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虎渠

翟虎渠

男,漢族,1950年8月生,江蘇漣水人,中共黨員。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3月參加工作(入伍),英國伯明罕大學遺傳系套用遺傳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遺傳學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兼院黨組副書記,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遺傳育種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現任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會長。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個人履歷,兼任職務,學術論文,學術專著,研究課題,獲獎成果,主要榮譽,主要成就,人生經歷,回國之後,人物性格,

人物簡介

男,漢族,1950年8月生,江蘇漣水人,中共黨員。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兼院黨組副書記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遺傳育種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伯明罕大學博士。曾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東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等職務。198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84年赴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 1987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工作,任教於南京農業大學。專攻作物遺傳育種,特別是數量遺傳方面取得一系列成 果,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編寫的《群體遺傳》、《套用數量遺傳》和《農業概論》等研 究生、本科生教材,填補了國內空白。其研究成果“水稻雜種不育基因的定位和遺傳研究”獲中國高校自然科 學一等獎、“高產、優雜總質抗病中熟中梗新品種‘鎮稻88'的推廣套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 還在巨觀農業和高等農業教育研究方面發表論文20多篇,在農業部產學研合作、農業產業化與科技成果的轉化 、大學管理等方面提出獨到的見解並付之實踐。其成果"現代農業開發園區的策劃規劃與實施推廣" 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7月擔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以來,帶動全校師生勵精圖治,積極改革。1996年學校通過 "211工程"部門預審,1997年通過"211工程"立項評審。1999年學校作為全國少數大學之 一,率先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審。作為大學校長,他十分注重提高學校管理效益和運行質 量,五年內先後組織實施了兩輪校內綜合改革。其改革經驗得到了農業部的充分肯定,並在部屬科研、教學等 事業單位中推廣。南京農業大學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南京市綠化先進單位和花園式 校園等,他本人多次受到農業部、江蘇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表彰,自1993年起即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 貼,1997年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1年7月調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兼黨組書記後,為應對加入WTO以後對農業科技的新挑戰,回響"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新要求,他提出了農科院“十五”及長時期內的新的工作思路並開始組織實施。在制度創新方面,大力推進科研體制改革,著力構建國家級科研單位良性的運行機制,以學科調整為切入點,最佳化人、財、物等資源配置,營造最大限度調動各類人員積極性的氛圍。在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重點培養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工作的創新型人才和不僅是合格的就業者、更要成為成功的就業者的創業型人才。同時開始實施“中國農科院傑出人才工程”,加大力度從國內外引進學術造詣深、在科研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對本學科的建設和科研工作有創新構想、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或保持國際領先水平能力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方面,充分發揮已取得的科研優勢,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力爭用5~10年的時間把中國農科院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內一流的農業科技產業孵化中心、國際農業科技交流中心和農業科研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經過六年多的真抓實幹,多項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績。

個人履歷

1969.03——1973.03 空軍場站戰士;
1973.03——1973.09 江蘇省漣水縣黃營公社務農;1973.09——1977.01江蘇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
田間查看田間查看
1977.01——1978.12 江蘇農學院農學系育種組教師;
1978.12——1982.03 南京農學院農學系套用數量遺傳專業碩士研究生,獲農學碩士學位;
1982.03——1984.06 南京農學院(1984.07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教師;
1984.06——1987.10 英國伯明罕大學遺傳系套用遺傳學專業碩士、遺傳學博士研究生學習,獲博士學位;
1987.10——1988.10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講師;
1988.10——1993.01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副主任(1990.07—1992.08 掛職江蘇省東海縣科技副縣長;1992.09—1992.12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2002.10更名為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第三期高校黨政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3.01——1994.12 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2002.05更名為中央農業幹部教育培訓中心)南京農業大學分院副院長、南京農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院長;
1994.12——1995.07 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兼成人教育學院院長;
1995.07——2001.07 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兼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分院院長(1999.09—2000.01中央黨校進修二班學習);
2001.07——2008.04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兼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院長;
2008.04——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黨組副書記兼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院長。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1.11不再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

兼任職務

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
實地查看實地查看
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
俄羅斯國家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
印度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
江蘇省菸草學會副會長
江蘇省生物技術學會理事長

