,帶著貪念便會落空。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管理天下的工具。不自我吹噓,反能顯明;不主觀臆斷,反能是非彰明;不惡意吹捧,反能得到功勞;不驕矜自負,所以才能出人頭地。正因為不帶著貪念,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么會會是空話呢?它確實能使人得到保全。
二十三章意譯
少施加政令不擾民是合乎於自然的。所以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於道的就合乎於道,從事於德的就合乎於德,從事於失的人就合乎於失。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德的人,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的人,失也樂於得到他。統治的都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
二十四章意譯
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走不快;自逞己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吹噓的建立不起功勳;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之長。用“道”的標準來衡量,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不這樣做。
二十五章意譯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靈,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對它進行形容和描述,就是“無限發展”。而這個“無限發展”的過程是動態的“本源狀態—逝—遠—返”的周期性,相對地從無到有,並且不斷發展為新的狀態。所以說道無限發展、天無限發展、地無限發展、人也無限發展。宇宙間有四類無限發展的事物,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二十六章意譯
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終日行走,不離開載裝行李的車輛,雖然享有繁華的生活,卻能安然處之。為什麼大國的君主,還要輕率躁動以治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二十七章意譯
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痕跡;善於言談的,不會出現誤會;善於計數的,用不著竹碼子;善於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鑑。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鑑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二十八章意譯
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物極必反回歸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就不會有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微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谷。甘願做天下的川谷,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素樸純真狀態。樸素自然分別體現在許多具體事物中,有道的人分別套用之,能夠成為各種具體事物的主宰者,真正的智者是不會割裂事物中素樸而自然而然的東西。
二十九章意譯
想要治理天下,卻又要用強制的辦法,我看他不能夠達到目的。天下的民眾是神聖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正確判斷和意願而加以強力統治,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正確判斷和意願而加以強力改變,而執著於自己錯誤的主張,否則用強力統治天下,就一定會失敗;強力把持天下,就一定會失去天下。因此,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後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聖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三十章意譯
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強於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的。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因此,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達到了目的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了目的確實出於不得已,成功了卻不逞強。事物強硬了,必然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很快就會失敗。
三十一章意譯
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人們都厭惡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依賴它。君子平時居處就是以左為貴,而已用兵打仗就以右為貴。兵器是不吉利的東西,不是君子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把殺人當快樂。凡事把殺人當快樂的人,就不可能得志於天下。吉慶的事情以左邊為上,凶喪的事情以右方為上;副將軍居於左邊,正將軍居於右邊。這就是說要以喪禮的儀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勝中殺人眾多,要用哀痛的態度參與,即使打了勝仗,也要以喪禮的儀式去處理後事。
三十二章意譯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
三十三章意譯
能了解、認識別人是機智,能認識、了解自己是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量,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強者。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雖然不在位置上但仍然能施予自己影響的人才是長久的。
三十四章意譯
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辦妥了事業,而不帶著貪念占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形容它是在放低自己,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形容它在無限發展。為什麼呢?正因為他發展變大不是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才能成就它自身的發展。
三十五章意譯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嚮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於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音樂和美好的事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感覺是平淡無奇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
三十六章意譯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除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三十七章意譯
道永遠是順任規律而無所不能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得以充分發展。自生自長而產生貪念時,我就要用“道”來鎮住它。用“道”的真朴來鎮服它,就不會產生貪念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慾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定、安寧。
