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形成

群體形成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認同自己為一個特定群體的成員,並且其身份被至少一個其他人承認時,相互認同類屬的人群就成為了一個群體,這個過程就是群體形成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體形成
  • 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影響因素,形成過程,

影響因素

1、互動和共同目的。心理學家米德爾布魯克(P.N.Middle brook,1980)提出,在人們意識到不能單獨完成一項工作,或者是通過多個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更順利完成一項工作時,就傾向於組成群體。這樣,互動,是群體形成的直接原因。謝立夫等人不同階段的反覆實驗,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2、隸屬需要。所謂隸屬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指個人認同於他人或群體的行為方式,並以相同方式行為,以獲得安全感的需要。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對自己進行評判的參照基點,否則就難於自我確認,就不能有足夠的安全感。因此,人需要將自己歸於一個自己認同的群體。這就是隸屬需要。心理學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進行的一項著名研究,很好地證明了以上的理論,即一個人安全感越是缺乏,他的隸屬集群需要也越強烈。沙赫特用不同的實驗操作引發被試不同的恐懼水平,然後考察恐懼水平與人們希望與別人在一起的要求是否有關。研究的結果證明了原初的假設:恐懼水平越高,合群傾向也越強。
3、共同興趣。興趣的一致是現實生活中群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興趣的不同,直接導致了人們在群體歸屬上的分化。心理學家蒂博特的研究證明,一個群體的吸引力,直接同其所開展的活動是否具有吸引力有關。活動越是可以激發人們興趣,越易於吸引人們參與群體的活動。
4、工具作用與情境壓力。人們加入某一群體有時是為了達到某種功利目的,或實現與群體無關的期待。此時,人們加入群體成了實現其他目的的手段。大量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結果都顯示,高壓力的情境會直接促進人們形成群體或加入群體。前述沙赫特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其他心理學家對現實生活展開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論。心理學家夸倫泰利等人研究發現,災禍的受害者會自動與鄰里和朋友組成群體去尋找庇護或救援受害者。佩皮通等人的研究則表明,高恐懼誘發情境會明顯增加個人參與群體的傾向:很顯然,當人們安全感受到威脅時,組成群體或加入群體,是人們獲得足夠安全感支持的最佳途徑。

形成過程

交往、共同活動和一致的目標是群體形成的基本條件。1961年,社會心理學家謝立夫進行了一項經典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們從個體形成群體的全過程。這一研究請互不相識的12歲男孩參加夏令營。他們來自不同學校和街區,社會階層上都屬於中產階級白人家庭。研究分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一個星期,參加實驗的被試被分為兩個獨立人群,相互不知道對方的存在。研究分別安排兩個人群進行一系列活動,如一起做飯、修游泳池、玩壘球、一起做繩梯。結果,這一階段的一起活動和交往,使兩個人群分別從原來的聚合狀態轉變成了群體。每個小組都發展起了自己不成文的規則、非正式的領導者,以及其他一些一個組織化群體所具有的特點。甚至兩個小組分別自發地為自己的群體起了名字。一個叫"響尾蛇",一個叫"雄鷹"。至實驗第一階段結束,群體每個成員的角色已發生明顯分化,並且穩定下來。
實驗第二階段安排兩個群體相遇,彼此之間開展一系列諸如橄欖球、壘球及其他項目的比賽。競爭的結果,兩個小組出現了明顯的"我們情感","我們"和"他們"的意識發生了明顯分化。群體成員分別將自己的群體看作是內群體,認為自己所屬的群體更優越,而將對手看成為外群體,似乎對方的特點都不合自己的願望。競爭引起了對於對手群體的敵意。第二階段結束時請被試在兩個群體中擇友,結果兩個群體的成員選擇本組成員作為朋友的比例,分別達到92.5%和93.6%。
實驗第三階段是探索如何減輕或消除群間的衝突。實驗安排兩個小組被試一起進行一系列共同活動,如玩撒豆遊戲,即先把豆子撒下,然後撿起來猜撿到的豆子數目;一起用餐、一起看電影短片。然而,這樣的操作並未有效減輕雙方的敵意。有一次兩群體還在吃飯時發生了直接衝突。研究的進一步安排是提供兩個群體必須一起協同活動的機會。如一起修野營基地的貯水池,否則大家都會缺水;一起協力將卡車拖出泥潭等一系列共同活動。結果,兩個群體的敵對情緒明顯減緩。野營生活結束時再次進行擇友測驗,結果兩個群體的成員選擇對方成員作為朋友的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與第二階段的結果形成了明顯對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