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是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所著,出處《道德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作者:老子
  • 時期:秋戰國時期
  • 出處:《道德經》
原文,譯文,注釋,引語,評析,作者簡介,作品出處,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②,其用不窮。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辯若訥④。靜勝躁,寒勝熱⑤。清靜為天下正⑥。

譯文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注釋

1、大成:最為完滿的東西。
2、沖:虛,空虛。
3、屈:曲。
4、訥:拙嘴笨舌。
5、靜勝躁,寒勝熱: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
6、正:通“政”。

引語

這一章在內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說是四十一章的繼續,是講內容和形式、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係。四十一章講的是“道”,本章講的是“人格”。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態;“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的外在表現,都是說明一個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為內在生命的含藏內收。

評析

任繼愈在《老子新譯》中寫道:“這一章講的是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卻又是一種情況。表面情況和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為,只有貫徹了‘無為’的原則,才能取得成功。”這個分析是準確的。老子運用辯證法認識事物、認識人。尤其對於那些國富兵強,拓地千里,並國數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將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豐滿充盈的如果能以細小視之,富裕卻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當然會其用無窮。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