學術論文

黃花菸草的遺傳型和環 境的互作Ⅰ線性模型分析。作物學報,1989。
自花授粉作物雜交育種結合潛勢的預測和比較。遺傳學報,1990。隨機交配群體中連鎖對世代平均數和方差的影響及其測定。遺傳學報,1990。
翟虎渠視察草原所辦公大院翟虎渠視察草原所辦公大院
水稻雄性不育恢復基因閾性狀劑量效應假說。遺傳,1990。
Effect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 on generation Mean and Variance and its Detection in the Random Mating Population. GENETICA SINCA,1990。
一次選擇的計算機模擬,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
自交群體中連鎖對世代平均數和方差的影響及其測定。遺傳,1992。
不同交配設計估計遺傳參數的可靠性。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3。
Protoplast electrofusion between tabacco and herb。17屆國際遺傳學會,1993,英國。
紅花菸草數量性狀的遺傳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7。
農業新技術革命及其對植物遺傳育種的影響。農業現代化研究,1998。
農業高效主動面向市場的實踐與思考。農業經濟問題,1998
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學校創新能力。中國高等教育,2001

學術專著

套用數量遺傳(研究生 教材)
群體遺傳(研究生教材)
農業概論(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
中國特色農業叢書(11本)

研究課題

秈稻新矮源篩選研究 1996年~2000年 國家攻關大豐海塗現代生態農業研究 1996年~1998年 省科委攻關
翟虎渠考察基地翟虎渠考察基地
江蘇農業現代化工程研究 1996年~1998年 省科委攻關
優良秈稻新品種選育 1996年~2000年 省科委攻關
科教興農發展戰略研究 1997年~1998年 農業部
全國科教興海示範基地建設 1997年~2000年 國家科委

獲獎成果

水稻雜種不育基因的定 位和遺傳研究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2000 第三主持人)
高產、優質抗病中熟中梗新品種"鎮稻88"的推廣套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9 主持人)
現代農業開發園區(項目)的策劃、規劃與實施套用 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 主持人)
農科大學生社會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江蘇省優秀教育成果二等獎(1996 主持人)
江蘇優質烤菸適宜區域的劃分 南京農業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 主持人)

主要榮譽

國務院表彰的優秀回國 人員(國務院 1993)
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 1993)
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農業部 1997)
農業部成人教育先進工作者(農業部 1994)
江蘇省成人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 1995)
農業部幹部培訓先進工作者(農業部 1996)

主要成就

翟虎渠長期從事數量遺傳及作物遺傳育種研究,首次從遺傳學上證實部分水稻品種在雄配子不育位點上同樣存在中性親和基因,可消除配子體部分敗育現象,提高秈粳亞種間雜種結實率,並進行了育種學驗證。利用分子標記對水稻秈粳雜交種不育基因進行了精細定位,通過標記選擇,克服了亞種間雜種在相應不育位點的半不育性,為開發利用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創造了條件。率先在國內開展選育耐儲藏水稻新品種和功能稻米新品種工作,選育了我國第一個耐儲藏性水稻新品系W017。組織培育的水稻新品種鎮稻88,在長江流域推廣達6000多萬畝,增產稻穀30億斤;寧粳1號2006年推廣面積達400多萬畝;協優107於2006年通過國家審定,當年在雲南永勝創造畝產1287公斤的水稻單產世界紀錄。領導課題組先後發現並精細定位了水稻廣親和基因9個、休眠性基因4個、耐貯藏基因3個、抗倒伏基因1個、新的谷蛋白基因3個,向國際植物基因命名委員會申請登錄成功。
翟虎渠翟虎渠
翟虎渠上任中國農科院院長以來,提出要把中國農科院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內一流的產業孵化中心、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心、高層次農業科研人才培養基地”,並以現代農業發展支柱學科群建設為切入點,組織實施“中國農科院傑出人才工程”,最佳化配置資源,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顯著提升中國農科院自主創新能力,獲得了禽流感疫苗、轉基因三系雜交棉、矮敗小麥超級稻等一批重大成果,為新時期現代農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翟虎渠對全國農業科技發展具有超前戰略遠見。在2002年,就組織倡導成立了由各省級農業科學院和高等農業學校為主體的全國農業科研協作網。並於2003年創造性地提出了以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區域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農業科技試驗站為核心內涵的新時期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略。其核心內容寫入了2005年中央1號檔案,有力地促進了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
翟虎渠現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38篇,其中SCI論文24篇。主編有《套用數量遺傳》、《農業概論》,參編《試驗統計方法》等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材,在全國廣泛使用。組織編寫了《中國特色農業叢書》(共11本)。