三十八章意譯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虛假的有德,因為這種人是真正的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虛假的不離失“德”,其實這種人實質沒有“德”的。“上德”之人自然實質性的作為沒有帶著貪念的意圖,“下德”之人不是實質性的作為而是另有企圖的形式上的作為。具備“上仁”的人不表現為虛假的有仁,因此實質上是有“仁”; “上義”之人不是實質性的作為而是另有企圖的形式上的虛假的作為。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蠢開始產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不居於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腳踏實地的態度。
三十九章意譯
往昔曾得“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神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停止力量;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乾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亡;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首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相對的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穀”,這不就是以相對的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讚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愿樸實無華像山石。
四十章意譯
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四十一章意譯
上士聽了道的理論,由於生活在上層,不了解基層情況,以為簡單,努力去推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因為對上層和下層都是一知半解,將信將疑;下士聽了道的理論,發現“道”原來是通過平凡之事來表現,沒什麼神奇的,哈哈大笑。不哈哈大笑說明沒有弄清楚“道”,也就不能行道。所以老話說過: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進的道好似後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嶇;崇高的德好似峽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似怠惰;質樸而純真好像混濁未開。最潔白的東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稜角;最大的聲響,反而聽來無聲無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道幽隱而沒有名稱,無名無聲。只有“道”,才能使萬物生生不息。
四十二章意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用這些字來稱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別人這樣教導我,我也這樣去教導別人。蠻橫而硬邦邦的人死無其所。我把這句話當作施教的宗旨。
四十三章意譯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卻能駕馭天下最堅硬的東西;無形的力量可以穿越沒有間隙的東西。我因此認識到依道辦事的益處。對實踐有積極意義,能夠抓住本質和根源性的東西的教學方法,依“道”辦事的益處,普天下少有能趕上它的了。
四十四章意譯
名望和私利相比哪一樣更為親切?私利和貨物比起來哪一樣更多?獲取和丟失相比,哪一個更有害?帶著貪念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不帶著貪念,就不會受到委屈;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四十五章意譯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看不見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清靜不帶著貪念才能統治天下。
四十六章意譯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心的欲望。知道到什麼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不帶著貪念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四十七章意譯
聖人不出門戶,也能夠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也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離開“道”越遠,他所知道的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就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知道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體運行的規律,依“道”辦事而可以有所成就。
四十八章意譯
求假道學的人,其貪念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貪念則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依“道”辦事的境地。能夠做到依“道”辦事,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治理國家的人,要經常以不騷擾民眾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之政擾害民眾,那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四十九章意譯
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對於善良的人,我善待於他;對於不善良的人,我也相對地善待他,這樣就可以得到善良的品德,從而使人人向善。對於守信的人,我講信用;對不守信的人,我也相對的講信用,這樣可以得到誠信的品德,從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聖人在其位,收斂自己的貪念,為天下的心一片赤誠。百姓們都以耳目關注他、擁戴他,聖人都是有一顆赤子之心的。
五十章意譯
人的一生由生到死。在整個社會,生命力處上升階段的人占三成;生命力走下坡路的人占三成;生命力處上升階段卻活動得像死亡一樣的人占三成。這後三成的人是怎么回事?因為他們享受過度。據說善於把握生命力的人,行路不會遇到犀牛、老虎之類的猛獸,作戰不會受甲兵的傷害。因為犀牛之角無所頂,老虎的利爪無所施,刀劍無刺。這又是為什麼?因為他們善於離開致死的範圍。
五十一章意譯
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沒有不尊崇道和珍貴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激活生長萬物而不帶著貪念頭要求萬物,德畜養萬物而不帶著貪念加以控制,萬物依循“道”和“德”能自然地發展、變化。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發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帶著貪念,撫育萬物而不過分居功,導引萬物而不過分控制,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五十二章意譯
天地萬物本身都有相對的起始,這個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么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塞住貪念的孔穴,閉起貪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貪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五十三章意譯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認識,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擔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雖然平坦,但人君卻喜歡走邪徑。朝正腐敗已極,弄得農田荒蕪,倉庫十分空虛,而人君仍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著鋒利的寶劍,飽餐精美的飲食,搜刮占有富餘的財貨,這就叫做強盜頭子。這是多么無道啊!
