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04年,羅世文出生在當地一個頗具盛名的大鹽商家庭。但就在他出生那一年,由於清政府橫加稅額,其父破產入獄,而後病死獄中。羅世文自幼喪父,受盡歧視和冷遇,但他牢記母訓,發憤讀書。
1919年五四運動後不久,羅世文與堂弟羅世良、羅世法等十餘人組織起“讀書會”,閱讀進步書報。
1923年夏,羅世文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重慶地區最早的青年團員之一。
1924年,羅世文與
楊闇公、
蕭楚女等人發起“四川勞工互助社”等進步團體,為重慶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925年夏,黨組織決定派羅世文赴蘇聯留學深造,並在出國前批准他為中國共產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羅世文先後任中共四川臨時省委宣傳部長、省委軍委書記、省委書記,參與領導了江津、榮(縣)威(遠)、廣漢、梁山、德陽等地的農民暴動和兵變。
1933年,羅世文和廖承志一起到川陝根據地工作,由於對張國燾的錯誤提出過批評,遭到非法關押。長征途中,在被人監視的情況下,他們同紅軍戰士一道,兩翻雪山,三過草地,經受了最嚴酷的考驗。直到長征勝利,才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得到平反。
抗日戰爭時期,羅世文被黨中央派回四川工作,先後任中共四川省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川康特委書記,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3月18日,羅世文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先後關押在重慶歌樂山白公館看守所、貴州息烽監獄和重慶渣滓洞監獄。在監獄中,羅世文和車耀先、韓子棟、許曉軒等組織了臨時黨支部,帶領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鬥爭。
1946年8月17日,敵人放話說要將羅世文和車耀先轉移到南京監獄。羅世文意識到敵人要對他下毒手,寫下了給黨組織的最後一封信,表示:“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8月18日,羅世文和車耀先一起被殺害於重慶歌樂山松林坡。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羅世文和車耀先的骨灰從松林坡挖出來,隆重安葬,周恩來總理親自為他們題寫墓碑碑文。
幼年影響
1907年6月,羅世文的父親因為在重慶經營的鹽號破了產,欠了官府的稅債,冤死獄中。7月,渾身重孝的羅郭氏,攜著年僅3歲的兒子羅世文,扶著丈夫的靈樞,黯然來到
威遠河的
觀音灘上。棺木在槓夫的咄喝中起靈了,年輕的孀婦呼天號日,哀劫欲絕。孝子羅世文,裹在頭上的孝帕象頂了一塊磨盤,雙手捧著靈牌,顛簸不穩地走在棺木前面,在別人的挾持下,惶惶然地走進他在此呱呱墜地的
羅家大院老宅。羅家靠鑿並煎鹽發跡。在觀音灘
聚族而居已是好幾代了,特別是在“洪、楊事發”(
太平天國革命)後,淮鹽西溯受阻,由
川鹽濟楚、湘之際,刺激了自貢鹽業興旺,羅家亦達鼎盛之時,從而大興土木,營造豪華府弟。院內有被天井迴廊間隔開的套房內宅,廳堂櫛比,匾額爭輝;樓台高飾,雕樑畫棟,五彩紛呈,水榭流筋,別具匠心,整個建築面積達4千多平方米。宅後的大花園裡,
龍池、聽雨軒、知止齋、蓮舫、吟風館、花曹山房、
釣魚台、留香壁等布局有致,自然妙成。
“一洞天”門前有對聯曰:“花徑有塵邀雨洗”“洞門無鎖待雲封”。臨溪的大觀亭上“有羨魚情船歸不系”“無出山意雲與俱閒”的對聯,亦不失雅趣。在怡樂園人口處的對聯則是:“放鴨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桃花潭、
白蓮池,放舟徜徉,漣漪隨往,恍若
仙界。
蔥嶺出帕,雲蒸霞蔚,不與一般苟同。院內間植水桶粗的
丹桂多株,每值中秋時節,
薰香周圍數里;兩人以上才能合抱的貞楠,挺拔參天。大院後山上,近千株上百年的桂團,鬱鬱蔥蔥。加了
觀音灘沿岸竹林蔭,重拂扶疏,一座雄偉的三曲拱橋,似
長虹一樣橫跨灘上,兩邊橋頭各有一對高大的
石獅,使這座50多米長的
石橋分外顯得有氣勢。從橋頭至
羅家大院近l千米長的石板大道兩旁,楊、槐、黃桷蔽日,麻柳似牆護道,更襯托出羅家大院周圍景觀。橋頭有作坊、么店子、
小磨麻油、自流井火邊子
牛肉、威遠泡糖等特產,名小食陣陣溢香.更添魚米之鄉風情。
朱德率護國軍北伐途經自流井在這裡休整時,就曾經評論這裡堪稱“川南第一園林”。
清末民初,頗具傳奇色彩、飽游天下
名山大川的
武林高手“羅跛三爺”,曾經被聘來此教武,對此也流連忘返。可惜,這裡卻並不是少年羅世文的樂園。
孤兒寡母,加上母親出身貧賤,又是以
賣身葬父到羅家作妾的,在羅家近乎一個奴脾的地位。所以,母子倆常年浸泡在白眼、惡語、欺凌的深坑中。羅世文從母親講述的故事中,
朦朦朧朧地感受到了這個世道不平,應該造反,並惋惜“蘭大腳板”、“李短辮子”造反軍沒有打到觀音灘來。他在花粵山房發蒙讀書後,從不逃學,當別的蒙童在成群嬉戲的時候,他也能在書案前坐得住;晚上,就伴著針線不離手的母親,琅琅背誦直到深夜。他在儲有成套成軼書籍的藏書閣里,成天手不釋卷的讀《
東周列國志》、《
三國演義》、《
說岳全傳》、《
水滸傳》、《
西遊記》、《
官場現形記》這類小說,他不僅讀懂了這些半文半白的大部頭,還能
繪聲繪色地在同輩兄妹中擺
