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 國家財務收支即一個國家在特定周期的財務情況,包含多方面的經濟結構體以及稅費收入以及對應的支配和處分方案,主要劃分為兩個主體部分:
1,對前一個周期內的收入進行規劃性支配,同時審核和實施前一個周期內所制定計畫的實施以及投資方案的進展情況;
2,統計周期內的收益狀況,安排下一個周期內的支出方案和投資計畫
債務組成
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主要包括如下兩個部分,一是聯邦政府向公眾發行
債券 ,為已經出現的預算赤字融資,這被稱為公眾持有的國家債務;二是聯邦政府因某些支出增加了債務,向財政的透支。這些支出包括軍費、社會救災、安保、醫療和運輸等,這被稱為政府賬戶產生的債務。這兩個部分的債務加總即為聯邦政府債務總和。
截至2007年10月1日,美國審計署計算的美國政府
長期債務 達到了52.7萬億美元。為便於理解,審計署把它分解成以下數字:美國居民每個人17.5萬美元(2007年美國的人均GDP是46280美元),每個全職員工41萬美元,每個家庭45.5萬美元。為了應付債務,美國政府每天都得對付18.6億美元的新債。而按照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11月24日羅布·阿諾特的文章稱,美國政府、社會保障、企業、個人及非營利組織的債務合計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8倍,按2007年美國14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債務總計已超過100萬億美元。
債務上限 上限定義:
1,不影響機構正常運營情況下的債務上限;
2,影響機構運作不致命的債務上限;
3,終極上限或者致命底線上限。
在第一種情況下,可以透過部分固有資產抵押或者借貸的方式獲取資金,不改變全局性運營狀況;第二種情況下,通過資產解禁出售的原則,縮小主體支出機構,通過
資產出售 的方式獲取資金,保全主體的穩固;第三種情況下的上限,是風險性投資,債務超過資產的一種價值的一種極限運作,沒有意外都難以保證主體,全局的穩固幾乎不可能維持,有意外的狀況之下,幾乎全盤崩潰,幾乎全部失去固有許可權,並且還可能零頭負債。
美國現狀 什麼是 美國債務上限
美國債務上限是指美國國會批准的一定時期內
美國國債 最大發行額。1917年之前,每次美國政府需要借款時,都要獲得國會授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提高國家機器靈活度,立法者決定授予政府
一攬子 關於借款的許可權,條件為聯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的總借款量小於已有的數量限制。可類比理解為個人
信用卡透支 額度,只不過美國政府手裡這張卡可以套現。
美國債務危機 美國財政部:到2011年5月16日,美國債務已達法定的14.29萬億美元上限。蓋特納敦促國會儘快修改立法提高債務上限,以免對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蓋特納在寫給國會領導人的信中說,從16日開始,美國財政進入“債務發行暫停期”,直到2011年8月2日,屆時美國的借款許可權將用完。
美國債務問題的由來
美國債務問題由來已久,是由於長期的
財政赤字 造成的。據統計,2008財年美國財政赤字創下了4550億美元的新紀錄,較上一財年增長了180%;2009財年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美國的財政赤字規模達到1.42萬億美元,較2008財年飆升了207%;2010財年美國財政赤字1.3萬億美元。
回看,美國債務談判的僵局是由於為了2012年美國大選的需要,代表不同階層的利益的政黨的較量,比如債務期限、數額,緊縮計畫中要否增稅等。但是也要注意到可能對債權人利益的可能傷害,畢竟延期債務是也解決債務問題的通常手法之一。而對於履約美國政府並不能作出保證。
美國債務問題的實質
美國和歐元區面臨的債務問題有著很大區別,美國至少從中期而言是看不到所謂的
主權債務危機 ,債務
違約風險 更多緣於其國內的政治博弈。此前美國曾100多次提高債務上限,且較少被爭論,但這次提限被廣泛關注一方面是由於其違約後果的嚴重性,另一方面是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微妙。
美國聯邦政府 債務已接近國會批准上限——約14.3萬億美元,而此次提升債務上限的爭論是