人生經歷

從一名老三屆畢業生到農民、軍人、洋博士、科技副縣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重點大學的校長、中國農科院院長……這一連串身份的變化,就好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外人眼裡,似乎頗具傳奇色彩。然而在翟虎渠看來,更多的是感受到個人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更多的是感受到政府和黨對知識分子的重視與關心。
上大學之前,翟虎渠曾是一名軍人。1969年3月,珍寶島上戰火連天,硝煙瀰漫,年僅18歲的翟虎渠毅然踴躍報名參軍,坐著悶罐車,長途奔波好幾天來到遠離家鄉數千公里的馬蘭村基地,在沙漠窩裡,一蹲就是整整四個年頭。1973年,翟虎渠退伍回鄉,成了一名普通農民。但他並不因此而感到灰心喪氣,而是積極投身農業勞動,白天在農田辛苦勞作,晚上秉燈夜讀。
1973年9月,他跨入了大學的殿堂,成了江蘇農學院農學系的一名大學生。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對中國農業與農民現狀有切膚之感的大學生,翟虎渠深深地認識到科學與教育對農業與農村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在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後,翟虎渠有幸成為首批入學的研究生,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師從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學家馬育華教授,從事數量遺傳學的研究與學習。隨後,又成為改革開放後學校首批派往國外進修學習的留學生之一。
1984年,翟虎渠被選送赴英國伯明罕大學進修並攻讀博士學位。在英國留學期間,師從英國著名遺傳育種教授J·L·Jinks博士,攻讀套用遺傳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在繁重的學習與研究工作之餘,翟虎渠還擔任了英國中部地區中國留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協助使館做好留學生的有關工作。三年多寒窗苦讀,他圓滿地完成了學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時值大批中國學者到海外學習與進修的時期,學成後回國工作還未成潮流。導師再三挽留翟虎渠繼續留在英國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一些英國的大學也邀他任教,但他始終覺得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自己應該回到中國。
1987年10月,在拿到博士學位後的一星期內,翟虎渠按期回國,回到母校南京農業大學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
1990年7月,組織上安排翟虎渠赴江蘇省東海縣任科技副縣長。當時許多人對此議論紛紛:一個回國不久的留洋博士,正值教學科研的黃金年齡,撇下已經著手的研究課題和教學任務去當科技副縣長,太可惜了,這是人才資源的極大浪費啊!
同事和朋友們也勸阻翟虎渠,但作為一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翟虎渠深知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的小康歸根到底取決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一個科技工作者真正成功的喜悅在於他的知識和研究成果能對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貢獻。出任科技副縣長,將更有助於為學校的科技和人才優勢服務於經濟建設尋找最佳結合點。
在東海工作期間,他深入各鄉、村進行調查研究,並針對制約東海經濟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人才問題,促成南京農業大學和東海縣共同簽訂並實施了東海縣人才培訓的五年計畫,為東海縣培養了300名“下得去、留得住”的具有大專學歷的農業技術人員,對全縣500名村級幹部普遍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技術培訓,使他們達到了中專水平,並使該縣被列為全國“綠色證書”試點縣之一。翟虎渠還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東海縣建立了農村綜合服務體系的統一供種網路,提高了東海縣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促進了該縣農村經濟的發展。
1995年7月,翟虎渠走上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崗位。這又是工作角色的一次重要轉換,他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重點高校,當時的南京農業大學,正處在積極爭取“211”工程部門預審之際,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終於如願以償。1996年,南京農業大學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1997年通過立項評審,2000年6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通過“211”工程建設,南京農業大學的辦學規模迅速擴大,本專科生招生規模增加了1.5倍,研究生規模增加了兩倍,博士後流動站增加到9個,博士學科專業增加到33個,碩士學科專業增加到50個。科研實力、科技產出效益有了明顯提高,建立了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江蘇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發展總經費累計達1.8億元,共獲得了155項科技成果,其中國家級7項,學校各類科技產業累計創產值3億元,實現利稅4388萬元。
2001年7月,翟虎渠調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兼黨組書記。針對中國農科院當時所面臨的實際情況,翟虎渠明確提出要塑造農業科研“國家隊”的新形象,制定了中國農科院科技體制改革方案並得到中央三部委的批准。根據這一方案,力爭用5至10年的時間,把中國農科院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內一流的農業科技產業孵化中心、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中心和農業科技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上任伊始,翟虎渠便以多年養成的雷厲風行的作風,深入基層搞調查,重大事件和棘手事件現場辦公。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中國農科院科研立項和科研經費得到大幅提高,累計達到10億多元;取得了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項國家發明獎以及近百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翟虎渠推出“中國農科院傑出人才計畫”,以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條件,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來院工作,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作為“海歸”派中的一員,翟虎渠對於優秀留學人才非常看重。當社會上對“海歸”議論紛紛的時候,農科院加大了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度。他們堅信,大多數海歸人才,既有高學歷,又有實踐經驗。
翻開中國農科院的史冊,從1980年至今,他們先後選派和接收、引進各類學科領域留學、短期進修、合作研究的科技人員2000多人,其中,攻讀學位的有460人。但是翟虎渠認為:作為有5000多農業科技人員的國家隊,精英人才仍然短缺。
翟虎渠每次出國訪問,幾乎都會找機會和當地的留學生交談,希望他們回國服務。萬建民博士就是其中之一,萬建民在日本待了9年,博士畢業後,成為日本農業水產省的主任研究員。翟虎渠4次邀請他回國,萬建民終於感動了,回到南京農業大學,成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海歸’越是以愛國之心幹事業,我們就越要為他們創造好的條件。”翟虎渠坦言:國內許多領域有著誘人的前景,也能賺大錢,這是在國外的留學人員所無法享有的。經過嚴格篩選,中國農科院首批聘任83位一、二級崗位傑出人才中,國外獲博士學位的有33人,占40%,分別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等8個國家。到目前為止,首批招聘的一、二級傑出崗位人才都已到崗工作。
留日博士李世訪在日本12年間,先後在5個大學和公司作過博士後研究,2000年回到了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此後一年多時間裡,因為沒有相應的科研啟動經費,使他在日本已經有很好基礎的研究不得不擱置下來。看到日本人以他的工作為基礎在國際雜誌上發表文章,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他給新上任的翟虎渠院長寫信訴說苦衷,院長當即從不多的院長基金中批給他10萬元。一年後,李世訪做出成績,並引來了“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等100萬元的資助。
2003年11月28日,李世訪再次給院長寫信,訴苦變成了道謝:“我的科研工作走上了正軌,這和院長當初特批給我的10萬元經費分不開,那是我科研工作的重要轉折點。”
科研轉折往往從不起眼的啟動費開始,對於“海歸”而言,這是科研重生的救命錢。“一線科研人員的困難就應該是我們自己的困難。我們當領導的是乾什麼的?”翟虎渠召集其他領導和管理部門負責人說:“我們科技局、後勤處是乾什麼的?就是要為科技人員服務,就是幫他們排憂解難,幫他們選人、找錢、找項目;幫他們立項、申請、搞公關。扶上馬,還要送一程。這樣,人才才能一心一意搞科研。從今後,農科院立下規矩,要把為科技人員服務當作管理者的第一要務。”
現在,中國農科院把為不同級別人才提供的幾十萬到400萬不等的科研啟動經費,寫進了農科院“傑出人才工程”計畫,並已全面落實。