五十四章意譯
善於建立“道”而不破壞“道”,善於抱持“道”而不脫離“道”,後來的人會紀念前人的優秀傳統,並且發揚光大。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身,他的德性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家,就可以有德高望重的家族;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鄉,他的德性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於自邦,他的德性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於天下,他的德性就會無限普及。所以,用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別身;以自家察看觀照別家;以自鄉察看觀照別鄉;以平天下之道察看觀照天下。我怎么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五十五章意譯
道德涵養渾厚的人,有一顆赤子之心,可以類比嬰兒。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兇惡的鳥不搏擊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不是因為男女的交合的事情,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和氣純厚的緣故。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慾就會遭殃,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於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失敗。
五十六章意譯
聰明的智者實際的去做,而不說多餘的話,只說不做的人,不是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竅,關閉住嗜欲的門徑。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挫去人們的鋒芒,解決他們的爭論,讓更多的人團結起來共同發出和諧的光芒,混同他們的塵世,這就是深奧的玄同。達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經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範圍,所以就為天下人所尊重。
五十七章意譯
用平正的辦法治理國家,以出奇制勝的方法用兵,以不節外生枝的方法來取得天下。我憑什麼知道是這樣的呢?天下越遠離“道”,禁忌就越多,民眾就越貧乏;民間精良器械愈多,兵乃不祥之器,國家就愈亂;民眾發明的遠離“道”的技術越多,邪風怪事就越鬧越厲害;法律制度愈明晰,盜賊知道是官府的無能,盜賊反而更多。因此聖人的話說:我依“道”而行,民眾自會潛移默化;我不節外生枝,民眾自會走上軌道;我不惹是生非,民眾自會富足;我不帶著貪念,民眾自會淳樸。
五十八章意譯
政冶寬厚清明,民眾就淳樸忠誠;政冶苛酷黑暗,民眾就狡黠、抱怨。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裡面。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呢還是幸福呢?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正忽然轉變為邪的,善忽然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聖人方正而不生硬,有稜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五十九章意譯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
六十章意譯
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不要頻繁翻動導致破碎,要注意掌握火候。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民眾享受到德的恩澤。
六十一章意譯
大國要像居於江河下游那樣,使天下百川河流交匯在這裡,處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靜守定而勝過雄強,這是因為它居於柔下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謙下忍讓,就可以取得小國的信任和依賴;小國對大國謙下忍讓,就可以見容於大國。所以,或者大國對小國謙讓而取得大國的信任,或者小國對大國謙讓而見容於大國。大國與小國不過是“取”和“取於”的關係。“欲兼畜人”即接納吸收別國加入自己的聯盟;“欲入事人”則是加入別國的同盟。兩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國特別應該謙下忍讓。
六十二章意譯
道”是蔭庇萬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貴它,不善的人也得靠它庇護。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於人。不善的人怎能捨棄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定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後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他們。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於求它庇護一定可以得到滿足;犯了錯誤,也可得到它的相對的體諒嗎?就因為這個,天下人才如此珍視“道”。
六十三章意譯