龍門陣,常常一有空就被小朋友們簇擁著,講到了掌燈時分還不放他走哩。他邊學習書中的豪俠行為,敢打抱不平,反對大欺小,終於使個別逞凶撒豪門的劣少再不敢對他耍霸了。
人物經歷
1924年,羅世文在重慶被組織安排任青年團重慶地委書記,在肖楚女、楊闇公等革命家領導下積極發展團的組織,在青年中開展傳播馬列主義思想的工作。暑假回到家,又同羅世良等人發動佃農開展減租減息鬥爭,成立了“農協小組”,取得了“看谷減租”的勝利。這時期自發地組織的領導佃農的鬥爭,增強了羅世文革命的信心,為他後來從事黨的地下鬥爭積累了經驗和奠定了基礎。
1925年,羅世文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受組織派遣到前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東方大學是共產國際為以中國為主的東南亞國家培養共產主義革命事業人才的學校。羅世文在東方大學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等革命理論學說,同時因其俄語成績突出,被安排任東方大學軍事訓練班的翻譯和助教。在東方大學的學習結束後,羅世文又到德國進修炮科專業。那時德國反共勢力囂張,迫害和打擊共產黨。羅世文到德國後雖然沒有公開中共黨員身份,但因是從蘇聯過去的,所以處境也十分危險,只好回到莫斯科,不久奉命回國。
羅世文從蘇聯回國是1928年秋,當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4·12”反革命政變已歷時一年多,“清黨”高潮未退,全國都處在白色恐怖之中。我黨除舉行暴動創建的幾個根據地外,在全國各地的共產黨組織均轉人地下。羅世文回國後被黨安排到中共四川省委(地下)任宣傳部秘書。1929年,黨又派他去川軍第二十八軍第七混成旅做兵運工作。經他的組織和發動,第七混成旅在蓬溪舉行暴動,攻占了蓬溪縣城和營山、渠縣等地,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羅世文任黨代表。蓬溪起義遭到軍閥劉湘、劉存厚、田頌堯等反動勢力鎮壓而失敗,羅世文重新轉入地下。
1930年,中共四川省委屢遭破壞,主要負責人被捕被殺,四川革命形勢十分嚴峻。在緊要關頭,中央決定重組四川省臨時省委,繼續堅持鬥爭。羅世文臨危受命,任新組建的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部長。當時中央受李立三“右”傾機會主義影響,不考慮全國各地具體情況是否允許,指示各地舉行武裝暴動。羅世文對當時中央的指示雖有不同看法,但作為一名黨員,他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中央指示精神,參與和領導了四川江津、榮縣、威遠、廣漢等地的軍事暴動。由於敵眾我寡,沒有外援策應,幾次暴動均告失敗。
1931年,羅世文被中央安排任中共四川省委軍事工作委員會書記,不久,任省委書記,領導四川的革命鬥爭。“九一八”事變,日軍侵我東北,全國掀起抗日浪潮。在中共四川省委領導下,四川各地的抗日救亡運動迅速展開。為了配合紅軍行動,中共四川省委還領導了川南升鐘地區和梁山南嶽場的農民起義和發動了德陽、孝泉等地“兵變”。
1933年10月,羅世文和廖承志一道受中央派遺,到川陝革命根據地工作。羅世文任川陝蘇區省委常委、川陝省委高級訓練班負責人。在高級訓練班,羅世文親自講授《馬列主義初步》等理論課程。
1935年,因反對紅四方面軍負責人張國燾的“左傾”錯誤,他和廖承志一起被張國燾抓起來,非法拘禁。中央紅軍長徵到達懋功,張國燾拒絕中央北上建立根據地的正確路線,分裂紅軍,率紅四方面軍南下,意圖創建川西北根據地,遭到敵軍重創。紅四方面軍損失慘重,不得已重新北上。在整個張國燾分裂紅軍,另立中央的過程中,羅世文始終站在正確立場,反對張國燾的做法。他和廖承志等被武裝監視隨部隊行軍,重新爬雪山、過草地,幾乎喪命。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北上和中央匯合後,在中央直接過問下,羅世文、廖承志才獲得自由。在延安,羅世文堅定地站在中央一邊,參加了對張國燾機會主義的批判和鬥爭。羅世文被中央安排去任陝北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的理論教授。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以國共兩黨為主的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根據抗日大局的需要,1938年3月,中央派羅世文回四川領導四川的統戰工作,任中共四川省臨時工委書記。1938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擴大會決定分別組建中共川康特委和川東特委。羅世文任川康特委書記,兼第十八集團軍成都辦事處負責人和《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同時應川軍二十四軍軍長、西康省主席劉文輝邀請擔任二十四軍高級軍事顧問。
個人影響
羅世文烈士的堂弟、
什邡市市委黨校教師羅世展,應邀到
自貢市蜀光中學“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英烈報告會”上作報告。羅世展以慷慨激昂、飽含深情的語調,向學子們講述了羅世文烈士等