回國之後

回國十多年來,無論管理工作有多忙,翟虎渠在“數量遺傳”及“作物遺傳育種”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從未間斷過。先後主持20多項國家“863”、“九五”、“十五”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48”和部省級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在水稻和菸草新種質及有利基因挖掘、鑑定、定位和克隆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主持的“‘鎮稻88’的推廣套用”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累計已推廣種植約5000萬畝,社會經濟效益顯著;首次從遺傳學上證實部分品種在雄配子不育位點上同樣存在中性親和基因。率先在國內開展耐貯藏水稻新品種和糖尿病專用稻米新品種選育工作,已獲得一批水稻新品系,其中W017品係為我國選育的第一個耐貯藏性水稻新品系,進入大規模推廣後每年可為國家節省數10億元以上穀物貯藏費用。成果“耐儲藏水稻的篩選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人物性格

當我們與翟虎渠談及人生成功的體驗時,他信口吟誦了宋代學者朱熹的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回顧自己回國後十多年的工作與學習經歷,翟虎渠深深感到,禾苗的成長離不開好的土壤和環境,個人的奮鬥必須融匯到社會大變革的洪流之中,奮鬥的目標必須和國家發展的需要相一致。
他說:“成就和榮譽就像天光雲影一樣令人賞心悅目,可追根求源,我們之所以能擁有它,就是因為我們對事業的執著和領導、老師們多年悉心的栽培。成就與榮譽只能代表過去,今後的事業還需要我們不斷地開拓、進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