按規律去辦事,以不節外生枝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聖人始終不會不切實際地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過於容易,勢必遭受不必要的困難。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客觀看待困難,所以就終於沒有困難了。
六十四章意譯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人為地不合規律地加速就會失敗,人為地制定超出規律的目的,不會達到目的。因此聖人按規律辦事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不會超出規律制定目標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就滿足於眼前的成果裹足不前,使事情功敗垂成。能善始善終,則沒有失敗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一般人所忽略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規律而不會妄加干預。
六十五章意譯
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讓民眾需要太多知曉智巧偽詐的邪門歪道,而是讓民眾相對的“愚蠢”一點,能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於統冶,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道”,然後才能極大地順乎於規律。
六十六章意譯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相對地處下,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領導民眾,言辭對人民要謙下,要想領導民眾,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民眾之上,而民眾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民眾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天下的民眾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民眾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會和他相爭。
六十七章意譯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變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節儉;第三件是不敢和天下萬物爭強。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節儉,所以能大方;不敢和天下萬物爭強,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現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節儉而追求奢侈;捨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則能讓事業勝利,用來守成則牢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柔慈來保護他。
六十八章意譯
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不會被小的不涉及本質和大體的騷擾而影響,自亂陣腳;善於勝敵的人,不與敵人正面衝突;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帶著貪念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古代的準則。
六十九章意譯
用兵的人曾經這樣說,“我不敢主動進犯,而採取守勢;不敢前進一步,而寧可後退一尺。”這就叫做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一樣;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一樣;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打一樣;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以執握一樣。禍患再沒有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所以,兩軍實力相當的時候,悲痛的一方可以獲得勝利。
七十章意譯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言論有主旨,行事有根據。正由於人們不理解這個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懷裡揣著美玉。
七十一章意譯
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七十二章意譯
當抿眾不畏懼統冶者的真壓和威懾時,那么,更大的真壓和威懾就要到來了。不要擾亂抿眾生活起居的正常秩序,不要打亂抿眾正常生活的節奏。只有不壓迫民眾,抿眾才不厭惡統冶者。因此,聖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也不自顯高貴。所以要捨棄後者而保持前者。
七十三章意譯
勇於表現剛強,勢頭就會被扼殺,勇於柔弱,則有生命力,這兩種勇的結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麼緣故?有道的聖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律是,不鬥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語而善於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於安排籌劃。自然的範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七十四章意譯
