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雪莉 | 朱莉安·浩夫 | ---- |
德魯 | 迪耶戈·博內塔 | ---- |
朗尼 | 拉塞爾·布蘭德 | ---- |
保羅 | 保羅·吉亞瑪提 | ---- |
帕特麗夏 | 凱瑟琳·澤塔-瓊斯 | ---- |
康斯坦斯 | 瑪琳·阿克曼 | ---- |
Justice | 瑪麗·布萊姬 | ---- |
丹尼斯 | 亞歷克·鮑德溫 | ---- |
史戴西 | 湯姆·克魯斯 | ---- |
史戴西的保鏢 | 凱文·納什 | ---- |
麥克·惠特莫爾 | 布萊恩·科蘭斯頓 | ---- |
女服務員 | 喬丹娜·戴寶拉 | ---- |
Dancer (uncredited) | 戴瑞克·浩夫 | ---- |
Rolling Stone Receptionist | T·J·米勒 | ---- |
Rocker Fan (uncredited) | 克里斯多夫·蒂斯丹法諾 | ---- |
Waitress #2 | 安妮拉·麥吉尼斯 | ---- |
Bartender Jimmy (as Alan Shane Hartline | Shane Hartline | ---- |
Amusement Park Guest (uncredited) | 羅琳·卡波拉索 | ---- |
Record Executive | 康斯坦丁·馬洛里斯 | ---- |
Broadway Dancer (uncredited) | 傑西卡·瓜地斯 | ---- |
米奇·麥莉 | 威爾·福特 | ---- |
Rocker (uncredited) | Patrice Sepulveda | ---- |
Stacee's Bodyguard | 傑夫·蔡斯 | ---- |
Broadway Dancer (uncredited) | 吉賽兒· 岡薩雷斯 | ---- |
Sinnamon | Alicea Karelix | ---- |
職員表
角色演員介紹
- 雪莉演員:朱莉安·浩夫片中女主角,一名為了實現演藝夢想,從家鄉小鎮遠赴好萊塢打拚的年輕女孩。但是到了洛杉磯後,為了生活成了一家歌舞廳的女服務員。憑著對唱歌的熱愛,等到了出名的機會,還與超級明星史戴西見了面。
- 德魯演員:迪耶戈·博內塔片中男主角,家居住在洛杉磯這座繁華的大都市裡,但為了在追尋屬於自己的好萊塢之夢,毅然踏上追夢之路,在在日落大道的街頭相遇了雪梨,兩人隨後相知至相愛。
- 帕特麗夏演員:凱瑟琳·澤塔-瓊斯片中的反派人物,一個強硬的、道德上的守舊派,也是一個憎惡搖滾樂的保守媽媽,她希望在洛杉磯禁止一切搖滾樂。
- 丹尼斯演員:亞歷克·鮑德溫片中的喜劇角色,長發翩翩的他口音怪異、扮相奇特,但幽默感十足,是史戴西眾多瘋狂歌迷的一員。
- 史戴西演員:湯姆·克魯斯是一位萬眾矚目並且無比自戀的超級明星,魅力無限的他擁有大量的歌迷,甚至讓女主角雪梨對他一見鐘情。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
Paradise City | Harden My Heart | |
Sister Christian /Just Like Paradise /Nothin' But A Good Time | I Wanna Rock | |
Juke Box Hero /I Love Rock 'n' Roll | Here I Go Again | |
Hit Me With Your Best Shot | Undercover Love | |
Can't Fight This Feeling | Don't Stop Believin' | |
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 Any Way You Want It | |
Waiting For A Girl Like You | More Than Words /Heaven | |
Rock You Like A Hurricane | Pour Some Sugar On Me | |
We Built This City / We're Not Gonna Take It | Wanted Dead Or Alive | |
Shadows of the Night /Harden My Heart | 發行日期:2012年6月5日 |
幕後花絮
- 故事發生在搖滾風行的80年代,片中能聽到很多歌手樂隊的經典曲目,如Def Leppard、Joan Jett、Journey、Foreigner、Bon Jovi、REO Speedwagon、Twisted Sister、Poison、Whitesnake等。
- 影片原計畫在2010年開拍,2011年上映,可是這個計畫未能實現。後來影片於2011年5月開拍,2012年上映。
幕後製作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英國UK | 2012年6月13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12年6月14日 |
德國Germany | 2012年6月14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12年6月15日 |
加拿大Canada | 2012年6月15日 | 義大利Italy | 2012年6月20日 |
法國France | 2012年7月11日 | 巴西Brazil | 2012年8月17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12年8月17日 | 日本Japan | 2012年9月21日 |
影片評價
歐美評價
- 影片不需要觀眾對搖滾有多大的熱情,只需要觀眾能夠對影片中那些80年代的誇張旋律放聲大笑。(《舊金山紀事報》評)
- 電影可以讓觀眾參與一次作為旁觀者的時光旅行,於是片中的那些讓人尷尬的部分也可以原諒了。(《後視鏡》評)
- 影片完全被它的音樂所拯救了;幾乎不可能不隨著它們搖擺起來。(《滾石》雜誌評)
- 影片擁有不可阻擋的能量和毋庸置疑的幽默感,以及衣著節省的湯姆·克魯斯,把那些可能從來沒有喜歡過的歌曲改造成了一部很容易享受的音樂劇。(《洛杉磯時報》評)
- 影片
- 唯一的問題就是在沒有歌舞的時候,影片的情節就顯得十分無趣了;如果一部影片的情節俗套得所有觀眾都猜得到的話,那最好就不要在那些部分浪費太多時間。(《芝加哥太陽報》評)
- 看到克魯斯的皮褲和假紋身原本是影片的賣點,但影片在沒有他的時候要有趣得多。(Movieline網站評)
- 影片看上去像迪士尼樂園、聽上去則像一部糟糕的百老匯音樂劇。(《紐約時報》評)
- 片中的幾乎所有歌舞場面都被拍得了無生趣,而且就像是用切肉刀剪輯到一起似的;影片完全沒有傳達出音樂中的激情。(《娛樂周刊》評)
- 山克曼從克魯斯與鮑德溫那裡得到了十分出色的表演,但這也帶來了影片最大的問題:這不是一部關於他們的電影。(《亞利桑那共和報》評)
- 缺少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改編而來的影片除了在視覺上作文章以外,完全沒有煥發出足夠的能量讓劇情中的俗套段落變成閃光的金子。(《綜藝》評)
- 影片是一部“影壇盛事”——畢竟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看到美國的兩大傳統:搖滾與音樂劇,但在這部電影中被如此的污辱。(《村之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