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品種,特色,形態,價值,版本一,版本二,版本三,
簡介
品種
羊奶果一般用於水果食,有兩個品種,一個味甜些,另一個果型小一點,小果型的現 在山上還有野生的。羊奶果酸甜味,一般吃法除生吃外,放上鹽巴、辣椒醃吃。如用糖製成果丹,就好吃了。羊奶果現已有人栽培的,過去大部分是野生的。羊奶果栽培可撒籽或扦插,比較容易種植。
特色
羊奶果學名密花胡頹子,每年3、4月份,早熟的羊奶果匆匆地撲入人們的眼帘橢圓形,色紅如血,略大於鴿卵。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噴涌而出,但酸味過重,令人牙酥,如以糖水浸之則味甚佳美。胡頹子通常生長於山地雜木林內或向陽溝谷旁,有時生長在三角楓或麻櫟等樹上,形成樹上生樹的奇特景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胡頹子也經常被作為觀葉或觀果盆景請入大雅之堂。
形態
羊奶果為胡頹子科多年生常綠攀緣灌木,產亞洲熱帶,越南、馬來亞、印度及我國雲南、廣西南部均有分布,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果實營養豐富,可食率為73.3—91%,每100克鮮果含粗蛋白質2.45%,粗脂肪2.8%,總糖5.1%,水90.6%,總酸1.45%等。果實多汁無毒,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汽水、罐頭、蜜餞等食品。由於其果實成熟較早,可作水果淡季市場和食品工業原料的新品種。
價值
版本一
【別名】 牛奶咪、牛虱子果、羊山咪樹、長匍莖胡頹子、羊奶頭、剪子果等
【來源】 胡頹子科羊奶果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以根、果、葉入藥。
【生境分布】 雲南、廣西、廣東、四川(巴中)、 湖北、河南南部、甘肅南部。
【性味歸經】 酸,平。
【用法用量】 25~50克。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版本二
【科屬】羊奶果學名密花胡頹子,為胡頹子科多年生常綠攀緣灌木。
【產地】產亞洲熱帶,越南、馬來亞、印度及我國雲南、河南信陽、廣西南部均 有分布。胡頹子通常生長於山地雜木林內或向陽溝谷旁,有時生長在三角楓或麻櫟等樹上,形成樹上生樹的奇特景象。
【產果期】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3—4月。
【果實味道】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噴涌而出, 但酸味過重,令人牙酥,如以糖水浸之則味甚佳美。
【果實形態】橢圓形,綠色變到紅色,由生至熟,色紅如血,略大於鴿卵。
【營養含量】羊奶果每百克鮮果含蛋白質2.45 克,水分90.6 克,脂肪2.3 克,碳水化合物5.1 克,總酸量1.45 毫克,鈣20.6 毫克,磷57.2 毫克,胡蘿蔔素3.15 毫克,維生素B20.7 毫克,維生素C30 毫克。
版本三
【拼音名】Yánɡ Nǎi Guǒ
【別名】牛虱子果、羊山咪樹、長匐莖胡頹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攀援胡頹子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eagnus sarmentosa Rehd.
採收和儲藏:2-3月採收成熟果實,曬乾;夏、秋季採挖根,切片曬乾;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攀援胡頹子 常綠攀援灌木,長2-10m。無刺,幼枝密被銹色鱗片,芽綠色。
單葉互生;葉柄銹色,長10-16mm;葉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長8-16cm,寬2.2-6cm,先端漸尖或鈍尖,基部闊楔形、鈍形或圓形,全緣;側脈7-9對,乾燥後網狀葉脈在上面略明顯。花褐色,外被褐色鱗片,常1-3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3-6mm;花被筒圓筒形,長8-9mm,上部4裂,裂片寬三角形,內面密生星狀短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花葯橢圓形,長1.5-1.8mm;花柱無毛,幾與花被裂片平齊。果實大,長橢圓形,長24-26mm,直徑10-13mm,具銹色鱗片,果核具明顯的八肋。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3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100-1500m的山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西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安徽山區多有分布。
【性味】
酸;平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止瀉;止血;活血消腫。主久咳;哮喘;腹瀉;吐血;咯血;黃疸;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