統冶者違反“道”不給生路,抿眾被逼到極端了就不怕死,何必還用殺人恐嚇之呢?要想使抿眾回到心理健康,怕死的正常狀態,就不要偏離“道”。而罪大惡極的人,捕而殺之,以後還有誰敢犯罪呢?摑家的履令嚴明,刑罰嚴肅,能夠公正地捕殺罪大惡極的人。而不需要抿眾去代任,民眾代摑家捕殺犯人,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會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七十五章意譯
抿眾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於統冶者吞吃賦稅太多,所以抿眾才陷於飢餓。抿眾之所以難於統冶,是由於統治者政令繁苛、帶著貪念,所以抿眾就難於統治。抿眾之所以違反正常心理輕生冒死,是由於統冶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淨了,所以抿眾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覺得死了不算什麼。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生活享受的人高明。
七十六章意譯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乾硬枯槁了。所以堅硬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失去理智過分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於上位。
七十七章意譯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么,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帶著貪念過多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帶著貪念所以顯示了自己的賢能。
七十八章意譯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所有禍災的責任,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勸導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七十九章意譯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殘留下殘餘的怨恨;用德來報答怨恨,方可以算是行善。因此,有道的聖人保存借據的存根,但並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的聖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自然規律對不會因為你討好它而幫助你,它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八十章意譯
使摑家變小,因此抿眾減少,(這樣就容易發展)。達到有各種工具而不使用的程度,使抿眾有著正常的心理畏懼死亡而不必被生計所逼向遠方遷移,雖然有舟車,沒有人要去乘坐,有兵器盔甲,沒有可使用的機會。沒有多少雜事需要複雜的言語記述,用節繩記事的方法就足矣應付事情。以所食為美味,以所穿著為美麗,以所居住的為安適,以自己的風俗為樂。與鄰國相望,雞犬相聞,因為沒有利益關係,沒有衝突的形勢,大家都擁有共同的東西,到老死也沒有往來的必要
八十一章意譯
真實可信有時相對的聽起來不舒服,太漂亮的話有時失去真實性。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貪念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實在的事情,而不帶著貪念。
參考文獻
[1].《老子它說》 南懷瑾著述 復旦大學出版社
[2].《
周易智慧——宇宙的模型》 謝寶笙 花城出版社
《老子今譯》
基本信息
作者: 袁培智等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社
品相: 10 成品相
庫存量: 15 本
2003-12-01 第1版
2003-12-01 第1次印刷
開 本:32開 開 平裝
頁 數:565頁
類 別: 哲 學 -> 哲 學 -> 中國哲學
導語
《老子》是超越時空的
哲學經典,經歷三千個春秋風雨而始終溫潤東方的心靈,本書是以“無為”作為主線,別開天地自成一家的注
譯本採取平鋪直敘法,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具有國中文化程度者,都能看懂。譯文後附有近賢譯文三則對比,讀者將觀賞到數百處有別於前賢的註解,讀來新奇活躍而不失嚴謹。
內容簡介
一部長達47萬字,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承襲古代文明的《
老子新譯》·[
道德經]評註問世。這本書由
北京國家
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新疆建設兵團農五師醫院老中醫袁培智所著。
《〈
老子〉新譯》認為《
老子》原著作中的關鍵之辭“無為”、是無私的同義詞。認為《
老子》的治世政治韜略是無為而治。《〈
老子〉新譯》的體例亦甚有特點,以:導讀、原文、注釋、
意譯、疑似辨析、名句欣賞、評析七個步驟,條分類析、環環緊扣、步步深入,易於理解領會所詮釋原著的經文旨趣、奧義內涵。
前言
這部著作的原稿最初是2001年七、八月間,中國
道教協會閔智亭會長讓人送來給我看。實際上閔老此前已認真核閱了該稿,字裡行間有他多處圈改的內容。他還圍繞該著作寫了一封千餘字的信,與作者探討有關“老學”中的問題。著作原擬名《我眼睛中的(
老子)》,現在《(
老子)新譯》這個書名是閔老應作者所請改定,並賜墨題書。
真正認識袁培智先生是在接觸稿子之後,他赴京參加一個中醫專家會議,專門來白雲觀見面,以後常有書信和電話聯繫。培智先生原籍甘肅省,20世紀60年代自願參加新疆建設兵團屯墾戍邊。他是自學成才的專家,在
杏林中更有成就,不僅中醫臨床經驗豐富,且多理論研究,著述頗豐。他給我總的印象是:為人平易謙和、論及學術卻十分認真,不輕易苟同人言,實是我輩性情中人。
《
老子》這部經典著作,社會各界有一定文化層次的人都知道是為中華古老的
