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腸線
- 外文名:catgut
- 解釋:為羊的小腸黏膜下層製成
- 用於:縫合深部組織
- 屬於:異體蛋白質
羊腸線(天然羊腸線)英文catgut可能是“cattlegut”的縮寫。有一種理論認為這個詞來源於提琴(“kitgut”或“kitstring”)。另一些人認為這個詞來源於德國的Catagniny...
醫用羊腸線是一種生物填充、粘(縫)合材料,又稱可吸收性外科縫線,供醫療手術中對人體組織縫合結紮使用。...
常規消毒,取一段1cm長的2-0羊腸線,從8號穿刺針的尖端放入針腔的前端,左手將皮包上捋,固定陰莖頭及陰莖體繃緊系帶,以系帶的陰莖頭端直上2cm處做進針點,右手...
可吸收縫合線根據材質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為:羊腸線、化學合成線(PGA)、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1、羊腸線:取材於健康動物羊羊腸所製成,含有膠原成分,所以縫合以後不...
埋線療效最好是在肌肉層,如在頭面四肢等肌肉較薄的部位則可埋在皮下組織與肌層之間,肌肉豐滿的地方可埋入肌層,羊腸線頭不可暴露在皮膚外面。根據不同部位,埋線...
穴位埋線減肥須根據減肥者個體差異和肥胖原因進行辨證選穴,然後於相應穴位用埋線器具植入蛋白質磁化線(又稱“生物蛋白線”,即手術中縫合傷口所用的醫用“羊腸線”)...
可吸收縫合線的分類:根據縫合材料的可吸收程度,分為羊腸線、高分子化學合成線、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 特性 抗張強度 抗張強度維持時間超過傷口癒合所需的5-7...
可吸收縫線類(Absorbable suture)主要為羊腸線(Catgut suture)和合成纖維線(Synthetical suture)。...
從此之後就開始製造醫用羊腸線。 [1] 約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縫合技術的巨大變革,他提倡對所有的縫合線進行常規消毒。19世紀60年代,他第一次嘗試對“石炭酸羊腸線”...
使用羊腸線或其他可吸收線體對穴位進行植入.是在針灸經絡理論的指導下,將醫用羊腸線埋入相應穴位區域,經過多種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達到疏通經絡氣血以治療疾病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縫合材料目前經歷了四代發展歷程;第一代為絲線,第二代為羊腸線,第三代為化學合成可吸收縫合線(PGA、PGLA、PLA),第四代為膠原蛋白可吸收...
37 可吸收性外科縫線 3-0、100cm (醫用羊腸線) 盒 針灸實驗室 38 醫用膠布卷 1*400cm*13卷/盒 盒 針灸實驗室 39 繃帶 8cm*6m*10卷/包 包 針灸實驗...
前者有天然纖維‘如蠶扮、麻、不棉等)和合成纖維(如聚醋、聚烯烴、聚四氟乙烯、聚氨酷等〕,後者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羊腸線、骨膠阮、白纖蛋白等)和合成高分子...
4、消毒:以標記點為中心常規消毒,消毒面積直徑15cm左右,打開無菌包,鋪無菌小洞巾,將備用羊腸線取出10段左右放於無菌包內。5、麻醉:將2%利多卡因及注射用水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