共和黨 與民主黨為各自利益在國會中的直接交鋒,涉及兩黨短期與長期利益博弈。短期利益在於共和黨反對加稅,更偏向保護大財團富人利益,民主黨則反對削減開支,傾向加稅。長期利益在於2012總統大選。共和黨表面表明不希望美國違約,害怕招致民眾反感,從而裝著也跟著出謀劃策。但其提出的方案有一個原則,就是緩慢地、分階段地提高上限,解決這個問題。實行”拖“字策略,讓民眾無時無刻不活在債務上限的擔憂中,也活在對民主黨的埋怨中。再如,參議院
共和黨 領袖米奇·麥康奈爾7月12日再拋出一項所謂”備選計畫“。據該計畫,國會將通過立法授權
歐巴馬 政府在2012年年底前分三次要求國會提高債務上限,國會可以拒絕這一請求,但歐巴馬隨後可以動用總統否決權否決國會的決議。這實際上是給了歐巴馬無限制提高債務上限的權力。麥康奈爾這么做其目的首先是向選民證明,共和黨不願看到
政府債務 違約,並為此做出了重大讓步;其次,迫使民主黨承擔提高債務上限的全部責任和後果,包括選民的不滿。 另一方面,民主黨希望立刻解決問題,完事之後希望民眾儘快把這事忘了,在2012年大選的時候最好不要想起。雖然說,美國歷史上每次討論債務上限調整的時候,總會遭到另一黨派的刁難,但這次適逢大選將至,
共和黨 有意將事件稍微升級以擴大影響。
實際上,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在2011年5月就已達到上限,但當時美國財政部採取了四項措施臨時擴展償還債務的能力,包括:終止發行州和
地方政府債券 ;宣布一個行政人員退休和殘疾基金的債券發行終止期;終止政府債券投資基金的再投資;終止外匯平準基金的再投資。這四項臨時措施得以將這個”大限“推遲到8月2日,但也意味著政府再無退路。如屆時國會沒有通過調高債務上限的任何決議,那么美國政府就會面臨違約風險。歐元區
主權債務危機 則切實存在,希臘、葡萄牙等國一旦失去國際援助,就不可能渡過難關。
美歐債務問題對全球 巨觀經濟的影響
此前美國政府在30s,60s和70s有過3次小規模違約記錄,但對世界經濟的衝擊有限,違約之後美元仍被追捧。但此次全球經濟深陷金融危機泥潭,各主要
經濟體 復甦勢頭脆弱,如果美國債務發生違約,其後果相當嚴重。
首先,流通在外的國債將跌破
面值 ,即持有人面臨損失
本金 的風險,大量持有國債的貨幣市場基金和銀行也會面臨資本外流,導致經濟缺血,重回2008年金融危機時市場流動性緊缺的狀態。如不大規模注資,則美國經濟面臨20%-30%的下滑。
其次,美國國債利率一直被視為市場
基準利率 ,是信貸體系的支柱。政府違約將導致這根支柱的倒塌(至少暫時失去作為基準利率的功能),繼而會擾亂大量私人契約以及經濟中所有種類的交易,即私人間信貸難以定價,進一步造成經濟流動性缺失。
最後,國際影響。政府違約很可能導致其
信用評級 由AAA降低為AA+,部分世界貿易會因此陷入暫時混亂;美國債主要國際投資者,如中國持有
美國國債 約1萬億美元,日本9000億美元,將面臨美國債的直接貶值風險和日後如何重新定價的風險。
對策和策略
外儲 多元化是既定戰略,但外儲存量結構並不容易改變。不可否認,中國外儲中的歐元資產比重的確在增加,但由於中國外儲增加較快,勢必需要投資渠道,由於多種原因,中國持有美債則不可避免。不管這次“爭吵”如何收場,美國債務問題恐相當一段時間不能完全解決,需要不時加以關注。
美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美元貨幣依附美國政府權威而存在,債務上限問題是全球化貨幣價值定義之下的,支出大於收益的情況下的極限數值。
第一,主權國家可以發行貨幣;
第二,並不是賬目上的每一分錢都有相應的貨幣存在;
第三,債務上限和控制性決定一個國家的全球共信力,而不存在政府破產債務主權丟失的問題;
第四,貨幣的極度上限必然導致大規模的混亂和局勢的動盪。
超過固有資產總值美國將不存在主權問題;不危機固有資產價值的,將失去不少的固有資產以及機構,損傷較小的債務上限,美國需要抵押特定資產和權益來獲取資金,美國的債務情況處於中下期標準。
歷史高位 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美國政府
赤字 大幅度上升,舉債度日成為家常便飯,國債紀錄屢創新高。截至2010年9月30日,
美國聯邦政府 債務餘額為13.58萬億美元,GDP占比約為94%,同年年底一舉突破14萬億美元。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發債餘額僅剩2180億美元的時候,美國國會未就提高上限達成一致。
美國政府債務上限 終於,
美國國債 觸頂,2011年5月16日,美國國債終於觸及國會所允許的14.29萬億美元上限。據美國前財長蓋特納的估計,由於財政收入增加速度低於政府支出速度,在國債法定上限的制約下,最遲到2011年7月8日,美國政府將無法發行新的國債以供融資,政府的部分機關將被迫中斷工作,而一些預算支出項目也面臨“腰斬”。
