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動、植物雄性細胞或生殖器官喪失生理機能的現象。由加特綱(K.F.Gantner)1844年和達爾文(C.Darwin)1890年最早發現。現已發現雄性不育植物200多種。關於雄性不育有“三型”或“二型”說和“核質不協調說”2種理論。20世紀中葉美國已將雄性不育系套用於玉米、高梁生產中。中國於20世紀70年代在水稻生產中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雄性不育
  • 外文名:male sterility
  • 最早報導:加特納 (K.F.Gartner)
  • 種類:玉米、高粱、水稻等
雄性不育(Genetic Male Sterility):花葯或花粉不能正常發育的現象。一旦形成,是可遺傳。雄性不育的植株,雌蕊能正常發育。
細胞核雄性不育: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有顯性核不育和隱形核不育,遺傳方式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根據對光的反應又分為兩種:
(1)不受光影響的核雄性不育:與光溫影響無關。
(2)光溫敏核雄性不育:受光和溫度影響。高溫或長日——不育;適溫短日——可育。
細胞質雄性不育:表現為母體遺傳花粉敗育和雌穗正常。可以被顯性核恢復基因恢復育性。敗育時期不同可分為:
(1)配子體不育:主要形成在花粉粒進行有絲分裂形成配子精細胞的過程。
(2)孢子體不育:可發生在花葯造飽細胞增殖至花粉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整個過程。
在有性繁殖過程中,由於生理上或遺傳上的原因造成植物的雌性器官正常,雄性器官不正常,不能產生花粉或花粉敗育而不能授粉的現象.
雄性不育 可分為 雄蕊退化 花粉敗育 功能不全3種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