革命英烈的不朽事跡,大大地激發和鼓舞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犧牲時年僅42歲。年近七旬的羅世展系羅世文烈士堂弟,他歷時近十年,行程十萬餘公里,在全國8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個市、縣及上千個鄉鎮,舉行以羅世文等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為主要內容的“
紅岩精神”講座1580場次,聽眾達100多萬人次。
威遠縣是羅世文烈士的家鄉,是全省矚目的工業強縣,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希望
威遠人民要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抓住機遇,紮實工作,努力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全省的跨越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紀念羅世文烈士誕辰100周年大型明星演唱會—“永遠的頌歌”在
威遠中學體育場隆重舉行,
宋祖英、
劉曉慶、倪萍、
楊鈺瑩、屠洪綱、
李丹陽等明星同台獻藝,用歌聲和舞蹈緬懷羅世文烈士。上萬名觀眾觀看了演出。
為繼承先烈遺志,教育激勵後人,推進威遠發展,2006年8月6日,威遠縣在羅世文紀念館舉行大會,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戰士,反帝愛國、抗日救亡、爭取人民解放鬥爭的先進代表—羅世文同志誕辰100周年,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王少雄,副省長
黃小祥,省軍區副政委汪學鑫,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秦宜智,市委副書記、市長
葉壯,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淵出席了紀念大會。紀念大會由縣委副書記、縣長簡雍鋒主持。上午八點三十分,紀念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王少雄、黃小祥、汪學鑫、秦宜智為羅世文烈士塑像揭幕;黃小祥、汪學鑫、葉壯、張淵分別代表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向羅世文烈士敬獻花籃;少先隊員代表向羅世文烈士敬獻鮮花。
王少雄在講話中指出,羅世文一生堅持革命,
勤奮進取,不懈戰鬥,把畢生精力和滿腔熱血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獻給了偉大的中國革命事業。羅世文同志崇高的革命品質和光輝的革命歷程,是對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和革命
傳統教育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紀念羅世文同志,就是要努力學習他追求真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身的堅定信念;學習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無私無畏、敢於鬥爭的
凜然正氣;學習他不怕困難和挫折,對黨的事業充滿必勝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學習他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和忠於黨忠於人民的高貴品質。紀念羅世文同志,就是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用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質和革命風範,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
民眾投身到不斷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去。
人物軼事
羅世文(一首)
故國山河壯,群情盡望春;“英雄”夸統一,後笑是何人?
本詩注釋
本詩是羅世文在遇難前在白公館朗誦的。
群情:指民眾都盼望解放。“英雄”是對
蔣介石的諷刺,他們曾經誇口要“統一全國”,把全國人民置於獨裁統治之下,可是他們的妄想注定失敗,最後勝利必然屬於人民,最後笑的必然還是人民。
羅世文重情,他對同志、難友關懷備至,體貼入微。難友得病,他噓寒問暖,精心護理。他對母親也懷有一片深情。由於長年在外從事革命活動,羅世文沒有時間回家去看望母親。母親思念兒子,每天就朝門口望著大路叫:“自元(羅世文小名),你還不回來呀?” 1944年中秋節,身陷囹圄的羅世文從親友口中知道這事後,倚著鐵窗,寫下《無題》一首:“慈母千行淚,頑兒百戰身。可憐今夜月,兩處各淒情。”
人物評價
曾任羅世文家鄉威遠縣史志辦主任的冷國文參與了羅世文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告訴記者:“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閱讀羅世文那鮮為人知的故事,深切感受他英勇無畏的革命風範的同時,我還看到了一個更加可親可敬的羅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