2011年狀況 截至2011年5月16日,
美國聯邦政府 欠債已達14.29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
債務規模 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0%,如果國會不在8月2日前提高上限,美國將面臨
主權債務違約 的風險。
彼得森世界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卡門·萊因哈特與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當一國債務總額占GDP比例超過90%後,該國經濟將陷入增長遲滯。
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堅決表示,絕無可能在8月2日過後繼續履行支付義務,美國政府將被迫違約。評等機構已經表示,如果違約,將引發嚴重的評級下調後果。
2013年初現狀 2013年年初的債務上限為16.39萬億美元,已於2013年1月1日被技術性突破。財政部仍可通過騰挪支付政府的賬單,但只能堅持到2月中旬。此後政府已決的開支將超過稅入,如果不能借到更多的錢,財政部將沒有足夠的現金為政府買單。
美國國會眾議院於2013年1月23日表決並通過了一項此前各方都已經翹首以待了許久的法案,該法案允許美國聯邦政府在2013年年5月19日之前繼續進行必要的舉債活動,以防發生債務違約。
該法案在眾議院以285票對144票的較大優勢獲得通過,然而,儘管此前白宮以及國會參院領導人都對這一法案表示了歡迎態度,但仍有部分民主黨議員投下了反對票,原因是他們對債務上限僅僅是被“臨時性”上調的狀況表示不滿。
依據這一協定,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上的個人和年收入45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所承擔稅率將從35%上調至39.6%。另外,兩黨同意把定於2013年年初啟動的“自動減赤機制”推後兩個月生效,在這期間轉而以總額240億美元的赤字削減方案取代。
運行機制 由於美元的
世界貨幣 地位,
美國國債 實際上也成為世界各國競相購買以獲取穩定收益的
投資對象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債的發行雖然是其國內行為,卻具有世界影響。美國是以“債務”作為巨觀經濟運行的基礎的。簡單來說,美國政府不能發行美元,政府融資是通過發債來實現的。美元是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發行的不可兌換
銀行券 ,但是,它不能獨自隨意印刷,美聯儲必須以
購買國債 的數量決定印刷美元的數量。美國政府向美聯儲賣出國債,美聯儲向其提供等額美元。不過,這裡的“等額”通常不是
面值 的等額,因為國債具有償付期限和利率,購買價格往往低於面值,兩者之間的差及利率收入即為國債收益。通過這一過程,美聯儲拿到美國國債後,既可以拿到債券市場上出售獲利,也可以坐收利息;而美國政府也拿到了美元,用於預算支出,維持政府和公共事業的正常運轉。
在這種運行機制中,國債上限提高就是允許美國
財政赤字 增加,財政赤字增加在短期內能刺激需求和增加產出,這也是美國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採取經濟刺激方案的主要依據。不過,從長期看,當
經濟復甦 接近充分就業時,政府的赤字及增發的美元勢必會引發
財政危機 和
通貨膨脹 ,進而迫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資和消費。但同時,由於美元的
世界貨幣 地位,高利率會吸引海外資金流入套利,外國投資者會購買
美國國債 和其他美元資產,使美元升值,降低
進口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又彌補了
政府投資 的不足,也可以部分抵消
財政赤字 增加對投資的消極作用。
但是,是債務就要還,何況還有利息。據測算,如果按美國舉債速度和
赤字 增加速度,到2023年,美國政府的全部收入將主要用於償付到期債務及利息,根本不可能用於其他如國防、教育、衛生等正常的公共開支。換言之,到時,美國政府將被“債務大山”壓倒。實際上,不必等到2023年,只要美國政府觸及債務上限就不能發行新的債券,無法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其支出將全部依靠收入,即稅收和行政收費。如果支出超過
