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義大利和德國的形式感》是瑞士藝術史家沃爾夫林的代表著作之一,是在作者1928年參加紐倫堡市舉辦的紀念丟勒逝世400周年活動所發表的系列演講基礎上形成的,旨在分析和闡釋義大利人和德國人形式感和視覺想像方式的差異,是對1915年出版的《藝術史的基本原則》中的南方和北方民族視覺模式特點論述的拓展,也反映出沃爾夫林形式主義藝術史學思想發展晚期的傾向。作者以義大利古典藝術為基準,提出了形式和輪廓、規範與秩序、整體與部分、輕盈的力感、宏偉與單純、類型與總體性、浮雕概念、藝術的清晰性與主題等八個方面的概念,在一般形式心理學層面上,對德國人的形式感及其基本特點進行了極具啟發性的剖析和解說,擴展和深化了義大利和德意志民族形式感的視覺。心理結構的認知,也揭示出歷史上發生的兩個民族形式感相互碰撞、吸納和交融的內在精神條件。
作者簡介
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出生於瑞士蘇黎世,著名美學家和美術史家,西方藝術科學的創始人之一。曾在慕尼黑、柏林、巴塞爾等大學攻讀藝術史和哲學並擔任慕尼黑、蘇黎世等大學的教授。被認為是繼溫克爾曼、布克哈特之後第三位偉大的藝術史家。其藝術史研究關注普遍的風格特徵,而不是對單獨藝術家的分析,他把作品形式分析、心理學和文化史結合起來,力圖創建一部“無名的藝術史”。主要著作有:《文藝復興與巴洛克》(1888)、《古典藝術》(1899)、《藝術史的基本原理》(又譯《藝術風格學:美術史的基本概念》,1915)和《義大利和德國的形式感》(1931)等。
譯者簡介
張堅,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美術史系主任、教授,2002年獲得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文學博士學位;1998-1999年,獲得Alexander S.Onasis Public Foundation資助,在希臘雅典大學(University of Athens)從事藝術史研究工作。近年發表的主要學術成果有:《視覺形式的生命》、《西方現代美術史》、《哥特形式論》(譯著),《論視覺藝術作品的判斷》(譯著)等。
目錄
譯者序:“精神科學”與“文化科學”語境中的“形式感”
前言
導言
第一章 形式與輪廓
第二章 規範與秩序
第三章 整體與部分
第四章 輕盈的力感
第五章 宏偉與簡潔
第六章 類型與一般性
第七章 浮雕概念
第八章 藝術中的清晰性與主題
第九章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