哲學著作,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著釋《
老子》者、據專家考證有一千五、六百家之多,見仁見智。《(
老子)新釋》則求得《
老子》原著作中的關鍵之辭“無為”、是無私的同義詞。認為《老子》的治世政治韜略是“
無為而治”,其精神實質上就是無私而治,這是萬古遵從的治世通則。《老予》思想的要義在倡公抑私,主線是公私鬥爭。以這一主題精神研究詮釋《
老子》,確是見解獨特。《(老子)新譯》的體例亦甚有特點,以:導讀、原文、注釋、意譯、疑似辨析、名句欣賞、評析七個步驟,條分類析、環環緊扣、步步深入,使讀者由淺入深,漸入佳境,易於理解領會所詮釋原著的經文旨趣、奧義內涵。《老子》是
道教最基本的經典,教內尊稱為《
道德真經》,以其為道教闡發教理教義的根據。
當與作者見面並對其經歷有所了解之後,深佩他身在邊陲、且心臟又有疾患,在較困難的環境中還筆耕不輟地努力。本擬爭取一些海內外朋友的幫助,將他的書早日出版發行,但種種原因一拖再拖,最終還是作者自己的努力,才使這部著作有幸早日出版與讀者見面。我生性愚鈍,對《
老子》義旨精神悟得淺薄,但讚賞培智先生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努力,用自己的理解發掘老子
哲學思想的奧義,他的研究創新精神,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讚揚!值此大作出版之際,專門寄一封信函來,堅囑為其著作講幾句話,
卻之不恭、故寫以上如是語,是為序。
袁志鴻
(本序作者為中國
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兼教務部主任,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常委,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精彩頁
《醫古文》教材,選載《
老子》數篇,所選第二章中,有“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一句,系“無為”一
詞的首出處(全書“無為”計十餘處)。句中的“不言之教”即無言的教化——身教,已為後世逐漸共識,就不需贅述了。然“無為”之義,至今尚不明其義,尚無中允的說法。陸賈在《新語、無為》中說:“道莫大於無為,行莫大
于謹敬”。意思是說,道的功用很多,但與人類關係最大者是“無為”;人們的言行,最大者是謹敬“無為”來說話做事。魯迅先生也說過:“中·國的根柢全在
道教”。意思是說,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紮根於“道”的教化。由此可見,“無為”一詞,乃《
老子》的核心思想理論和關鍵字組,是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古今註解《
老子》的學者,雖逾數千家,然於“無為”一詞之蘊義,卻眾說紛紜,於吃緊處模糊,於收束處敷衍,或逢疑則默,使讀者
莫衷一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華民族素質的提高。我雖非研究《
老子》的學者,但對“無為”一
詞的含義究竟如何,卻經常縈繞心懷,夢寐以求。我認為,“聖人處無為之事”,清楚表明,“無為”本身,就是教導人們如何正確做事的“事”,其含義自然要從人們做事的目的、態度的正確與否中去求義;自古以來,做事的是非標準,無非用有私、無私就可概之。
考現今的多種漢語詞典,於“無為”詞條,大都註解成這樣:“無為,是
道家的
哲學思想。即順應(或雲順其)自然,無所作為”。也有辭書似乎隱約認識到,用“無所作為”字目不妥,而改辭作“不必有所作為”。這種錯誤說法的認識來源,是將“無為”之“無”字,看成了一個
否定詞,沒有把“無為”二字,看成是一個有特定含義的專用術語所致。因此,於“無為”一詞,有學者說“無為”是“無所施為”;有說是“無妄為’’者;有說是“不妄為”者;有說是“無知”義者,說是“不用人為巧詐之智來治物”;有說是“不造作”者;有說是“不去刻意做事,,者;有引以原文避其不解者。特別是近有學者,將“無為之事,不言之教’’大加批判說:“根據
老子的邏輯,‘為’之‘言’之,就會有矛盾,有是非,即‘無為’,也‘不言’,就沒有矛盾,沒有是非”。顯而易見,這種批判論點,是把“不言之教”中的“不言”,錯誤地理解成了“不說話”;將“無為之事”中的“無為”,錯誤地理解成了“無所作為”。這是對
老子原文旨義進行了錯誤理解基礎上的誤批錯判。
也有學者解“無為”是“順其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然社會的人事,畢竟與自然不同,自然尚有其嚴格的運行規律,若人失去組織和管束,都
各行其是,則天下就會大亂,此絕非
老子“無為”一詞之本義。從
老子的“
行不言之教”的“教”字考稽,既然講教化,就不存在任憑人們
各行其是而不加干涉、不加約束的問題存在。也有學者說“無為”是通過弱的方式,而達到有為的目的。更有學者認為,“無為”若作為名詞,就是指稱那些原始的、不是人為生出來的行為;若作為動詞,則是只去做那些本來就該做的、不是人為生出來的事情。這是操兩可之說。以上諸多說法,實無精實之言,有如將讀者推入迷霧之中,不知所云為何?(恕不再引)。可以說“無為”的涵義,學者們
各執己見,立論紛繁真義難顯,使人無法遵從。現試對“無為”一
詞的蘊義,別開生面、另闢溪涇,解析如下,或可彰
老子的光輝
哲學思想,而造福於中華民族和全人類。P1-2
專著
《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
《
老子新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訂本)
《任繼愈學術論著自選集》(
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年11月)
《任繼愈學術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
《墨子與墨家》(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
《任繼愈禪學論集》(商務印書館,2005年8月)
《皓首學術隨筆·任繼愈卷》(中華書局,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