政府收入 能力,就只能削減支出,否則,就將導致政府部門無法運轉。
不過,
美國國債 的發行畢竟要受到國會制約,發債量也不能無限制的提高。在
國債發行 上限問題上,主導國會眾議院的
共和黨 與總統
歐巴馬 所在的民主黨有著明顯的分歧。共和黨認為只有簽訂長期協定,削減政府開支,包括削減醫療保健項目及社會保險制度計畫,才能同意提高上限;民主黨則希望加稅來增加政府收入,卻被共和黨拒絕。
膨脹過程 縱觀
美國國債 的“膨脹歷程”,只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
布希 政府時期,由前任民主黨
柯林頓 政府財政盈餘的局面,轉為
財政赤字 。伊拉克和
阿富汗戰爭 、新的減稅政策以及經濟刺激措施等因素使聯邦債務繼續顯著增加。2009財年,美國政府
赤字 創下1.41萬億美元歷史紀錄,2010財年達到1.29萬億美元,2011財年由於
歐巴馬 政府前期實施的減稅政策,財政赤字預計達到1.65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正是在不斷
高企 的赤字推動下,美國國債突破了14萬億美元的大關,相當於美國人均負債4.53萬美元。
債務上限結論 一美國國債違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自從1971年以來,國會已經80批准提高債務上限,我們應該有理由相信,這一次國會也會如期提高債務上限;並且,國會大佬們都很清楚美國國債違約的災難性後果,他們最終會做出理智正確的選擇。
二國會批准提高債務上限過程應該會更加曲折。 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是一場政治遊戲,而
共和黨 和民主黨都是有著幾百年經驗的遊戲高手。不到最後一刻,答案是不會揭曉的。共和黨在財政懸崖問題上已經落下風,這次必會迅猛反擊,而
歐巴馬 提高債務上限的態度不容置疑,民主黨也占有主動,
白宮 國會以及國會兩院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鬥爭會更加激烈。
三解決債務上限的根本出路在哪裡。 債務上限不是根本問題,只是一個程式問題,不是根源、不是結構、而只是一個小插曲,有關債務上限的談判還會持續很久,直到美國財政情況好轉到負債總額逐漸減少。
從歷史經驗看,為了維護美元地位,維持債務融資來源,未來美國採取直接違約的可能性較小,但卻不能排除其以間接方式違約。這些方式包括,
美元貶值 和
通貨膨脹 。雖然,美國自獨立以來從未發生過直接主權違約,但是變相違約卻屢試不爽:1933年,美國國會鑒於美元貶值,同時廢除國債的黃金條款,國債購買者不能再按原有契約換取相應黃金;二戰後美國採取通貨膨脹辦法,10年內將總債務占G D P的比例降低了40%;1971年美國單方面停止美元兌換黃金,致使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繼而確立
牙買加體系 等,更是美國間接違約的明證。目前有估算認為,如果美國年均
通貨膨脹 率為6%,總債務占G D P比例在四年內將下降20%。
總之,採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變相違約,早已是美國減債減赤的慣用手法。而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最終和最大的風險也正在於此。
歷史數據 以下是美國政府借款上限歷史數據的總結。(單位:10億美元)
統計日期
債務上限
債務上限相當於GDP比例
2011年
2010年
14,290
92.1%
2009年
12,100
84.1%
2008年
10,610
70%
2006年3月
8,965
70.3%
2004年11月
8,184
69.2%
2003年5月
7,384
68.9%
2002年6月
6,400
61.9%
1997年8月
5,950
71.0%
1996年3月
5,500
72.1%
1993年8月
4,900
74.1%
1990年11月
4,145
70.9%
1989年11月
3,123
56.5%
1987年9月
2,800
58.7%
1986年8月
2,111
47.7%
1985年12月
2,078
48.1%
1984年10月
1,824
45.8%
1984年7月
1,573
40.2%
1984年5月
1,520
39.9%
1983年11月
1,490
41.5%
1983年5月
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