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河

威遠河

威遠河,今又名清溪河,為沱江二級支流。威遠河正源發源於越溪鎮倆母山(中華咀,海拔833米)東北麓,全長131公里,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遠河
  • 外文名:清溪河
  • 全長:31公里
  • 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
歷史淵源,地理位置,河流特點,

歷史淵源

威遠河有獨孤水、獻寶溪、清水溪、清水河等古名稱。在北宋早期,威遠河被稱為獨孤水,並記入史料。《太平寰宇記》(成書於983年)榮州條目下記載:“威遠縣:東七十里。舊三鄉,今五鄉。本漢資中縣及後漢漢安縣地,屬犍為郡。隋開皇二年於舊威遠戍置威遠縣(此句記載有誤,應以唐《元和郡縣誌》記載為正,即隋開皇三年於此置威遠戍以招撫生獠,十一年改戍為縣)。唐武德元年割屬榮州。皇朝(北宋)並和義入威遠。獨孤水自陵州始建縣界流入,又南流過公井縣(今貢井區)界出瀘州富義縣(今富順縣)界。”始建古縣治所在今仁壽縣鎮子場,其縣界與威遠接壤處可能在越溪鎮倆母山和兩河鎮勇敢村一帶。在清同治、光緒《仁壽縣誌》中,關於獨孤水的描述記載與《太平寰宇記》相同。
威遠河
到清初時,威遠河被稱為獻寶溪,並記入史料。成書於康熙三十年(1691)的《讀史方輿紀要》在嘉定州條目下記載:“威遠縣州東三百里。東南至敘州府富順縣百三十里。亦漢南安縣地,隋開皇初置,屬資州。唐初,改屬榮州。宋因之。元省,後復置。明洪武四年,省入榮縣。九年,復置,改今屬。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四里。縣今省。獻寶溪縣西北七十里。《志》云:溪源一出仁壽縣界羅泉山下,一出倆母山,合流而東南入富順縣界,注於金川。又有中溪,在縣南,下流合於榮縣之榮川。龍會河,在縣東,曲流如盤龍,合於獻寶溪。又硫磺川(新場河),在縣北四十里,溪自山壑中來,旁有一竅,硫磺隨泉而出。”《讀史方輿紀要》對獻寶溪、龍會河、硫磺川的詳細描述與今威遠河流域狀態一致,但對獻寶溪“溪源一出仁壽縣界羅泉山下”的描述存在一點溪源地理誤差。
在清中期,威遠河被稱為清水溪和獻寶溪,並記入縣誌。清乾隆《威遠縣誌——山川》記載:“獻寶溪:縣西北四十里,其源一出仁壽界羅泉山下,一出倆母山下,合流而東南入富順界注於金川。一說獻寶溪即硫磺川也。〔舊志〕(可能是指明代威遠縣誌稿)云:舊傳遺王游此,有樵者獻一貝俄不見,故名。又傳:溪邊有漆土地小祠,側有石刻雲‘金漆里銀漆里,金銀只在漆漆里。’土人不知土地即金銀人,後有商人過而識之,掘金銀而去。二說荒唐,然茲溪即來繞邑城之正河也。”乾隆《威遠縣誌——山川》又記載:“清水溪:發源於縣西北七十里分水嶺,經縣治後左抱城郭,東南流至高洞而下,與自流井大灘諸水合達於富江。硫磺川:縣西北四十里,川旁一泉有硫磺氣,因名。”乾隆《威遠縣誌》對獻寶溪的描述:一是保留了《讀史方輿紀要》的記載,二是記錄了當時有縣人把硫磺川也稱為獻寶溪的說法,三是記載了關於獻寶溪的二種傳說。乾隆《威遠縣誌》對清水溪的描述,則記錄了當時縣人對威遠河的另一種稱謂,也可能是對當時獻寶溪正源和支流(硫磺川)稱謂有所混淆而做的一種區分。在清末,威遠河正源上游亦被稱為清水河,在興隆場古石橋上有石刻題記:“清水河永興橋,大清同治二年。”
威遠河
從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威遠河伴隨威遠建縣1400餘年的歷史和威遠人文明進步的步伐,在名稱上完成了從獨孤水到獻寶溪、清水溪、清水河、清溪河、威遠河的演變,在過程中承載了上千年的鐵、煤、鹽、天然氣歷史文化,也產生出了讓土人、客家人代代相傳的美麗傳說。

地理位置

威遠河為沱江二級支流,發源於我縣倆母山東北麓,從西北橫穿東南,流經連界、興隆場、長沙壩水庫、葫蘆口水庫、威遠縣城,於向義鎮鳳凰橋與旭水河匯合後注入自貢市釜溪河。

河流特點

威遠河全長131公里,流域面積986.3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859.8平方公里(占全縣幅員面積的65%),自然落差334米,河道坡降在4‰以上,大小支流分布全縣15個鎮。屬典型的水利工程控制的河流,上游有長葫水庫和團結渠、聯合渠農灌工程及自貢輸水管道工程,中、下游有雷家凼、羅家壩等9座堰閘,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梯級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